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能源70年: 從“一窮二白”到 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2019-09-30 08:32:27 第一財經   作者: 董鑫  

[ 隨著5G互聯時代的到來,未來中國的電氣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工業、建筑、交通等需求側的能源消費將愈加龐大。只有創新發展路徑,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才能緊緊抓住歷史賦予中國的“后發優勢”契機,持續向高質量經濟邁進。 ]

從昏暗的煤油燈到電燈,從黑煙滾滾的煤電廠到清潔美觀的風電場,從排放著刺鼻尾氣的汽油車到新能源電車——這一幕幕拉開了中國能源翻天覆地的變革史。

煤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規模世界第一,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40%左右……70年來,我國能源供給結構持續優化、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煤、油、氣、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多元供應體系,從能源工業基礎的“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一兩百年走過的路,已成為全球能源革命和發展路徑創新最令人振奮的舞臺。這些引人矚目的成就背后,都烙印著鮮明的中國特色。

“盡管中國的人均GDP水平相較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通過集中動員資源、集中投資、國家企業主導等方式,加速實現了中國能源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技術創新,推動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與轉型。從國家層面推進長期戰略規劃的長期性和持續性,使得中國能夠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國家各項相關規劃以及能源政策中,全面、持續地推動能源發展與轉型,從政策、技術創新、投資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充分體現了中國矢志不渝踐行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路線的決心。”鄒驥說。

能源生產跨越式發展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9月20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能源生產方面,實現了從供給短缺到總體寬松的巨大轉變,走上了多輪驅動強勁、保障體系完善的新道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能源生產能力不足、水平不高。1949年,能源生產總量僅為0.2億噸標準煤。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正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前夕,一個世界級大油田蓄勢待發,舉國歡慶,大慶油田因此得名。

大慶油田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通過3年會戰,大慶油田生產原油占同期全國原油產量一半以上,一舉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的落后面貌,中國石油基本實現自給。

隨后,隨著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大型油田紛紛開采,我國原油產量由1949年的12.0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1.9億噸,增長1574.9倍。

除了原油之外,主要能源品種生產全面發展。原煤產量1949年僅為0.3億噸,2018年達到36.8億噸,增長114.0倍;天然氣產量1949年僅為0.1億立方米,2018年達到1602.7億立方米,增長22894.7倍。

2018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37.7億噸標準煤,是1949年的158倍,年均增長7.6%;煤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規模世界第一,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40%左右;建設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等重大通道,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管網。

走向高質量和清潔化

“經過數年努力,我們與雄縣政府共同將雄縣建成中國首個供暖地熱城,成功打造了技術可復制、經驗可推廣的‘雄縣模式’,采取取熱不取水的方式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真正做到取熱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實現地熱能可持續利用的同時,確保地下環境的平衡與安全。”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以“雄縣模式”為引領,目前,北方地區地熱供暖能力5000萬平方米,年可替代標煤1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0萬噸。

“雄縣模式”是能源向清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中國要進行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的“能源革命”概念,要求能源行業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隨著我國能源總量不斷發展壯大、用能方式加快變革,能源結構持續大幅優化改善,清潔低碳化進程不斷加快。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在上述發布會上說,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要分別達到15%和20%左右。這些年,我國始終堅持清潔低碳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70年來,原煤占比在波動中持續下降,2018年下降到最低的69.3%;原油占比穩步提高,1976年最高達24.8%,之后逐步下降,2018年下降到7.2%;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潔能源占比總體持續提高,天然氣由1957年最低的0.1%提高到2018年的5.5%,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由1949年的3%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18%。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1世紀,我國清潔能源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水電裝機容量、太陽能熱利用、風電裝機容量、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先后成為全球第一。

裝機容量上,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擁有國。截至2018年末,我國的水電裝機容量為35226萬千瓦,全球第一;太陽能集熱面積保有量近5億平方米,全球第一;并網風電裝機容量達18426萬千瓦,全球第一;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為17463萬千瓦,全球第一。

裝備制造能力上,截至2018年末,全球十大風力發電機制造商中,中國企業有5家;全球十大太陽能組件制造商中,中國企業占據9家;全球十大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商中,中國企業占據8家。可以說,我國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舉足輕重的存在。

展望未來我國能源發展趨勢,鄒驥對第一財經表示,隨著5G互聯時代的到來,未來中國的電氣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工業、建筑、交通等需求側的能源消費將愈加龐大。只有創新發展路徑,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堅定地沿著清潔低碳轉型的方向前進,才能在全球政治經濟形勢不斷變幻的今天,緊緊抓住歷史賦予中國的“后發優勢”契機,持續向高質量經濟邁進。

“為此,中國需要通過加強體制機制改革、技術創新、市場發育等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降低燃煤等化石能源用量。與此同時,將溫室氣體減排納入電力行業及整個能源部門的減排指標,從而進一步推動能源行業的清潔低碳轉型,并以此作為加快中國乃至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鄒驥說。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能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