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LNG接收站的建設不必一味強調多點開花,而應在合理論證、慎重新上項目的基礎上做好已有接收站的集成與互聯互通及功能集成。從近期市場披露的信息看,有不少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付諸實施,或許這也是國內市場變得更加理性的表現之一。
天然氣主體能源地位培育工作近年一直在積極推進,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完成此項工作的重點環節之一。
針對2017年國內天然氣供應出現大面積短缺現象,相關部門基于國內基礎設施不足造成供需銜接不暢的現象,推出了國內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工程實施計劃,在之后的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就整個天然氣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而言,不僅天然氣管網之間要推進互聯互通,LNG接收站建設也應考慮這個問題。
中國天然氣需求趨穩
中國天然氣需求正日益趨穩。穩的內涵是指中國天然氣需求雖然在今后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并非沒有節制。工業、發電及化工領域諸多用戶對天然氣價格有較高程度的敏感性。
短期內大量進口天然氣,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升氣價從而對天然氣推廣形成限制,導致欲速則不達。目前國際天然氣賣家普遍將目光集中在中國市場,認為中國能無條件消納他們氣源的不在少數,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對中國市場的過高期望及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此外,中國天然氣產業在管網、儲氣能力、調峰能力方面還未形成完善成熟的調峰體系,跳躍式的進口增長毫無疑問將形成資源孤島現象,再次造成供需銜接不順暢。因此,天然氣需求在增長中保持穩定增速是今后市場的主基調。
基于這點考慮,LNG接收站的建設也要防止產能過剩的現象出現。若再現大規模建設增長,產能負荷率可能還將下降。在此形勢下,發揮好接收站的集成功能,相互之間實現共享發展與互聯互通在當下就顯得非常必要。
LNG接收站之間的互聯互通的范圍應以相同或相近區域為依托,“連通”的方式有信息互通及設施互通。通過聯合采購、容量租賃以及聯合建罐、聯合運輸等形式實現資源之間的調劑補缺,確保在規模有限的條件下各類設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應用,以避免設施建成利用率不夠帶給經營者的各類經濟損失。
近兩年,國內天然氣供應構成中,進口LNG占比已經超越進口管道氣。特別是進口LNG有著距離目標市場近、經濟性比管道氣優越的優勢。利用好進口LNG對于現階段國內能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LNG接收站互聯互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倒逼接收站的后續建設向著延伸內陸與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更有利于資源的科學配置。就發展趨勢看,LNG接收站應該與區域管網及工業、城市燃氣的布局保持合理的匹配,以確保天然氣資源終端消費的低成本,由此降低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的成本。
目前有關天然氣產業優化的重心之一是降成本,這一點從近期國家降低門站價格及限制燃氣公司接駁費的政策導向中能夠得以充分體現。LNG接收站的布局與優化應保持與降本趨勢的協同和同步。
天然氣進口通道建設逐漸理性
天然氣需求增長現象出現之后,隨著進口資源的持續攀升,國內一定程度上出現了LNG接收站建設的熱潮,其中難免有投資沖動的成分。重復建設一旦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惡性競爭。對任何一個沿海城市而言,港口、航道都是非常寶貴的稀缺資源。
我國雖有較長的海岸線,但各地港口建設需求多元。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實施,隨著各地建設藍色經濟的步伐加快,以及隨著深度開放形勢下國際貿易的持續發展,各類貨物運輸的需求會隨之增長,對港口碼頭的需求多樣性也將與日俱增。
在此形勢下,LNG接收站的建設應注意避免同其他貨物的運輸“爭奪”港口碼頭,保持合理有序的發展。事實上,由于LNG運輸的特殊性,目前國內能夠用于建設LNG大型接卸碼頭的沿海優良碼頭數量已很稀缺,且新建碼頭投資巨大,投資者一旦啟動項目建設,將面臨經營風險。
種種因素同時存在及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性,均指向LNG接收站與區域內產業實現協調的同時,產能適度向內陸延伸的方向。向內陸延伸的好處是能夠通過產能擴充有效降低對港口碼頭資源的依賴強度。
目前我國在運營接收站的規模已經接近8000萬噸。先期建設且運營的LNG接收站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是接收站盡快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理由。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接收站的建設缺少相關的配套產業支撐,沒有達到預期的協調發展的要求,區域內管道、發電、工業及交通等客戶群體的建設受到各類因素的限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往往是接收站建設超前而客戶群體不具備或硬件支撐不夠,導致產能閑置。其次,由于產能閑置導致運營商經營負擔較重,現金流保障程度不高,有些接收站運營商是在勉強維持。
近年雖然出現天然氣點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天然氣管網不足導致的流向限制短板,使得來自接收站的氣源得以流向市場,但是隨著壓非保民政策的實施以及地方對生產安全問題的查處力度的加大,天然氣點供的市場份額增長空間受到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接收站氣源流向。經過2017年大面積供應短缺沖擊之后,天然氣的消費在“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等政策的規制之下正在變得理性。
中國的天然氣進口通道建設依然在進程之中。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正在受到來自其他地區LNG的影響和沖擊,轉向亞太地區尋求市場是俄氣未來重點目標之一。隨著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的推進及俄氣入中,國內進口氣源結構會引發一定程度的調整,國內天然氣需求對LNG進口的依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也會對LNG接收站建設帶來深層次影響。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