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中國石油產業的發展歷程映射了中國經濟崛起和融入全球化的歷程。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成為了世界產油大國。與此同時,中國也成了世界上的石油消費大國,以及最大的油氣進口國。
在中國石油產業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石油產量突破1億噸。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出口日本賺取外匯。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騰飛,石油產業進入第二個高峰期,產量突破2億噸。
但中國從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開始,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截至今年上半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5%。而令人擔憂的是,國內石油產量突破2億噸之后又跌到不足2億噸,進入了增產的瓶頸期。
保障能源安全無疑是頭等大事。在對外依存度短期內難以下降的情況下,增加進口來源、調整能源結構,以及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等途徑都是保障油氣供應安全的方法。
但決策層認為,提升國內油氣產量是保證供應安全最重要的途徑。盡管傳統理論認為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是“貧油、少氣、富煤”,但歷史多次證明,油氣勘探開發的理論總在不斷更新,新技術的每一次出現,都能助推油氣產量躍升。美國就已經走過了從石油出口國到進口國,再到出口國的軌跡變遷。中國與美國的資源稟賦不同,不一定能重復美國的軌跡,但從中國頁巖氣產量增長情況來看,目前中國非常規油氣的增產潛力仍然較大。
也有業內人士主張,不用恐慌對外依存度。油氣產業是一個國際貿易極度發達的行業,世界上有眾多的油氣出口國,一些發達國家的油氣對外依存度比中國更高。而且中國的石油公司還在國際上多個地區合作開發油氣資源,海外權益油氣產量接近2億噸。將海外權益油以及凈出口的成品油折算下來,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大幅下降。
著眼未來,油氣對外依存度更是不用過于擔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6.4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為59.0%, 非化石能源占比14.3%,油氣占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8.8%和7.8%。以此計算,中國一次能源的總體自給率約為80%左右。隨著能源轉型的不斷推進,非化石能源的占比還將繼續提升,一次能源自給率長遠來看不會大幅下降。
但是,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業內人士認為,在10年到15年的時間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里主要替代煤炭的份額,油氣所占的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因此,我們在客觀看待油氣對外依存度的同時,仍然要保障和提升國內油氣供應量。
大慶“會戰”
大慶油田鉆井第 二大隊大隊長王進 喜(左二)和工人們 一起鉆井。圖/新華
近代石油工業19世紀后半葉已在中國萌芽。鮮為人知的是,那時的中國是個不折不扣的石油凈進口國,對外依存度比現在還高。
1867年,美國等國家開始向中國出口石油。當時,石油在華被稱為“洋油”,進口量僅次于鴉片、棉紗,是中國進口金額第三位的大宗商品。在1904年-1948年的45年中,舊中國累計生產原油278.5萬噸,而同期進口“洋油”2800萬噸。可見當時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之高。
新中國成立時,經歷多年戰亂的石油工業基礎設施殘破不堪。1949年,全國原油年產量僅12萬噸。經過三年恢復后,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增長至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萬噸,占原油總產量的45%,人造油24萬噸,占55%。
石油產量有了大幅的提升,但仍不能滿足當時的需要。為了盡快提高石油產量、提升石油工業水平,1952年8月,中共中央命令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57師轉業為石油工程第一師。石油師為石油產業貢獻了一支生力軍,但石油勘探開發是一個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還需要有更多的資金和科技投入,才能使當時薄弱的石油產業有質的飛躍。
從1955年起,地質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華北平原與松遼盆地展開了全面綜合地質調查。1956年1月,石油部召開“第一屆全國石油勘探會議”,為中國的石油工業初期發展探明了方向。會議建議“將全國含油地區做出全面規劃,從解決根本問題著手,有步驟地進行勘探”。
到上世紀50年代末,全國初步形成玉門、新疆、青海、四川四個石油天然氣基地。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3萬噸。其中四個基地共產原油276.3萬噸,占全國原油總產量的73.9%,四川天然氣產量從1957年的6000多萬立方米提高到2.5億立方米。
大慶油田的發現也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1959年9月26日,松遼盆地的松基3井出油,標志著大慶油田的誕生。但當時的中國,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在缺錢缺技術的情況下,大慶油田的開發十分艱難。中央決定以“大會戰”的形式,發動全國各種力量開發建設大慶油田。
1960年3月,關系中國石油工業命運的石油會戰在大慶揭開序幕。中央軍委抽調3萬多名復轉官兵參加會戰。全國有5000多家工廠企業為大慶生產機電產品和設備,200個科研設計單位在技術上支援會戰,石油系統37個廠礦院校的精兵強將和大批物資陸續集中大慶。
1963年底,大慶油田大會戰結束。在那三年多的時間,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500萬噸,使中國甩掉了“貧油國”帽子。196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第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宣布,中國需要的石油,現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
以大慶油田為基礎,中國石油工業真正迎來了第一輪高速發展的時期。1964年,中國又在華北地區開展了石油會戰。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探明了一個4.6億噸的大油田。
自1976年之后,大慶油田連續27年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到1978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除了大慶油田貢獻的半壁江山,渤海灣盆地產油4340萬噸,是當時的另一大產油地區。
從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間,中國原油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年產量突破了1億噸,原油加工能力增長5倍多。從1973年起,中國還開始對日本出口原油,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
石油產量突破1億噸,為后來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奠定了能源基礎,也奠定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2.15億噸,歷史峰值
位于渤海灣的埕 北油田是中國海域 第一個完全按照國 際規范、標準建設 的現代化油田。圖/新華
中國石油產量在1978年達到1億噸之后,石油工業并沒有連續保持向上的箭頭,中間經歷了頗多曲折。經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一番政策調整和探索之后,中國石油產量從80年代后期開始了長達30年的穩步增產時期。
1979年、1980年,中國石油產量連續兩年徘徊不前。到1981年,全國原油產量較高峰年下降近600萬噸。
1979年還發生了震動全石油行業的渤海2號沉船事故。該事故是石油系統自1949年以來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歷史上少見的。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號”鉆井船在渤海灣遷移井位拖航作業途中翻沉,遇難72人,經濟損失達3700多萬元。
渤海2號沉船事故除了人員和財物損失巨大,也對全國石油行業的士氣打擊巨大。士氣低落、勘探開發投資減少、資源儲量下降、產量下降……多重負面因素警醒著當時的油氣主管部門必須要做出改革。
結合當時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石油工業的情況,石油部提出了1億噸原油產量包干的改革思路。1981年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能源委關于協調組織石油部超產原油、成品油出口安排問題報告的通知》。該通知提出:原石油工業部承包年產原油1億噸,超出部分允許原石油工業部出口,所得差價的85%作為石油勘探開發的基金,15%作為職工的集體福利和個人獎金基金,所得外匯金額留成,用于進口器材與技術。
1億噸原油產量包干政策實施后,石油行業提高了積極性。1981年-1985年,投入勘探資金年均遞增19.5%。同時,石油產量止跌回升,從1981年的1.01億噸,提高到1985年的1.25億噸。
勝利油田在這期間的轉變最為明顯。該油田1978年的原油產量為1945萬噸,1981年下降300多萬噸至1611萬噸。在那期間,一些石油專家認為,濟陽坳陷勘探已進入“無整拾零階段”,勝利油田原油年產量要降至1100萬噸才能穩住。但實行了產量包干政策之后,勝利油田重組了領導班子,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努力探索復式油氣聚集帶,原油產量逐步上漲,到1991年上升到了3355萬噸,并且保持2400萬噸以上的產量近30年。
在上世紀80年代,石油業還誕生了影響不亞于大慶會戰的塔里木會戰。1984年,塔里木盆地地礦部沙參2井出油。198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以“兩新兩高”(即采用新工藝技術和新管理體制,組織開展一場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方針,展開了塔里木石油會戰。另一方面,石油部1983年直接從國外雇請了10個地震隊,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裝備來中國搞勘探,其中3個被部署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石油會戰不僅打開了塔里木盆地石油開發的大門,還成為改革開放之后石油行業引進外資的一個先行試驗點。在那之后的1985年,國務院決定開放南方11省區的石油資源給外資,開展對外合作。1993年又將對外合作的領域進一步擴展到北方10個省區,形成了陸域石油資源全面對外開放的格局。
海上石油資源的對外開放也在同時進行。1982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及其配套的30多個通用法律法規對外發布。當年2月8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京成立,開始依據該條例和配套法律法規,行使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
1981年以后,中國石油產業實現了長達30多年的增長周期,同時,天然氣產業也從上世紀90年代之后加快發展。2010年,中國石油產量躍上2億噸,其后,石油產量繼續保持了五年的增長。到2015年,國內原油總產量達到2.15億噸的歷史最高值。
能源轉型時代:減產還是增產?
2015年之后,國際油價從高位下跌,世界石油市場整體供應寬松。在此背景下,國內各石油公司實行了限產政策。2016年,國內石油產量跌破2億噸,全年生產石油1.996億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年度最大減產量。當年,全國天然氣產量也同比下降了1%。
2016年開始,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削減上游勘探開發計劃投資金額,主動減少低效率油田的開發。中石油設置內部投資收益率的硬指標,在遼河、新疆等多個油田壓減無效產量。中石化旗下的主力油田勝利油田也關停了多個低效無效區塊。
2017年和2018年,國內石油產量繼續下跌,分別降至1.92億噸和1.89億噸。
在國內原油減產的這三年里,全球以及國內開啟了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的新時期。低碳、清潔的能源產品被視為未來的能源主力。而石油是高碳的化石能源,應控制消費、降低能源占比。
同時,中國油田的客觀條件也很難支撐石油產量的繼續增長。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一批主力油田整體進入中高含水階段,開采難度不斷加大,已出現資源劣質化、產量自然遞減等情況。
不過,基于清潔化的能源轉型趨勢,與石油不同,天然氣被視作清潔能源,仍然被積極推廣。在近幾年的時間里,中國以頁巖氣為主的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取得較大進展,天然氣總產量大幅提高。
在2016年產量微跌1%之后,天然氣產量很快回歸上升通道。2017年,全國天然氣產量1330.0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0%。2018年,全國天然氣產量1415.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4%。消費量比產量增長更快。2018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8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7%。年增422億立方米,增速創世界紀錄。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王震對《財經》記者表示,全球對能源轉型的趨勢沒有大的爭議,但各個國家轉型的步伐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能源基礎設施、政策支持力度和技術突破的速度。在中國,未來10年到15年內,化石能源都仍將是主力,化石能源消費將占整體的80%左右。可再生能源規模的增加主要替代煤炭占比的降低,短期內從結構上難以實現對油氣的大規模替代。盡管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很快,但石油的消費在達峰后仍將保持穩定,天然氣的消費將大幅增長。未來15年,清潔能源要滿足新增能源需求,2035年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速度加快,并將逐漸成為主力能源之一。
目前,中國政府對油氣消費和生產制定的總體思路是“穩油增氣”。在可再生能源短期內難以大量替代油氣的情況下,業內的共識是:中國的石油產量目前應保持穩定,天然氣產量則還可以繼續增長。
從去年底以來,以“增產上儲”為目的的新一輪石油大會戰在全國拉開帷幕。今年上半年,效果已經顯現。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今年上半年的國內原油產量均實現增長。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原油總產量950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0.8%。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2019年版)》預計,在2030年前,國內原油產量有望維持在2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將穩步增長,到2035年可達到300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2.8%。2035年后,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產量將與常規氣產量規模相當。
對外依存度高不可怕
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此后,石油對外依存度迅速攀升。200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五成,達到51.88%。2018年,中國進口4.4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天然氣的進口時間相對較短,但對外依存度上升的速度不亞于石油。2018年,中國進口天然氣1254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上升至45.3%,從首次進口天然氣到依存度近半,只用了不到15年時間。
短期內,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仍將居高不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還將繼續上升。
2018年,天然氣在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為7.8%,石油占比為18.8%。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2019年版)》預計,中國石油消費將在2030年前后達峰,為7.05億噸。中國的一次能源需求則將在2035年-2040年進入峰值平臺期。預計在2035年,石油和天然氣在一次能源需求的占比分別為17.4%和14.2%。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從目前不到15%提高到28%。2035年之后,油氣的總占比將保持在31.5%左右。
也就是說,2035年是關鍵的分水嶺。在那之后,油氣的對外依存度才有可能大幅降低。
“用途不一樣,可再生能源對石油的替代是很難的,石油是中國能源安全領域的焦點。天然氣相對來說替代的空間更大、更容易替代,天然氣對外依存走高是相對可控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財經》記者說,油氣對外依存度高并不意味著就一定不安全。整體上看,中國的一次能源自給率仍然屬于較高水平,能源安全還是可控的。
由于世界油氣生產和消費的地理分布不均衡,油氣行業國際貿易十分發達。放眼全球,中國的油氣對外依存度并不是最高的。中國近鄰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的法國、德國等國石油消費全部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基本上是100%。
與這些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相比,“我們的社會形態不同,中國進口油氣的情況受地緣政治影響更大。而且中國進口的油氣數量比它們大很多,進口的難度也就更大。”林伯強說,為了保證油氣進口安全,我們應該繼續增加進口來源地,努力解決“馬六甲海峽困境”。同時,加快提高國內戰略石油儲備的能力,加快高速鐵路、軌道交通和電動汽車的發展。
其實,那些高對外依存度的發達國家也非常重視戰略石油儲備和天然氣應急調峰能力建設。王震表示,以日本為例,該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于去年超越日本,但日本仍然是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氣)進口國。日本對外簽訂的LNG進口合同基本是長協,核心以保障量為主,價格次之。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量巨大,折算為消費天數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日本屬于OECD國家,基于國際能源署的協同保障機制,再加上日本對海外權益油的持續投資,其油氣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王震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第一貿易大國,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國人口基數大,油氣資源稟賦并不占優勢,油氣對外依存度偏高是難以避免的,從心理上不應過于恐慌。目前,國內的石油產量因前幾年低油價的影響有所下滑后正在穩步回升,致密油和海上還有較大增產潛力,天然氣生產還處在成長階段,增長潛力很大。未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還要進一步建設,并隨著油氣體制改革的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力度正在加大,有利于保障中國油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確保供應安全。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的真實數字其實并不高。如果將中國出口成品油折算掉,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就可下降約11個百分點。再將中企在海外擁有的權益產量計入,對外依存度則進一步下降至33%左右。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