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災之后,準備割中國韭菜的美國金融大鱷羅杰斯來到了中國股市,當時他看好幾個領域,其中一個行業便是環保股。
那時候中國環保龍頭股碧水源在股災前夕股價最高到了25.9元/股,股災一個月后跌到了15元左右。
2018年12月,這位被稱為“華爾街神話”的世界金融巨頭又來華了,他說賣空了美股,投資中國股票。
當媒體問他投資哪一類股票時,吉姆·羅杰斯果斷的說:
農業股和環保股有機會。
為什么看好環保股,吉姆·羅杰斯表示,中國的環保未來非常光明。
那時,碧水源的股價已經跌到了9元左右。
寫這篇文章時,我掃了一眼碧水源的股票,只有6塊多了。
悲傷的是,不只是碧水源,大部分環保股都呈現出一個相似的走勢。
其實,羅杰斯之前還說了一句話:
中國環保行業一般都是民營企業可能比國企公司會更好。除非你特別的愚蠢,比如說是高舉債臺,或者管理上面出現問題的話,一般來說你的未來會非常光明的。
遺憾的是,中國的環保民營企業家并沒有聽羅杰斯的。
于是,從去年開始,環保行業頻繁上演國企收購債臺高筑的民營環保企業,而最近一起則發生在兩周前。
8月5日晚間,東方園林發布公告,公司實控人何巧女夫婦擬向朝陽區國資中心全資子公司朝匯鑫轉讓5%公司股權,并將16.8%公司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委托給朝匯鑫。
至此,自去年“史上最涼發債”事件推倒了東方園林的多米諾骨牌后,這個歷經資金鏈緊張、PPP項目停滯、裁員欠薪風波,深陷倒閉危機長達一年有余的民營環保龍頭企業,最終以“聯姻”國企,實控人“出局”的方式“塵埃落定”。
“東方園林易主并不意外,去年資本寒冬后,此前一直被看好的環保市場遭遇重創,很多民營上市企業開始尋求突破口,引入國資已經屢見不鮮。”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能見表示,“截止今年8月,已經有17起國資意向或已經入股民營上市環保企業的案例發生”。
與前幾年業內參股合作、打通上下游生態鏈的模式相比,這一輪交易多為控制權轉讓,這就意味著平均每月至少會“消失”一個環保民企,而與環保民企的“消失”相對應的則是民營環保企業家的黯然離場,于是眾多業內同仁感慨:或許當下這批民企實控人將是最后的民營環保企業家。
昔日風光無限的民營環保企業家為何在一年內紛紛萌生去意或尋求輸血?國資與民營企業的結合,對環保行業意味著什么?這種現象是否會發酵成為一種產業趨勢?
01PPP裹挾下的資本狂歡
實際上,民營環保企業的此次“浩劫”,并非無跡可尋。
早在2015年,整個環保行業“熱火朝天”之時,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就在各種場合呼吁“當前產業發展過熱了,希望不要重蹈光伏和風電行業大起大落的覆轍,不要出現像無錫尚德那樣的明星企業破產的情況”。
沒想到才時隔三年就一語成讖。究其原因還要從至今褒貶不一,具有“雙面性”的PPP模式談起。
此前,由于環保項目基本都是民生項目,客戶主要是地方政府,雖然投資體量很大但市場開放度不高,導致民營企業一直苦于沒有發展機會,直到PPP模式的出現,才出現轉機。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一種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模式。
從2014年開始,財政部、發改委曾大力推動PPP模式,地方政府也集中釋放了大批PPP項目,其中很多都是環保類項目。根據財政部PPP中心的數據,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PPP項目總入庫數量已達到14220個,總投資17.78萬億元。
“PPP模式的爆發,也離不開當時信貸寬松的環境,那時候做一個PPP項目,不僅貸款容易落實,甚至資本金的大部分都可以靠融資搞定,一個10億的項目,只需要投入1個億就可以撬動起來。”談起當年呈現井噴式發展的PPP項目,不少人仍然記憶猶新。
加之,“水十條”的出臺亦讓各地再次興起了環保建設的浪潮。多重利好因素下,環保產業忽現一片藍海,不僅催生了像東方園林、碧水源、桑德等昔日風光無限的明星民營環保企業,也吸引了眾多國資前來分一杯羹。
據不完全統計,當年(2016年),128家央企中,有61家央企涉及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行業;105家國資委下屬央企有57家有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業務,28家金融機構中有4家有環保類業務。可以說,近半數的央企已經進入環保行業。
顯然,這是一場屬于整個環保行業的資本狂歡。
02繁榮背后暗藏“兇險”
正當許多企業醉心于數百億的PPP訂單時,財政部下發的一份規范PPP項目庫管理的通知,為火了近4年的PPP項目潑了一盆冷水。
2017年11月,財政部辦公廳印發“92號文”《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對不符合規定的PPP項目的集中清理工作,PPP市場迎來了“史上最嚴”令。
隨后大批PPP不規范的項目得以清理出庫,截至2018年10月,財政部清理超過2400個PPP項目,合計近30000億的投資額;整改項目近2000個,合計30900億投資額。
如果說集中清理不符合規定的PPP項目是導致環保民企冷卻下來的直接原因,那么強監管、緊信用、去杠桿的金融大環境,則間接促成了一股對民營環保企業融資融券的冰風暴。
其實,并沒有哪個公開文件白紙黑字寫著,限制對民營環保企業的信貸和發債,但環保企業在和金融機構越來越不順暢的交往中,卻是真切感受到類似潛規則的存在。
“我們遇到的難題不是一下子讓所有企業沒錢了,而是完全無法預測下一筆融資什么時候能到,能到多少。但企業之前的貸款,還款安排卻非常確定。導致我們很長一段時間根本無心拓展業務,就是等錢來填充空虛的資金池。”某知名環保企業表示。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環保民企所處的困境,雖然與政策變化有很大關系,但企業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是對金融市場的理解不夠,對股市“雙刃劍”的屬性理解不夠,股票質押安全“防火墻”不夠高;二是發展步子邁得太快。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發展愿望太強烈,大家都要50%、70%地增長,動不動就要做一千億、一萬億。”已經將企業“賣”給國資的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表示,“應該慢慢來,一步一步走得扎實一點,別把負債搞那么高。”
文劍平還認為,由于央企和國企的融資能力更強,貸款利率能夠下浮,處于被動地位的民企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因此碧水源尋求機會與國資合作,是為了改善其生存環境。
在他看來,未來環保行業或許會有更多企業復制碧水源“擁抱”國資的道路。
03國資頻“救場”是福還是禍?
事實上,無論是此前就已“賣身”的文劍平還是剛剛“出局”的何巧女,他們都不是民營環保企業家的個例,碧水源“擁抱”國資的道路此前也已被走過很多次。
自2018年資本寒冬以來,截止今年8月,已經有*ST凱迪、神霧節能、盛運環保、東方園林等17起國資意向或已經入股民營上市環保企業的案例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幾年業內參股合作、打通上下游生態鏈的模式相比,這一輪國資入場多為接管控股權。這讓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國進民退”,可能會扼殺民營企業的創新力。
在他們看來,縱觀國內各地各行業的發展,凡民營經濟活躍的地方,產業創新能力、升級能力就會很強。如互聯網產業中支付寶、微信、電子商務等都是自由市場鼓勵創新的產物,如今國資控股民營環保企業,如果未來的中上游環保企業只剩下國企,其產業創新能力、效率都會下降。
然而,資本的進與退本身不該帶有立場,審視上述案例,仍足以讓人明確。對于企業而言,無論環境與風向如何,活下去才是第一要義。
讓渡股權,為公司贏得喘息空間,本就是危機中的理性選擇。相當一部分股權收購,是那些陷入轉圜危機的企業,通過割肉和斷臂的方式,讓企業得到喘息。
因此,上述案例中,國企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投機者,而民企也并非無辜遭受資本蹂躪。在現實境遇中,他們各自找到了一種奇妙的平衡,在互惠互利中完成了共生的關系。
如今,由于PPP仍在優化和進化中,民營企業想要進場玩游戲,就需要很高的融資能力,而國企又有著融資優勢,所以民企引入國資,甚至將控股權轉移,客觀上可以帶來融資環境的優化。無所謂“民企沒落,國企兇猛”,如果雙方優勢互補,也是接通資本及市場資源的一部好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