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慶石化12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按計劃整體開車,未來將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生產規模。這不僅是大慶石化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進油城轉型的一項舉措,也是我國煉化行業轉型升級、石化產業鏈逐步完善的一個縮影。如何讓資源發揮最大作用,走出一條石化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年12月26日,大慶石化煉油廠催化重整車間控制室內,崗位員工對新建12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四合一”爐進行烘爐操作。操作臺一旁,煉油廠領導、車間管理人員密切觀察工藝指標變化。
正在組織開車的連續重整裝置是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的一個子項。為落實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大慶城市轉型發展,大慶石化積極推進“油頭化尾”產業工作。
2019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大慶石化轉型升級的重要一年。推進煉油項目建設,做強化工產業鏈,發揮大型煉化一體化優勢,這一年,“攥指成拳”效果明顯。
緣何如此?
面對當前煉油產能過剩矛盾凸顯、國際石油公司投資進入煉化行業、民營煉企相繼投產等嚴峻現實,一場規模實力、管理模式等全方位較量的煉企競爭已經展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升企業競爭力,成為老牌煉化企業實現效益突圍的有效途徑,也是發展的必然選擇。
50多年來,大慶石化以大慶油田原油、輕烴、天然氣為主要原料,從事煉油、化肥、乙烯、塑料、液體化工、橡膠、腈綸等生產。在殘酷的高段位競爭格局中,大慶石化主動作為,找準撬動經濟效益的總開關,通過大項目建設,釋放大型化、一體化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助力企業提速提質提效。
煉油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計劃總投資41.8億元,2017年11月啟動建設,9萬噸/年MTBE裝置、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3.5萬噸/年制酸裝置相繼投產,當前,12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按計劃整體開車,催化裂化裝置進入工程建設階段。今年,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大慶石化將真正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生產規模。
資源即是優勢,項目建成后,大慶石化不僅可以煉制大慶原油,每年還可以混煉350萬噸俄羅斯原油。但要想“吃精糧產精品”,還得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在有效利用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延長“化尾”產業鏈。
大慶石化持續對裂解爐長周期運行開展技術攻關,推進原料、能耗等整體優化,加強設備精細化管理,為提升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碼。2019年,乙烯生產能力首次突破設計產能120萬噸,同時,將2017年創下的316天“破百萬噸”紀錄刷新至284天,生產周期達到歷史最短。
擴大乙烯產能,優化配置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加工裝置,下游產業動能汩汩不息。高壓一、高壓二等多套裝置突破長周期運行紀錄,創全國同類裝置最好水平,裝置單耗、能耗穩居國內同類裝置最好。
幾十年來,大慶石化在經營自身品牌上增強與客戶黏性,與下游客戶形成的伙伴關系,是新建企業不具備的。按照“差別化、專用料、高端化”原則,生產的高標號汽油、石蠟、石油焦、橡膠等高效產品供不應求,合成樹脂、聚乙烯等新牌號產品不斷打開市場。僅2019年,開發新產品10項,放大生產新產品48萬噸,企業競爭力全面提升。
專家視點:全新的市場環境呼喚高質量化工產業鏈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石油石化行業也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石化行業面臨煉油產能過剩、化工產品特別是高端石化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這既是挑戰,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千萬噸級煉化項目一個個拔地而起、相繼投產,還有巴斯夫公司等外企搶灘布局,國內煉化行業迎來全新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態勢的全面升級。新投建的煉廠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工藝路線采用煉油、乙烯、芳烴煉化一體化聯合布局,產品路線則采用“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宜芳則芳”低成本戰略,可有效抵御單一產品價格波動造成的風險,承壓能力較強。
一體化企業規模效應越顯著,在面對油價震蕩時的調整能力也就越強。對老牌煉化企業來說,應加快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動能,逐步從“燃料型”向“材料型”轉變、烯烴原料向多元化低成本轉變、化工產品向高附加值轉變。煉油要減少成品油產量,增產基礎化工原料和優質乙烯原料;做大做強化工產業鏈,做好化工產品的高端化與差異化,實現同等質量拼價格,同等價格拼質量的戰略布局,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一家面向未來充滿活力的企業,除了苦練內功提質增效,還一定是創新賦能的企業。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發展新產業,打造新優勢,如在產品創新上,各煉化企業要積極打造“通用產品創王牌,專用產品創高端造”戰略,實現業務新發展。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要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集中優勢力量加速一批自主技術的工業化成果轉化,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慶石化科技與規劃發展處 李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