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山東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新疆塔城地區簽署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塔城煤電化(冶金)項目。“塔城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充足的水資源,為大型煤電化(冶金)基地的開發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魯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杜延令說。這是魯能在新疆煤電化基地建設上的又一次大投入。魯能計劃投資上千億元,在新疆建設我國目前規劃裝機容量最大的煤電化基地--哈密煤電及液化基地、阜康煤電化基地和庫爾勒煤電冶金基地等3個大型綜合產業基地。
此外,魯能集團還分別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洽談合作建設煤電化基地的事宜。新疆的煤炭等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煤炭資源量為16000億噸,占全國煤炭資源量的35.7%,居全國之首,新疆煤炭還具有熱值高、開采方便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內地一些省區煤礦資源日漸枯竭,眾多集團都將眼光聚集到了新疆這個煤炭富產區。2004年底,全國500強企業之一的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徐礦集團)實現了對新疆塔城鐵煤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70%。在此之前,由新疆阿克蘇地區與徐礦集團簽訂的俄霍布拉克煤礦項目,總投資2.3億元。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也不甘示弱,加快實施新疆伊犁犁能煤炭公司皮里青露天煤礦擴建工程,建設坑口發電廠。同時將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礦局合作,加快哈密野馬泉煤礦及尼勒克縣集煤炭資源的勘探開發及項目建設。除此之外,其他各路資本也加快了投資新疆煤炭資源開發的步伐。湖南環達公司、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國電集團、河南義馬集團等10多個大型集團公司紛至沓來,陸續完成占位工作。
我國遭遇能源瓶頸,是國民經濟的一大警訊,卻是新疆難逢的歷史機遇。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行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新疆煤礦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多以小煤礦為主要生產方式,該方式低產能且對環境破壞嚴重。
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底,新疆有煤礦礦井652個,生產能力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卻占到65%以上。針對此現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要求有關部門按照《自治區煤炭工業“十五”結構調整規劃》要求,把不符合行業要求的煤礦全部關閉。到2005年底,新疆生產能力9萬噸以下的煤礦(140余家)將全部關閉。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規劃處一位人士介紹,小企業融資能力低,且償債能力差,銀行貸款難,煤礦行業緊抓安全工作,相應對設施投資要求也高。而新疆煤礦業面臨產業升級,需要大型現代化機械作業企業進入。同時,新疆煤礦缺乏深加工,綜合利用程度低,只有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夠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改造。
目前,新疆已經制定出積極的能源發展戰略,力圖將魯能、神華、國投等大集團的資金和技術實力與自身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建設大型電站、煤化工和煤變油項目,實現優勢資源轉化。正是這種政策導向,給內地大企業進軍新疆煤炭開發領域帶來了機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參加哈密魯能煤電化基地奠基儀式時表示,由于內地一些省區煤炭資源接近枯竭,新疆應加快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吸引外來資金、社會資金興建坑口電站、水電站,為“西電東送”創造條件。
新疆正重點建設哈密大南湖、三道嶺、烏魯木齊、昌吉阜康、庫車拜城等5個千萬噸級大型礦山,著手把新疆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煤電、煤化工基地。2004年,煤炭價格全國大漲價,內地煤炭平均售價200元/噸仍格外緊俏;新疆煤炭每噸只售80元,卻發愁賣不掉。鐵路運力不足,導致新疆煤炭外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長期以來,受運力影響,新疆的煤炭大多自產自銷。
山東魯能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國電集團、河南義馬集團等大型集團公司的到來,讓新疆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打造低價位能源區這一愿望得以早日實現。煤炭、水能資源豐富和煤價、電價低的優勢加上資金技術的支持,低價位的煤就會大量轉化為低價的電,再以低價的電為依托,建廉價的電力能源基地,大力發展煤-電-鋁、煤-電-銅、煤-化工、煤-焦、煤-建材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高耗能產業,使新疆豐富的煤炭優勢通過開發、加工最終轉換到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上,使煤炭通過產業鏈實現增值。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