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好幾年的油氣體制改革,終于在2019年開始動真格。
按照2019年發布的多項政策,油氣行業上中下游已全面開放,允許民企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煉化銷售、儲運以及油品進出口等全產業鏈;外資在油氣勘探開發和城市燃氣領域的限制亦已取消。
對于三大石油央企來說,除了要應對民企外企的虎視眈眈, 還將迎來自身資產縮水的陣痛。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2019年的12月掛牌之后,2020年將開始實質性資產重組。
整體來說,油氣行業的限制政策越來越少、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但鑒于能源轉型的外部環境,和中下游產能過剩加劇的內部形勢,業界認為,油氣行業的苦日子即將到來,煤電的今天就是油氣的明天。
國際油價2019年下跌,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卻漲多跌少,汽油價格累計漲幅為680元/噸,柴油漲幅為675元/噸。
天然氣價格分兩類: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是市場化定價,2019年國內國際LNG價格一同下跌;管道氣價格進口價格略漲,工業和居民用氣價格變化不大,城市燃氣公司的批發價格有上調。
2020年的油價和氣價會如何變化?大概率的情況是: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在目前的價位上下震蕩。
全面開放?出政策易,落地難
全球油氣行業都是寡頭壟斷的格局,不過,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的邊界正在變得模糊。于中國油氣行業而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國家石油公司靠政策壟斷的時代即將過去,國際石油公司在中國將有機會與其同臺競技。
2019年,油氣行業的改革文件下發了一波又一波,最受矚目的要數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下稱《意見》)。《意見》宣布中國將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允許民企、外資企業等社會各界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
《意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條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凈資產不低于3億元人民幣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也就是說,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有資格獲得油氣礦業權。
資質雖然開放了,但外企和民企并沒有對此感到興奮,普遍處于觀望態度。某外資石油公司人士對《財經》記者稱表示,即使政策放開,外資石油公司也不太愿意獨立在中國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油氣上游項目除了要有技術和資金,還需要有本地經驗和資源,因此,與國家石油公司合作仍然是最佳模式。
對于油氣礦業權出讓方式這塊多年難以攻克的硬石頭,《意見》規定要全面推進油氣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包括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競爭出讓方式。
但《意見》并未指出如何具體落實改革。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沒有相關配套政策,油氣上游行業的開放和改革就只是紙上談兵。中國此前曾對礦業權競爭性出讓進行過試點,結果距離預期相差較遠。
另一方面,上游領域雖然對民企也全面開放了,但民企的機會并不多。油氣行業已經進入發展中后期,資金和技術要求極高,除了成熟的國際石油公司能與傳統石油央企一決高下,其他民企,甚至國企都難以站穩腳跟。此前頁巖氣的試點就是證明。
對外資的開放還體現在城市燃氣領域。去年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2019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燃氣、熱力管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取消外資限制后,城市燃氣市場主體間更公平。然而城市燃氣是特許經營模式,幾乎沒有新增市場空間,外資企業只能通過收購、兼并現有燃氣公司的方式進入市場。
其實,不管是外企還是民企,對“三桶油”造成的威脅都沒有“自己人”——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造成的威脅大。
國家管網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掛牌成立,徹底打破了油氣行業市場格局,尤其是天然氣市場。目前,國家管網公司是國資委獨資,未來將注入三大石油央企的管網以及LNG接收站、儲氣庫等資產,總資產規模或超過3000億元。
成立國家管網公司意味著將“三桶油”的核心資產剝離出來,這無疑困難重重。該公司本計劃2019年上半年掛牌,但一拖再拖,直到12月初國家管網公司掛牌之時,相關資產和人員調撥仍懸而未決。《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對國家管網公司的前景表示悲觀,認為其改革難度太大,起碼還需要兩三年的磨合期。
國內油價氣價不會降
在國際油氣價格下跌的2019年,中國油氣價格并沒能同步下跌。展望2020年的國際油氣市場,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波譎云詭、灰犀牛頻現,2020年的油價氣價較難出現大幅下跌。
回顧2019年,國際油氣市場供大于求,油價氣價均有所下跌。新華財經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較2018年分別下跌12.1%和10.5%,但2019年末與2018年末相比,兩種價格分別上漲34.5%和22.7%。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LNG價格在全球三大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東北亞LNG全年進口均價為9.2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下跌4.2%;東北亞LNG現貨價格全年均價為5.9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下跌39.4%。
但中國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和天然氣終端價格不跌反漲。2019年,汽油最高零售價格累計每噸上調680元,柴油累計每噸上調675元,折合92#汽油、0#柴油每升分別上調0.53元和0.57元。業內人士分析,由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保險費上漲,以及國內進口價格滯后于國際價格等各種因素的疊加,中國進口的油氣價格并未同步國際價格的下跌幅度。
《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原油均價僅下降了4.6%,跌幅不到國際油價跌幅的一半。天然氣進口價格更是不降反升。2019年1-11月,中國的進口管道氣到岸均價為1.78元/立方米,同比上漲19.9%,完稅價為2.1元/立方米;中國的進口LNG到岸平均價格為2.28元/立方米,同比上漲4.1%,完稅價格為2.5元/立方米。
《報告》預計,2020年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走勢,布倫特原油均價范圍在60-65美元/桶區間。對于不穩定的全球宏觀經濟和政治局勢,國際油價年均水平降至50美元/桶以下或向上突破75美元/桶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天然氣方面,預計2020年全球天然氣供需繼續寬松,價格仍將保持低位運行。
那么新年國內油氣價格走勢將如何?人們對改革的預期往往是降價,但遺憾的是,這一波油氣行業改革并不能直接推動價格下降。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油氣買家,在美國實現能源獨立之際,中國正在積極推動國內油氣行業增儲上產,這也是眼下油氣行業大刀闊斧推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增儲上產的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中國原油產量扭轉連續幾年下降勢頭,達到1.91億噸,增幅1.1%;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增幅約9.8%。但這背后的勘探開發成本卻在不斷上漲,增產主要是靠陸上的非常規資源,鉆井口數越來越多,打井越來越深,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則逐漸走向深海,國內的油氣開發成本總體呈上漲態勢。
天然氣方面,雖然國際LNG現貨價格走低,但現貨市場不穩定,三大石油央企進口的LNG以長協為主,長協價格多與國際油價有一定掛鉤,不受現貨市場影響。管道氣更是實行照付不議模式,進口價格并不便宜。進口天然氣的主力軍中石油已連虧多年,2018年,該公司銷售進口氣凈虧損249.07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其銷售進口氣的凈虧損就高達217.64億元。
目前,國家管網公司僅僅是掛牌成立,資產劃撥和職能劃轉尚未到位,一旦國家網管公司走上正軌,失去管輸費這筆穩定、高額收益的中石油,必將想盡辦法化解進口氣的虧損。2019年里,中石油就已經多次對天然氣批發價漲價,預計在2020年,其提價動力不會減弱。
盡管短期內價格難有下跌的支撐因素,但從長遠來看,國際油氣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不會改變,中國走過當前這段過渡期之后,國內油價氣價應該就會與國際價格走勢趨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