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謝明華:綢繆天然氣供需安全

2019-06-10 11:19:52 中國投資參考

能源結構加快調整

01

我國能源轉型的進程滯后于世界能源轉型的整體進程。我國從傳統的薪柴時代轉入煤炭時代的時間大約比英國晚200年,比德國晚100年,目前我國仍是全球少數幾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的國家之一。

回顧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過程,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發初期,煤炭占比明顯下降而石油比重持續上升,水電、天然氣等清潔低碳能源占比很低;第二階段從改革開放初期到2005年前后,煤炭占比基本保持在75%左右,石油占比基本維持在20%左右,煤炭曲線和石油曲線具有明顯的互補性,水電、核電占比有所上升,但總體仍然較低;第三階段是2005年至今,能源結構加快向清潔、低碳方向調整,煤炭占比持續下降,石油占比相對穩定,水電、核電、風電、天然氣等清潔、低碳能源比重明顯上升。如圖1所示,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比重從建國初期的接近95%下降至目前的62%,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石油保持相對18%左右,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快速上升至13.3%,天然氣占比也持續上升至6.4%。

長期以來,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在促進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在近些年我國霧霾污染呈現頻率高、范圍廣、難治理、常態化等特征的形勢下,多地政府紛紛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此形勢下,以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成為霧霾治理的主要行動之一。從上述分析中可知,不管是在世界的能源消費結構中還是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都呈現出上升趨勢,反映出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天然氣從深度和廣度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

02

一方面,天然氣消費規模越來越大。200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47億立方米,2017年已經上升到2404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高達14.3%,約是同期全國能源消費年均增長率的2倍。2016年,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印發的《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將天然氣培育成為主體能源之一,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的政府規劃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天然氣在能源發展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隨著國內經濟形勢企穩、大氣污染防治深入推進,全國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比上一年增長15.3%,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上升至7%。

另一方面,天然氣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城鎮人口氣化率從2000年的5.62%上升到2017年的41.71%,也就意味著在我國目前大約8億城鎮人口中,有3.4億人已經處在天然氣使用覆蓋范圍之內。天然氣消費區域不斷擴大,消費重心從氣田周邊陸續向東部、西部地區拓展。其中,環渤海、長三角和西南地區三個地區天然氣消費量約占一半。2017年用氣量超過或接近百億立方米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有10個。

隨著天然氣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不斷融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就意味著如果天然氣面臨供應中斷或者價格大幅波動,將會對經濟和社會活動產生影響,因此,保持天然氣供應的持續性以及價格的穩定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進口的作用與風險

03

2006年以前我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之間基本平衡,依托國內天然氣產量就可以實現“自給自足”,2007年我國開始凈進口天然氣之后,天然氣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如圖1-4所示。據統計,過去十年間我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率約為7.6%,而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為12.5%,消費量增速比產量增速高出近5個百分點(數據來源: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需求增長迅速而產量增長緩慢使得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持續擴大。

在開放經濟環境下,我國可以通過貿易來滿足本國日益擴大的供需缺口。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404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達37.95%。2018年進一步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進口依存度達到45.3%(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但是,不管是通過與周邊國家簽訂長期協議并通過巨大投資建設管道來進口天然氣,還是與相關國家簽訂長期或短期協議并通過液化天然氣的方式來進口天然氣,都存在不確定性。

從世界范圍分析,全球天然氣仍以區域內資源利用為主,但跨區貿易量的比重在穩步增加。2017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1.1萬億立方米,約占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31%。其中,管道天然氣貿易量7407億立方米,占總貿易量65%;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貿易量3934億立方米,占總貿易量35%,LNG進口增長主要來自亞洲和歐洲(CIECC,《我國天然氣供應保障問題研究》,2018年12月)。從貿易方式看,現貨和短期合同LNG貿易量占比持續提高,合同趨于“短平快”,新簽合同期限縮短、合同量縮小,新簽合同中35%沒有目的地限制。隨著LNG貿易量和占比的上升,天然氣逐漸從區域性大宗商品轉向全球性大宗商品,其金融屬性也不斷增強,這種形勢對于我國而言,既有可能是機遇,也有可能是巨大的挑戰。

從我國情況分析,2017年天然氣進口達到946億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氣進口4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6%,占總進口量的44.4%;LNG進口約526億立方米,占總進口量的55.6%,成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液化天然氣已經成為我國天然氣進口的主要來源。我國天然氣進口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來源雖然初步實現多元化,但是,土庫曼斯坦、澳大利亞和卡塔爾三國供應量就達到656億立方米,約占我國進口量的70%以上。不管是管道天然氣還是液化天然氣,天然氣進口安全的不確定性增加。一方面,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中亞三國與我國地理上屬于同緯度,冬季進口管道天然氣易受寒潮影響造成短期供應緊張;而且跨境油氣管道具有里程長、投資規模大、運營周期長等現實特征,使其更容易遭遇各類風險。另一方面,LNG進口受氣象、海況、航道等影響,不可控因素增多,而且LNG作為一種大宗商品的價格受國際資本的影響較大,因此存在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未雨綢繆應對天然氣供需安全形勢

04

隨著天然氣從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不斷融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天然氣安全事件趨于多發且影響越來越廣。從2004年底開始,局部地區已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近些年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也開始由局部向全國蔓延,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矛盾逐漸加大。2018年1月份北方地區出現了迄今為止我國最大范圍的一次“氣荒”,天然氣供需緊張迅速席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部分地區甚至連學校、醫院等都被迫停止供氣。天然氣供需緊張對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天然氣供不應求時,液化天然氣價格翻了一番,從每噸4000多元上漲到上萬元。分析造成天然氣供需緊張的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包括“煤改氣”政策、季節性因素引起需求快速上漲,以及基礎設施調節能力不足等;外因則包括在需求高峰期階段,中亞進口天然氣供應減量更是加劇了供需緊張局面,但是,其矛盾的根源在于天然氣需求快速上漲而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長乏力。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環境日趨復雜,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程度不斷提升,國際能源市場不確定性凸顯,我國天然氣供需面臨的外部風險正逐步加大。

總的來看,在我國經濟轉型和能源轉型同時加快的背景下,面對天然氣需求增長快速而產量增長乏力的“背離”趨勢,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對于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氣進口量已居第一的中國而言,過度依賴進口天然氣來滿足國內需求,顯然是存在長期“隱患”的。天然氣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也是資本投機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緣經濟政治復雜多變的格局下,我國應制定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境內外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加強科技投入盡可能地提高峰值產量,優化進口來源減少對單一氣源的過度依賴,加強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提高保障調節能力,深化油氣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天然氣供給和需求之間、上下游之間、內部開發和外部進口之間均衡協調發展,在保障合理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放緩天然氣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趨勢,為推進經濟和能源平穩轉型爭取時間和空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天然氣,供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