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區域各城市提出空氣質量改善具體目標,包括PM2.5濃度同比下降比例和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天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秋冬季北京空氣質量改善并未設定具體值。方案對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比例目標要求為0,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目標要求為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此前表示,確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有三方面的考慮:考慮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值,濃度值高的目標相應高;考慮過去兩個秋冬季累計下降幅度,降幅小的目標相應高;對去年PM2.5年均濃度達標的城市進行豁免,不設置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對秋冬季PM2.5濃度較低的城市,要求其鞏固成果。
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秋冬季北京地區PM2.5平均濃度在“2+26”城市中最低,改善幅度也完成了攻堅方案目標。
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為此,方案提出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幾方面主要任務。
具體來看,各地要推進重污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各地要按照本地已出臺的鋼鐵、建材、焦化、化工等行業產業結構調整、高質量發展等方案要求,細化分解2019年度任務,明確與淘汰產能對應的主要設備,確保按時完成,取得階段性進展。
例如,2019年12月底前,天津市關停榮程鋼鐵588立方米高爐1臺;河北省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400萬噸、焦炭產能300萬噸、水泥產能100萬噸、平板玻璃產能660萬重量箱;山西省壓減鋼鐵產能175萬噸,關停淘汰焦炭產能1000萬噸;山東省壓減焦化產能1031萬噸。河北省加快壓減1000立方米以下煉鋼用生鐵高爐和100噸以下轉爐。
針對秋冬季取暖,要優先保證取暖過冬。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各地應根據簽訂的采暖期供氣合同氣量以及實際供氣供電能力等,合理確定“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合同簽訂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新增“煤改氣”戶數。
根據各地上報情況,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其中,天津市36.3萬戶、河北省203.2萬戶、山西省39.7萬戶、山東省114.3萬戶、河南省130.7萬戶。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