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環保產業能與資本碰撞出火花嗎?

2019-07-12 11:19:32 中國環境報

“現金流,現金流!”在日前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9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上,與會環保企業家們再次強調,通過資本配置使現金流保持在良好狀態是當前環保企業生存發展的首要關注點。

盡管2018年我國環保產業持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規模不斷擴大,營收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速明顯高于我國GDP增速和其他工業行業的增速;但受金融去杠桿、PPP清庫存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出現現金流緊縮、債券及債務違約等一系列問題,融資難、融資貴的“陰影”仍然籠罩著行業。

論壇上,對于如何利用資本市場穩步發展,環保企業家們進行了交流。同時,對于“陰影下”不同企業的“自救”路徑,環保企業家和業內人士也進行了觀點交鋒。

資本與產業一對“歡喜冤家”

環保上市公司應把現金流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工具,無論公司還是大股東都要對風險有合理判斷

“資本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不過由于大家的角度和訴求不同,有時也像一對‘冤家’。經歷2018年的風雨之后,資本與產業開始重新審視彼此,雙方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環境商會執行會長、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黃曉軍這樣描述當前的形勢。

前幾年開始,不少環保企業紛紛借助資本的力量上市發展,迅速擴張;但近兩年來,部分企業對資本市場風險控制不到位,陷入困境,也導致整個環保行業在資本市場遇冷。

彼此重新審視后,有的企業悟出了其中道理。知合環境總裁王亞超認為,現金流和凈利潤是評估一家環保企業能否發展的核心因素。

盈峰環境副總裁兼董秘劉開明表示,以前環保企業更多關注的是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現在可能要倒過來,首先要關注現金流量表,然后是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由于生態環保項目多具有資金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等特點,環保行業某種意義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去年,不少環保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是負數,即使沒有一些外部環境的影響,在現金流長期為負的情況下公司也難以為繼。因此,把現金流放在第一位,更好地根據企業的現金流去配置資產,包括利用一些資本市場手段,才能使企業發展更加穩健。”他認為。

去年,盈峰環境以152.5億元并購中聯環境成為環保行業年度最大并購案例。劉開明介紹了公司在資本運作中的經驗:第一,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其中最好的工具之一是權益融資,可以緩解資金壓力。去年收購中聯環境就是通過發行股份收購,這樣對母公司不會帶來實質性的現金支出壓力。

第二,資本運作要做好壓力測試。一方面是企業資本運作風險的極端性要做好充分分析;另一方面是做好大股東的壓力測試,考量大股東是否有能力承受股價下跌帶來的爆倉和其他風險。

第三,資本運作要基于企業戰略,當前很多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是基于市場熱點等,對于公司的長期規劃可能產生影響。

同時,環保企業普遍面臨較為無奈的問題是短貸長投。環保項目周期長,但一般項目貸款是短期或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對應的還貸期限僅為1-3年,導致項目資金很難延續。“當前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希望資本市場給予環保行業更多支持。”劉開明呼吁。

從資本角度而言,申港證券副總裁趙玉華表示,資金鏈緊縮、PPP項目的實施等因素確實會增加成本,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而去年不少上市公司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有的股東通過關聯交易或內部交易,把資金轉到了公司外。

“有的股東股票質押可能是想用資金培育一些好項目,有收益以后再把項目收回上市公司,但還有一些資金可能做了與主業不相關的投資,造成損失,導致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趙玉華說。

引入國資是好事嗎?

國企有資本,民企有技術,雙方合作可以讓國有資產增值,環保民企保持技術領先性和行業地位

不久前,當一家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引入國資時,公司創始人曾收到“鋪天蓋地”的電話,有祝賀的,有惋惜的,也有對企業沒有堅持民營表示憤慨的。

不同的觀點在交鋒。有人為引入國資平穩落地而慶幸,有人為“國進民退”而擔憂,也有人認為這是推動企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更多的觀點是,當前不少民企普遍面臨困境,引入國資是“自救”。

對于已經完成國資入主的企業來說,其考量有哪些,是否有擔憂?

最近一起國資入股民企發生在中國錦江環境控股。6月,浙能集團旗下浙江能源國際有限公司及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戰略入股杭州錦江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中國錦江環境控股,出資將占比錦江環境29.79%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環境商會執行會長、杭州錦江集團董事長王元珞此前曾公開表示,錦江環境在國內垃圾發電產業堅守了20多年,浙能集團在整個能源生產價值鏈上擁有巨大能力,期待與新股東密切合作,通過他們在相關領域的資源以及強大的財務實力,優化錦江環境融資及未來發展。

本次論壇上她坦言,現在引入國資主要原因之一是出于降低融資成本的考慮。“國企有資本,民企有技術。國資可以以此尋找各行業細分領域里具有技術特長的公司,兩者合作發揮各自優勢。”

不久前引入四川發展旗下國潤環境的清新環境也有同樣考慮。清新環境常務副總裁王月淼表示,沒有資金支持,企業舉步維艱。去年公司發展遇到瓶頸,一方面“融資難、融資貴”,另一方面大量資金難以回收。

清新環境主動引入戰略投資者。“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可謂十年磨一劍,沒有遇到市場爆發期的時候,有技術也只能藏在自己的兜里。要堅持技術創新就需要資本的支持,資本可以給企業注入動力,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堅持下去。”她認為,企業也要敞開胸懷,加強合作。

從國資角度來看,四川發展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副總經理張慧認為,國資進入后不僅對環保融資便利性和成本等有很大幫助,同時對環保企業的信用評級也有提升。

對于業界擔憂國資是否會干預民企發展,張慧表示,最近幾年國資在主動改變,現在在盡量放松對并購企業的管控,讓原有經營團隊繼續保持原來的經營,原來的技術研發團隊能繼續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研發,國資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種各樣能力范圍內的支撐。

“整個過程中還是希望能跟民企有良性互動,國資體現社會責任,讓國有資產有所增值,環保民企在國資的支撐下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延長融資期限增長,保持技術領先性和行業地位。大家各取所長,實現共贏。”他說。

首創環境科技總經理戴小東也表示,國企央企不是一成不變的,首創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堅持做技術創新型企業。目前公司正積極成為綠色智慧的城市服務商,把綠色和智慧科技創新理念引進來,向著智慧環保方向發展。

“聚焦自身技術、產品、技術裝備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永遠都不可能受到資本市場沖擊。”王亞超認為。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環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