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在前期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已經初步形成《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草案。8月6日到8月底,全市12257名三級人大代表深入社區、村鎮實地調研,聽取群眾關于修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意見,直接參加的群眾有24.3萬名。
三級人大代表的調研結果發現,有88%的人贊同實施生活垃圾總量控制,有92%的人贊成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有94%的人認為應當限制商品和快遞的過度包裝,有90%的群眾贊同對違法投放的單位和個人制定罰則,有91%的群眾認為應加強信用懲戒,有96%的群眾贊同應當加大對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的處罰力度。這也就是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在北京市民中有高度的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未來北京市實行垃圾強制分類的民意基礎。
一說到垃圾分類,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是件很難的事情,實行強制分類缺乏民意基礎。不可否認,改變人的生活習慣確實不容易,但也絕沒有一些人想的那么難。
今年7月1日,上海在全國率先進入了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就像北京民調結果顯示的那樣,上海的絕大多數市民也都是支持垃圾分類,愿意為環保改變個人生活習慣的。但是個別慣于販賣焦慮的自媒體,卻抓住了這個機會,故意放大一些市民對垃圾分類的不適應、不熟悉,運用自媒體的各種營銷手段,推波助瀾,讓一些不了解內情的人,以為上海很多市民,特別是白領階層都在反對垃圾強制分類。這種情況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上海垃圾強制分類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北京進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勢在必行,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調研結果來看,北京市民支持垃圾分類也是客觀事實。那么,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就要吸取上海的經驗教訓,必須放大主流聲音,讓更多的人、更多的群體參與進來,主動作為,積極表達。一方面要讓主流媒體代表主流聲音,讓真實的民意通過主流媒體體現出來;另一方面要引導自媒體真實、準確表達,切忌投機取巧,放大個案。
垃圾分類是由政府主導的,但歸根到底還是要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積極行動。要像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這樣,深入基層,做最扎實的調查研究,了解最真實的民意民聲。同時,也要讓真實的民意民聲通過媒體表達出來,以凝聚共識,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在北京順利實施。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