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很火的段子:自從開始推進垃圾分類,上海市民每天都要經受兩次來自老阿姨的靈魂拷問:“儂是什么垃圾?”
自6月初住建部、發改委等9部委發文宣布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始,垃圾分類逐步引發熱議。7月1日,上海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垃圾分類無疑成為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OECD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生活垃圾產量保持5%左右的增長,2017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2.15億噸,位居全球第二。在過去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始終高于無害化處理量,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經處理直接堆放,垃圾分類顯然很有必要。
當許多人還在焦慮垃圾如何分類的時候,已經有創業者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從居民手里產生垃圾到最終再生資源的再次利用,整個垃圾產業的中間鏈條需要經歷反復售賣和分揀的過程。整個垃圾分類的鏈條可以分成四階段,包括:分類投放(居民層面)、分類收集(社區層面)、分類運輸(清運)和分類處置(垃圾處理)。圍繞這幾個階段有做垃圾分類、垃圾代收、垃圾回收智能終端、后端智能處理設備等創業企業。
據天眼查顯示,6月下旬垃圾分類新公司注冊數量多達70家,注冊資本從幾十萬到數千萬不等。僅6月26日一天,就有18家新公司注冊成立。與此同時,不少垃圾分類相關的小程序、公眾號也大量涌現。比如支付寶上線了“垃圾分類向導”和“垃圾分類指南”小程序,涵蓋4000多種垃圾,用戶可以一鍵查詢分類。微信也推薦了多款垃圾分類相關的小程序,讓市民在微信中一鍵查詢垃圾分類。
從已經上線的“創業項目”來看,“上門代收垃圾”是當前最熱門的選項之一。有消息指出,目前上海網約代收垃圾APP極為火爆,在一些上門回收的APP應用中,用戶增速明顯加快,并且叫上門回收垃圾的下單量也逐漸增加,重復下單率也很高,平均七天下一次單。
事實上,在垃圾分類推行初期,市民們難免碰到不知道怎么進行垃圾分類的窘境,或是垃圾量比較大的時候,也會希望有第三方機構代收垃圾。但事實上,即便在垃圾分類比較成熟的歐美國家中,也沒有上門收取垃圾的公司出現,政府最終還是希望民眾形成垃圾分類的自覺行為。而據了解,這類項目的產生,適逢垃圾分類的導入期,政府會以承擔一定補貼費用的方式讓這些公司活下來。但長期來看,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成立、能夠在失去補貼后繼續存活,還有待時間檢驗。
如果簡單思考一下,便會發現其中的邏輯很難成立。對于上門回收而言,其難點在于中間環節的成本非常高。按照現在的快遞成本核算,上門一次可能要花費兩三塊錢的人力成本,運輸成本也占了很大比例,而廢品回收的利潤空間卻很有限。事實上,早在2015年前后就誕生過一批主攻C端市場的互聯網+回收企業,模式跟現在差不多,做一個APP然后預約上門回收。但是由于C端的產廢頻率不固定,導致線下運營成本過高,基本都沒有持續下去。
這是否就說明了垃圾分類當中無法誕生創業風口?筆者認為未必,事實上,面對垃圾的后端處理技術早就實現,許多資本也將其重心布局在后端公司。但此前由于未推行垃圾分類,其前端的分類、運輸、轉運方面需要完善的環節眾多,導致在生活垃圾領域內,產業格局至今遲遲未能形成。如今,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即將到來,國盛證券就指出,其對應產業鏈中環衛轉運、餐廚垃圾處置、垃圾焚燒領域均有望迎來投資機遇,新增設備購置及裝置建設空間約1600億元。
具體到哪一類生活垃圾的處置發展空間更大,在筆者看來,濕垃圾由于在居民產生的垃圾中占比最大,在現在前端分類、轉運成體系后,有助于后端處理提高效率,原料供應也有所保障,相關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把廚余垃圾變成有機肥料來獲取收益。此外,可回收垃圾也是值得關注的細分領域,其如何分揀處理后進行再生利用,以及行業下游如何處理加工都有很大機會。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