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個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能源區域平衡發展問題逐漸成為行業不得不深入研究的問題。就如何做好區域能源規劃和推動區域能源平衡發展,本刊記者專訪了我國能源戰略專家,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先生,請他分享了對區域能源發展的思考。
記者:
目前,國家已明確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等區域發展戰略,從能源角度,您對區域能源發展有什么思考?
周大地:
積極融入、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系統研究解決能源區域平衡發展問題,是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區域一體化強調區域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區域能源發展更是如此。通過強化區域基礎設施、體制機制、市場等多方面的聯通,讓能源資源打破省間壁壘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提高區域能源供應保障和互濟能力,提高電、熱、冷、氣等不同供能系統集成互補、梯級利用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是區域能源發展的重要理念。
但是,國家目前沒有明確要獨立開展區域能源規劃,與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戰略相配套的區域能源規劃,有的已經形成將要公布,有的還在研究中,區域性的電力市場建設也處于很初級的層次。總體上,我們沒有開展區域能源規劃、實施的成熟經驗,我們主觀設想的區域能源發展圖景還需要逐步求證。
上述這幾個區域經濟相對發達、技術水平比較高,應深入研究規劃設計、重點落實舉措,從嚴標準,在能源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等指標方面比全國水平先進,在推動能源革命中起到排頭兵、先行者的作用。
記者:
您認為在制定區域能源發展規劃中應注意哪些方面?
周大地:
一是堅持能源革命總方向不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實行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強化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管控、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管理。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區域能源規劃中要認真貫徹這些理念和要求,通過設置合理目標,引導區域能源與全國能源發展方向一致。
二是因地制宜發展區域能源。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和能源消費國,區域間經濟、能源資源等條件差異較大,不同區域應根據自身實際特點和承受能力,制定規劃目標和重點措施。特別是東部區域,需要深入挖掘區域內的非化石能源資源潛力,堅持集中開發與分散利用并重,加快推動能源革命。
三是充分考慮節能潛力。綠色發展,節能優先。實際上,中央一直在提倡節能,節能工作應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區域能源規劃應首先考慮哪些目標可通過節能實現,并強化節能評估審查和節能監察。
四是強化規劃銜接。我們通常強調省級能源規劃與國家規劃的銜接,完善規劃約束引導機制,有了區域這一級能源規劃,三級規劃更要加強銜接。國家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區域、省級能源規劃中,實現規劃對有關總量控制的約束,各區域特別是經濟相對發達區域的能源發展應爭取使用比國家標準更先進的指標。
記者:
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能源安全保障體系”,《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協同推進跨區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單位GDP能耗較2017年下降10%”。對相關能源部分,您有何評價?
周大地:
不同區域發展戰略定位略有差異,能源資源條件也不同,因此,兩個發展規劃綱要對能源發展所強調的重點和表述也略有差異,而且綱要內容基本屬于方向性的,具體分析還要看相應的區域能源發展規劃。
目前,我最關注的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的“單位GDP能耗較2017年下降10%”,這在全國能源發展規劃中是約束性目標,在區域能源配套規劃中會延續,但我很不理解這一目標值。這一規劃是到2025年,意味著8年時間,長江三角洲區域三省一市(上海市,浙江、江蘇、安徽省)的單位GDP能耗下降10%,年均下降不足1.3%。這可能比全國“十四五”平均下降水平低。
從過去歷史降幅看,“十二五”時期,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8.4%,其中,上海、浙江、江蘇三地單位GDP能耗分別累計下降25.45%、20%、23.2%,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全國“十三五”規劃要求,單位GDP能耗比 2015年下降15%。
按照地方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上海表示,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降低;浙江表示,單位GDP能耗下降指標達到國家要求;江蘇、安徽單位GDP能耗累計分別下降17%、16%。盡管全國能耗下降空間變小,但預計“十四五”全國能源強度下降將遠超過10%,長江三角洲的這一目標似乎過于寬松。
而且,按8年能源強度下降只有10%計,三省一市只要能夠完成“十三五”能源強度下降約束性目標,則“十四五”期間這些省市的能源強度將不用再下降;如果“十四五”三省一市以8年年均6%的經濟增速,8年其能源消費增速累計將達到43%,年均增長達到4.7%,這是很可怕的。2018年在全國經濟增速6.6%的情況下,全國能源消費總量46.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才3.3%,增速是5年來新高。
當然,三省一市的能源強度在全國中比較低,但這并不是說三省一市沒有節能的潛力可挖。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發達,理應繼續帶頭節能降耗。如果其大量消費可再生能源,能耗數值允許大一點,另當別論。但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說明三省一市的能源消費以可再生能源為主。
記者:
您認為區域能源優化應在哪些方面著力?
周大地:
一是化石能源增量持續下降,促進能源結構調整。按照國家宣布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到2020年,我國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30年提高到20%左右,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應該快于全國水平。區域能源發展要重點控制化石能源增量,實施煤炭減量替代,提高區域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同時,隨著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發展不斷加強,區域能源發展要改變以化石能源集中式供應為主的格局,避免火電、石油加工大規模建設。
二是提高電氣化水平,提升終端用能效率。電能是高質量能源,提高電氣化水平,能有效提升能效水平。目前,我國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25%多一點,2020年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要提高到27%以上,以后還要進一步提高,電網公司預計2050年達到50%。要仔細研究,推動終端用能電氣化。
三是智慧用能。利用“大云物移智鏈”等先進技術,大力推廣智能化供能和用能方式,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記者:
您對區域能源發展有什么建議?
周大地:
一是防止忽視國家能源發展總量目標、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方向,進行擴張性能源建設,造成新一輪能源產能過剩。各區域能源發展目標的確定,不能簡單地把區域內能源消費預測和大型耗能工程項目新增能耗等簡單疊加,更要防止以大型耗能和能源加工工程項目投資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點。如果各區域都認為本區域的能源加工轉換量只占全國總量的一小部分,認為本地多上項目對國家產能影響不大,所以可以想搞多少就搞多少,一定會加劇全國的產能過剩。
二是防止區域將難完成的內容推給國家,對高能耗產能擴張,一定要嚴格控制,防止強調地方特色而保留下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等區域發展,更要帶頭綠色低碳發展。
三是深入研究具體問題,扎實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做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行。推動能源轉型,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要付出很大努力,需與經濟結構調整協同起來,能源發展方式也要發生很大變革。
四是國家要加強集中規劃,協調發展。對區域性規劃的能源內容,國家能源局和其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一定要進行全國性的評估,防止各地對市場需求的片面預測,防止重復建設。同時要落實中央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認真控制地方能源生產和化工大項目的擴張。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