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能源轉型:發達國家須承擔更多責任

2019-08-12 14:19:43 中國科學報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發表演講時再次力挺煤炭,稱其“清潔、美麗”,并認為《巴黎協定》“昂貴且侵蝕工作機會”。

在地球的另一邊,英國石油公司(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日前在北京明確表示,為了解決世界需要更多能源和更少碳排放的矛盾,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責任,否則世界會愈發不可持續。

戴思攀是在一年一度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文版(以下簡稱《年鑒》)的發布會上做出此番表述的。《年鑒》顯示,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幾乎是近10年來的最高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BP發布《年鑒》已是第68個年頭,戴思攀認為,2018年的數據是多年以來“最有趣的”:一方面,社會對于低碳轉型和氣候變化的關注達到了頂點;另一方面,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9%,是過去近10年最快增速,碳排放增長約2%,相當于全球汽車保有量增加1/3。

可以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其中最為驚人的是,過去10年能源需求一直下降的美國在2018年激增3.5%。

BP分析指出,這種反常很大程度上同天氣相關,2018年全球出現極冷和極熱的天數大大增加,影響到中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能源消費,尤以美國最為典型。

通過減緩經濟發展來降低碳排放,這種方式可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年鑒》顯示,中國、美國和印度占據了2018年能源需求增長的2/3。但戴思攀指出,印度的人均消費僅為美國的1/10,中國是美國的1/5,“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的人口要從低收入邁向中等收入,我們必須承認未來能源增長還會繼續,才能讓更多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希望看到發達國家走得更快一些,從而給整個世界爭取時間窗口。”戴思攀說。

中國頁巖氣革命仍有希望

《年鑒》顯示,2018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長高達18%。

這背后的推動力既不是經濟轉型也不是氣候變化,而是政府強有力的煤轉氣政策。

“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據我了解有800萬~1000萬戶居民在2年內實現了煤改氣,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幾乎相當于英國一半的家庭。”戴思攀說。

另外,工業用氣增速比居民用氣更快,兩者相加使得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在兩年之內增加了1/3,這一數據同樣令戴思攀吃驚。

“這就是中國速度。”他說。

從世界范圍來看,2018年是天然氣蓬勃發展的年份,消費和生產都增長超過5%,占全球一次能源增長的45%,是過去30年中天然氣需求增長最快的年份。

中國在消費側快速增長,美國則在生產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占據了全球天然氣生產增長的45%。

《年鑒》指出,2018年美國在石油增產和天然氣增產兩方面都打破了世界紀錄,再次證明了美國頁巖油氣革命是真實的,甚至會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格局。

對于美國的成功經驗,戴思攀表示,美國一方面具有成熟的能源開發生態環境;一方面有兩三百家企業參與頁巖油氣的競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對于BP在四川的頁巖氣項目,戴思攀表示,雖然該項目遇到困難很難開展下去,但不代表中國整體的頁巖氣開采難度都很大。

“我還是相信中國的頁巖氣潛力巨大。”戴思攀說,如果能實現國內生產天然氣,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天然氣流向電力行業,有助于中國能源低碳轉型。

集齊成功要素不易

在戴思攀看來,成功的能源轉型路徑是清楚的。第一是提高能源效率,第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第三是進一步發展核能。這其中,中國在后兩個方向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年鑒》顯示,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了14.5%,中國繼續領跑,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的45%,超過經合組織所有成員的總和。但是,在總發電量增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未發生變化,仍僅占1/3。

也就是說,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并未帶來全球碳排放的下降,這令許多環保人士頗為失望。

BP全球經濟學家團隊經過測算發現,過去3年中,要抵消電力行業增長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需要以現在兩倍的速度增長;而為了實現同樣的效果,僅需要將10%的煤電轉變為天然氣發電。

以中國為例,2018年可再生能源增長了25%,核能發電增長約占全球核能增長的3/4,但仍然需要增加煤電滿足整體電力需求。

戴思攀呼吁政府制定合理的碳價來有效減排,“總體來說目前碳價格仍然較低”。

此外,他建議政府像過去支持風電和太陽能一樣鼓勵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運用。

戴思攀告訴《中國科學報》,CCUS目前還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但未來一旦達到規模經濟將有很好的前景。

“成功的能源轉型需要什么樣的要素,我們都很清楚。關鍵是,如果僅僅實行部分要素,或者僅僅部分國家去做是不夠的,需要足夠多的政治意愿和社會支持,這不太容易。”戴思攀說。(■本報記者陳歡歡)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