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史上最長”聯合國氣候大會令人失望 誰之過?

2019-12-17 08:45:26 環球時報   作者: 記者 苑基榮 王方 梁燕 夏雪 柳玉鵬 丁廷立  

持續兩周又延長兩天的聯合國第二十五屆氣候變化大會15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落下帷幕。因為“核心任務”沒有完成,對這次“延時最長”的氣候大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直言“結果令人失望,國際社會失去一次合作機會,但我們決不能放棄”。大會通過的《智利-馬德里行動時刻》文件強調,各方“迫切需要”削減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大會未能就核心議題——碳排放交易機制達成共識。有關美國等國“綁架”本次氣候大會的聲討聲在各國此起彼伏。本屆大會主席、智利環境部長施密特只能遺憾地說,相關問題只能留待明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再繼續談了。鑒于美國此前表示,將于2020年11月4日完成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程序,這讓明年的氣候大會有了很多“懸念”。

大會被“最大阻撓者”綁架

“聯合國氣候大會延長,但馬拉松式的會議議程仍未能解決主要問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5日報道稱,此次氣候大會凸顯深層次分歧:極易遭受海平面上升和強烈風暴侵害的小島國,與美國等高排放的富國之間爭吵不休。與此同時,聯合國近期發布報告稱:“我們正在迅速失去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的機會,全世界平均氣溫將在本世紀末升高3至4攝氏度,并帶來災難性后果。”

“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程度的分歧。”從1991年起一直參加氣候磋商的非政府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戰略和政策主任奧爾登·梅耶這樣表示。德國《商報》12日報道稱,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成為本次氣候大會最大阻撓者。德國環境與發展組織德國觀察的負責人克里斯托夫·巴爾斯以中立言論著稱,但這次也毫不掩飾對美國的氣憤,他表示:“在目前的國際趨勢下,煤炭和石油等傳統能源將逐步被新能源取代。因此,像美國這樣密切依賴煤炭和石油的國家企圖為自身謀求利益,為煤炭和石油的防御戰血拼到底。”歐洲媒體還報道說,以巴西為首的部分國家對保護熱帶雨林的目標存在異議,導致最終協議的內容空洞無物,現在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2020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

“這是一次失敗的會議。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是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德國《明鏡在線》認為,美國在此次氣候大會上“討價還價”的表現不符合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和形象。德國環境部長斯文婭·舒爾策稱:“美國這樣的行為太過明顯,正是因為未來美國還有可能重回氣候協定,現在才不遺余力地對談判施加影響,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印度《第一郵報》稱,印度列全球受氣候變化影響最脆弱國家排行榜的第5位。這或許是印度媒體對氣候大會十分關注的原因。《印度斯坦時報》16日評論說,由于“富裕的污染者”故意阻撓,為期兩周的磋商最后被與會者定義為“失望”和“不幸”。民間社會組織和談判的獨立觀察員表示,未能取得進展主要歸咎于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和沙特等國的表現,特別是“美國再一次通過霸凌和欺騙手段獲得成功”。印度《經濟時報》刊文稱,由于技術問題,如金融、損失和碳排放交易機制等,聯合國氣候大會持續僵持。報道援引全球氣候與健康聯盟執行董事詹妮·米勒的話說,這一全球性集體行動失敗是不可原諒的。美國“退群”是最應該特別譴責的,高收入國家用各種借口來證明其不采取行動的合法性,這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缺乏領導力,而中國和印度的努力最可圈可點。

“對他國嚴點,對自己松點”

作為東道主,西班牙在此次大會上扮演的角色相對溫和,代表團的意見也與歐盟意見相符,承諾在2050年前將碳排放量降為“凈零”。對馬德里氣候大會沒有達成預期結果,巴塞羅那大學環境與氣候問題專家奧里奧爾·古鐵雷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些與會方只想著‘利己’。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希望對他國嚴格一點,對自己寬松一點。各國代表同意強化減排方案,但又未能就確立明確目標、市場規則、或為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等達成協議。”他還表示:“如果美國明年完全退出《巴黎協定》,無疑會給氣候大會蒙上陰影。此外,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的代表不但不接受批評,還在會議上攪局,阻擾會議的進程,他們的表現令人失望。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指責一些主要排放國‘綁架’這次大會,稱這些國家的立場與科學、現實生活證據以及民間日益加大的呼吁形成鮮明對照。”

巧合的是,12月中旬召開的歐盟冬季峰會也將議題集中在環保上。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盟外交官稱,歐盟內部在環保目標的設定上存在較大分歧,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利益。以本次歐盟冬季峰會為例,歐盟計劃投資1000億歐元并設立環保基金,用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歐盟各國尤其是中東歐國家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得到歐盟資助,同時力爭降低本國環保支出在總預算中的比例。至于環保理念的差異,奧地利和盧森堡堅持認為,核能不應被納入清潔能源范疇。奧地利總理比爾萊茵稱,核能既不安全也不可持續,奧地利明確抵制核能。這種態度也遭到了不少國家的反對。捷克對核能的依賴達到1/3,捷克總理巴比什稱,“奧地利25%的電力由捷克供應,沒有捷克的電,維也納將陷入一片黑暗”。這種說法盡管有些夸張,但可以看出各國討價還價力度之大。

經濟發展狀況尤其是傳統能源結構的差異不容忽視。此次歐盟峰會的最終結果是除波蘭外的所有國家就2050年實現“氣候中立”的目標達成一致,因波蘭80%的能源供應依靠煤炭,因此波蘭在30年之內實現向清潔能源的完全過渡幾乎不可能。波蘭一方面要求歐盟給予更多時間,另一方面要求歐盟給予全面的經濟資助。同樣,在這次氣候大會期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治理和責任分攤等問題上的立場差異比較突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支持不足的問題日益嚴峻。發達國家曾承諾,從2013年到2020年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但對一些非洲國家來說,擔心的是發達國家不會兌現相關承諾。

“俄美同處紅色區域”

“既然(美國)不想再參與游戲,它為何還對游戲規則指手畫腳?”氣候變化組織“援助行動”的負責人哈吉特·辛格非常憤怒地表達了對美國的不滿。

實際上,去年11月,美國聯邦政府發布氣候評估報告,預測氣候變化將嚴重影響美國的自然環境、農業生產等,可造成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不過,普通美國人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看法卻因黨派不同而大相徑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科研人員戴維是前總統奧巴馬的忠實擁護者,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作為最發達國家,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走在前面。很多像他一樣支持減排的人都在采取行動,如上下班少開車多乘公共交通,夏天控制空調溫度等。但開辦咨詢公司、專門給美國企業服務的菲爾卻說:“地球氣候本來就忽冷忽熱的,民主黨那些人就是杞人憂天。奧巴馬政府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黨派利益考慮。因為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行業工人是共和黨支持者,而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更多的是為民主黨控制的州提供就業崗位。”

今年9月宣布加入《巴黎協定》的俄羅斯也被一些國際輿論批評。對此,俄媒也有所反思。據俄《獨立報》16日報道,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專家稱,俄能源政策的優先事項是經濟增長,而不是解決與氣候有關的問題。俄能源部門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其他國家慢得多。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的代表稱,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斗爭中,俄美同處“紅色區域”,在G20國家中,俄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方面表現最差。俄“紅色之春”網評論說,馬德里氣候大會令人失望還有一個原因:西方國家迫使發展中國家減排是為了自身利益——讓發展中國家買他們的技術和設備。

對各方未能在馬德里氣候大會就核心議題達成共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1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表示遺憾”。在國際輿論中,中國的減排努力也得到高度評價。奧地利《信使報》近日刊文用大篇幅稱贊中國在環保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變化。文章稱,據“新科學家”網站最新研究結果,“中國很有可能提早實現巴黎氣候大會上的環保目標”,中國也準備好向世界上其他沒有完成既定環保目標的國家介紹自己的綠色科技理念。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聯合國氣候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