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頁巖油氣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 非常規油氣需要“非常規”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 非常規油氣需要“非常規”人才

2020-02-25 10:07:19 中國科學報   作者: 崔雪芹  

近年來,世界石油工業正在進行一場從常規油氣到非常規油氣的“黑色頁巖革命”,占油氣資源總量80%的非常規油氣成為關注的焦點。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能源頁巖氣研發(實驗)中心主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在專訪時指出,我國已實現從常規向非常規油氣的跨越式發展,并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但在理論技術研究、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

鄒才能強調,“十四五”需要依靠“非常規”人才不斷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管理,支撐非常規油氣快速發展。

“十三五”取得“革命性”突破

記者:“十三五”期間,我國非常規油氣發展取得哪些重大突破和進展?

鄒才能:從定位上說,我國已經實現從常規油氣向非常規油氣的跨越式發展,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革命性”突破,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工業化發展。

產量上,非常規油氣在我國油氣總產量中占比超過22%,特別是頁巖氣儲量和產量取得大幅增加。2019年,全國頁巖氣探明儲量達1.8萬億立方米,產量達154億立方米。致密氣產量近40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近60億立方米,致密油產量近200萬噸。

理論上,打破了常規滲透性儲層、經典圈閉油氣成藏的概念,突破了直井達西滲流開發的技術路線,提出了連續性“甜點區”非常規油氣理論,為非常規油氣地質新學科的建立奠定基礎。

技術上,創新了水平井工廠化技術,顛覆了傳統圈閉型“油氣藏”生產模式,提出了非常規油氣水平井平臺式體積壓裂,制造“人造滲透率”形成“人工油氣藏”,突破了依靠達西滲流開發的傳統理論和技術。

記者:當前,我國發展非常規油氣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鄒才能:我國在非常規油氣的資源類型、理論技術認識上還需更大突破,在提高采收率上也需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海相頁巖氣埋深3500~4500米資源有重大突破,但尚未實現大規模開發,陸相頁巖氣未取得重大進展,致密油、煤層氣的產量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此外,相關技術研究、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仍然欠缺,需要培養更多的非常規人才投入到重要理論創新與重大生產需求中去。

兩場“非常規油氣革命”值得期待

記者:在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上,我國還需要做什么?

鄒才能:我們需要對各類非常規資源全面布局,對所有資源類型加大科技攻關及理論創新的力度,加大投入來提升總體非常規油氣的產量。

非常規油中,中高成熟度頁巖油在我國起步較早,已開展相關工業試驗。另一類低熟頁巖油采用“地下煉廠”原位改質技術,利用電加熱等方法使頁巖油輕質化。目前該技術正在進行先導試驗研究,仍需加大技術攻關。致密油在未來發展中需提高采收率技術,實現規模效益開采。油砂油或重油,利用蒸汽輔助重力泄油或加熱的辦法,使產量再提升。

頁巖氣要全面實現工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天然氣水合物等資源仍需加強理論和科技攻關,持續推進工業化試驗。非常規油氣技術需要進行全面科技攻關和部署,進一步梳理政策支持措施,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非常規油氣工業化進程中,還有兩場“革命”可能形成產業突破。一是煤炭“地下原位氣化”革命,有望成為我國“天然氣革命”;二是頁巖“地下原位改質”革命,有望成為中國陸相“頁巖油革命”。工業試驗的最核心“卡脖子”技術,是地下水平井耐高溫、耐腐蝕等加熱系統和技術。

記者:據了解,2030年全球頁巖氣萬億方級產量主角是美國,你認為中國在加大頁巖氣開發上應做好哪些準備?

鄒才能:2018年,美國頁巖氣產量是6072億方,達到歷史最高峰,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73%,2019年頁巖氣超過7000億方。致密油(頁巖油)產量為3.1億噸,占全國原油總產量6.7億噸的近一半。美國油氣對外依存度為5%左右,油氣缺口非常小,有望通過“非常規油氣革命”在2022年左右實現“能源獨立”。

目前,我國頁巖氣工業化實踐發展很快,預計在未來天然氣產量增長中占重要地位。但我們仍面臨一系列理論技術問題:其一,陸相和海陸過渡相頁巖氣是新領域,基礎地質理論和技術仍處于探索試驗階段;其二,我國頁巖氣雖然在3500米淺海相地層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但3500~5000米深層海相頁巖氣是產量增長的主要方向,其核心關鍵技術尚未取得突破。

我國非常規油氣革命雖然實現了工業化,但整體發展仍不均衡。未來,我國非常規油氣潛力很大,相關理論突破、技術研發仍需國家政策和財政支持,同時需加大科技投入、創新力度和人才團隊建設,實現“非常規”資源“常規”開采。

為常規轉型貢獻“非常規”力量

記者:你曾提出,中國“新能源革命”是必然趨勢和必然選擇。那么,“十四五”時期,有哪些能源產業需要轉型升級?

鄒才能:2018年我國能源綜合對外依存度為19%,主要進口能源類型是原油和天然氣。保障我國能源供給安全須關注“四大領域”:依靠“潔煤穩油增氣”,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實施“大力發展新能源”戰略,“新能源革命”是必然趨勢和選擇;實施“氫能生產革命”,加快與油氣基礎建設融合,建立我國氫氣工業;突破儲能和新材料技術低廉化、大眾化,打通多種能源融合,實現生產、消費智能調配,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構建“智能源”管理體系。

記者:“十四五”期間,如何為中國能源結構轉型貢獻“非常規”力量?

鄒才能:加快中國能源結構轉型要做好產業結構頂層設計,以“問題需求”為導向開展前瞻性研究,加大實施新能源人才技術儲備。要發展綠色能源,實現綠色能源戰略替代,要堅持清潔生產,實施節能減排。

人才、技術和平臺是科技創新的三大支點,要激發人才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新能源、新材料儲能等領軍人才;要持續攻關、潛心研究,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卡脖子”壁壘;要打造超前尖端、世界一流新能源實驗室,解決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為保障能源安全,尋找更多的“新能源”,貢獻更大的“非常規”力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