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風電巨頭博弈海上風電項目

2010-06-17 14:40:27 新民周刊

海上風電大鱷們的游戲?

風電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而中國更是全球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9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國內外風電巨頭對中國迅速升溫的海上風電市場虎視眈眈,“跑馬圈海”熱情高漲。

新能源在哪里?

水電,嚴重破壞當地生態;太陽能,多晶硅污染至今難解;核電,“功在當代,罪在后代”?風電,下一個救命稻草?

從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戰略來看,風電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現在全世界每年新增發電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很多國家都把風電作為能源發展重點,而中國更是全球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9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總量在世界居第一位。

6月7日至9日“2010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召開,維斯塔斯、華銳、上海電氣、湘電風能等一干國內外風電巨頭對著國內迅速升溫的海上風電市場虎視眈眈,“跑馬圈海”熱情高漲。雖然對海上風電的質疑之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風電巨頭們堅信:屬于他們的時代來啦!

提速發展

風電利用分為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兩種。其中海上風電以風速快、風資源持續穩定、發電量大、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且靠近經濟發達地區,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風電并網和消納容易等特點被寄予厚望。不過自上世紀90年代末,丹麥建立第一座海上風電場以來,世界海上風電的發展一直躑躅不前,主要原因是技術復雜、安裝、運行、維護的成本高,一直不被開發商看好。

但是,歐洲和美國在海上風電技術的研發卻沒有停滯,海上風電開發的技術難關被不斷攻克,同時隨著歐洲,特別是丹麥、德國等國家的陸地風電資源基本開發完畢,減排溫室氣體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要求,使得海上風電被提上議事日程。自2008年開始,世界海上風電有了新的飛躍,2008和2009連續兩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超過了500兆瓦,兩年的風電安裝量超過了過去累計裝機容量的總和。

中國風電的路上資源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特點是距離電力消費地較遠,存在著運輸、消納等問題,而海上風電則靠近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著較好的電力市場來消納海上風電。按照業內人士的保守估計,我國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技術可開發的風能儲量約為2億千瓦。這意味著我國海上風力發電前景廣闊。按照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中達到15%的比例,風電,特別是海上風電無疑將扮演重要角色。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是全球歐洲之外第一個海上風電并網項目,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102兆瓦,全部采用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34臺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預計未來年發電量可達2.6億千瓦時,所發電能將通過海底電纜輸送回陸地,可供上海20多萬戶居民使用一年,相當于每年節約燃煤10萬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目前,首批機組已正式投運,全部機組將于6月底并網發電,為世博會提供清潔能源。

據業內人士透露,當時,國外某風機制造商看到中國海上風電缺少經驗和技術,漫天要價,后來還是華銳風電承擔了此項目,才打破了國際壟斷,并大大降低了成本,縮短了工期。此外,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全部設計、建設施工、海上運輸和安裝工作均由國內企業完成,徹底打破了國際巨頭的壟斷和封鎖。

但這個帶有樣本性質的工程多少還是讓人心有疑慮。“按照科學的研制程序,一般的海上風電機組樣機需要先在陸上試運行,然后再到海上,而且從樣機運行到投入生產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國外超過5兆瓦的海上風機一般需要在岸上運行監測3年以上,并進行海上惡劣環境下的風機各參數非標準排量模擬仿真試驗后,才逐漸確定批量生產。而國內風機老大華銳風機4年前才開始涉足海上風機領域,據此,外國咨詢公司預言目前運營的國產風機質量問題,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后集中爆發。[page]更令人擔心的是,海上風場將遭遇臺風的威脅,桑美臺風2006年登陸浙江,最大風速78米/秒,導致浙江蒼南風電場28臺風機倒了20臺,整個風場幾乎報廢。上海電氣副總經理劉琦表示,現在的風場規劃大多在長江以北受臺風影響較小的區域,大家會在積累了相當經驗的前提下,再逐步向有臺風影響的區域推進。“隨著技術的發展,對抗臺風已經不是難題。”

強者游戲

隨著5月18日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的啟動,國內海上風電設備巨頭紛紛布局蘇北這一我國首個特許權招標集中地。值得關注的是,巨頭們此次布局的目標機型、單機容量分別達到了2.5兆瓦、3兆瓦,甚至5兆瓦。跨越高兆瓦級別門檻的速度,令磨礪多年才實現大功率風機產業化的國際巨頭不禁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嘆。

實際上,在經歷“引進、復制和消化”階段后,“再創新”成為當前中國風電整機制造業的主題。

2009年,華銳風電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風電裝備企業。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陶剛指出,目前制約全球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大容量、可靠性的海上風電機組的技術研發和規模化生產。華銳風電從2006年起,就開始了3兆瓦和5兆瓦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研制。

湘電風能則通過買入總部位于荷蘭烏特勒支的離岸風機制造商Darwind資產,直接獲得了5兆瓦直驅風機的技術以及2兆瓦的風機生產線。一直強調自主研發的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雖然與東海大橋一期失之交臂,卻對二期項目志在必得。公司副總經理劉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鑒于對自身技術的考慮,放棄了東海大橋一期項目。經過最近三四年的發展,公司自主研發的3.6MW海上風機本月即將下線,8月并網運行。“很多公司都在買圖紙、買設計,我們堅定地走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眼下看來我們似乎慢了一些,但循序漸進、穩扎穩打的策略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在歐洲,德國、荷蘭、英國的風機制造公司已經走得很遠。他們不僅在各自風機的基礎上推出了6兆瓦級風機,更是開始了10兆瓦的海上風機研發計劃。不過2兆瓦-3兆瓦級以下單機容量的機組仍將長期存在(畢竟現在安裝的機組生命周期長達20年)。

除了向大容量進發,由淺水走向“深藍”是國外風電巨頭摸索海上風電的另外一個趨勢。海上風力發電的兩種主要方式分別是淺海的座底式和深海的浮體式。座底式是歐洲海上風電的基本模式,而深海浮體式則以其適應性和高效律被業界寄予厚望。

目前,挪威斯塔萬格世界上首臺深海浮體式海上風電項目已經開始試運行。挪威石油公司和挪威政府為這一海上風電項目已先后投入超過一億歐元,如此巨大的前期投入目的是讓這一項目能夠具備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穩定的運行效果。

斯塔萬格這臺浮體式風力發電機集中了世界上與該項目相關的最尖端的技術要素,從海底鋼纜的選擇到平臺穩定技術,從風力發電機本身到整體控制系統,從重量分布測算到關鍵材料的選擇,無一不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工程技術。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高虎指出,海上風電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要求設備高可靠、易安裝、易維護。雖然市場規模龐大,但風險也極高。因此,敢于和能夠進入海上風電制造領域的企業只能是極少數研發實力雄厚、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企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風電 巨頭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