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連歐洲都飽受極度高溫之苦 全球變暖還會遠嗎?

2019-08-08 08:17:26 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 劉興華  

今年六七月,歐洲飽受極度高溫之苦,德國、法國、荷蘭等地氣溫都破40℃,巴黎甚至飆出72年來最高的42.6℃。法國衛生部長布辛警示,這波熱浪將影響約2000萬人,“在這種氣溫下,沒有人處于零風險”。

看到這些數據有點意外,那不是我熟悉的歐洲。

二十年前在德國生活之際,來自亞熱帶地區的我不太能適應的是歐洲的冬天,但因為新鮮,也能自得其樂。德國供暖設備完善,在室內根本不需為苦寒擔心,雖然冬天長達近半年,倒也不覺其苦。當時德國基本上沒有我認知中的夏天,高溫30℃對德國人來說已屬酷熱難挨,在我自然小菜一碟,而且這種溫度不過持續一兩個星期,還未享受足陽光,秋天便已翩然而至。

氣象專家表示,歐洲的高溫現象可能將成常態,和氣候的變遷趨勢一致。如果這種預測成真,那歐洲的氣候結構已和二十年前大不同,成了全球變暖現象的顯著一環。

14世紀時,歐洲也有過一段氣候變暖時期,當時的平均溫度高于20世紀4℃到5℃。這導致人口劇增。然而,也因為高溫助長瘟疫,在當時醫療條件不佳的情況下,最后許多地區反而因為黑死病而人口減半。15世紀后,歐洲的平均氣溫開始下降,到了16世紀中期,甚至出現了小冰河期。作物歉收,饑荒橫行,戰爭不斷,直到1750年農作物的收成才恢復到200年前的水準。當時的氣候變遷多是自然現象,人類只能載沉載浮。

今天,地球變暖是自然現象還是人類活動推波助瀾所致,專家學者仍有爭議。而且,氣候變遷的影響并非立即可見。這輪氣候變暖始于近半世紀前,但我也要等到二十年后才發現歐洲已大不同,而這不同,一時三刻亦不一定帶來切膚之痛,畢竟買電扇、裝空調都可消暑。

我們無法想象全球變暖趨勢發展下去的世界,但可以看看歷史上那些掙扎在惡劣氣候中的人,他們的無助。16世紀后期,荷蘭試圖脫離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這場沖突持續了80年,直到1648年才告一段落。時逢歐洲小冰河期,雪上加霜,讓戰爭的苦痛與破壞程度升高。一名生活在荷蘭的修士記錄了在旅途中見到的戰爭與苦寒的慘況。在戰亂地區,糧食價格高漲,飽足一餐成了奢望。到了4月還在下雪,一如嚴冬。

氣候變化改變了16世紀歐洲的自然環境。樹木生長趨緩,木材供應減少,這也意味著供暖物資缺乏。同時,地力貧瘠,物產劇減。另外,海洋溫度明顯下降,導致漁夫在近海即可捕獲鯡魚,不用再遠航至大洋。大量的鯡魚吸引了抹香鯨來到北海地區。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荷蘭繪畫與版畫中,就可見到抹香鯨擱淺在岸邊、引發不安與恐慌的景象。在動亂時代,這種大型海洋生物的突然現身易被視為末日異象,并與當時的災禍連結起來。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中,人們所求的溫飽與平安,變成了一種奢求。

歐洲這次的異常高溫是不是氣候大變遷的一種前兆,抑或這種變化已經到來、又將持續多久,專家自會繼續研究解讀。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現在的基礎設施與建筑在規劃設計之初并未考慮到如此高溫環境。像這個夏天,由于河水水溫高,無法正常冷卻核反應堆,法國核電站減少8%的供電,德國部分核電站暫停發電。

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會不會面臨巨變、現世安穩的日子是否不再,可能需要我們多點智慧來思索了。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