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從長遠看雖然難以改變,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6月19日在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煤炭工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煤炭總量過剩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依然嚴峻。
目前全國煤礦總產能已超過36億噸,煤炭產能過剩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目前過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資源整合后的產能釋放
近幾年,在中央加快培育煤炭大集團的政策推動下,各主要產煤省市大力實施重組整合。截至6月份,全國已有12個主要產煤省完成了煤炭大集團的重組工作。為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和產業水平,促進煤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煤炭資源的整合是煤炭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山西省煤炭行業整合工作基本完成,但市場對山西省小煤礦資源整合后產能釋放的壓力預期較為悲觀,小煤礦的復產并不順暢。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范圍事先劃定,整合過程主要是政府在推動,后續一些諸如股權比例、管理方式等還需要進一步的談判。此外,整合后的煤礦同樣面臨技改、規劃整頓的狀況,故而產能釋放短期有限。對山西省幾家作為資源整合主體的煤炭集團所整合的煤礦目前更多的是整合過渡性的生產,從目前的進程來看,整合后產能釋放要在兩年后方能見曉。
第二,電企“掘”煤可能致煤炭產能過剩
近兩年來,尤其是2008年煤電矛盾特別突出的時候,五大發電企業紛紛四處尋找煤炭資源,擴張速度很快。五大電力集團異口同聲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產量,并且目標明確,短期內煤炭產能達到“億噸”。2009年五大電力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進軍煤炭開采。
1.中電投
2012年,中電投將躋身億噸級煤炭企業行列。2009年其煤炭產量同比增長了30%,達到4297萬噸,2010年煤炭產能可達7275萬噸。
2.華能集團
華能集團2009年在山西、陜西、新疆等五大煤炭基地全面滲透,其控制的煤炭儲量已達400億噸。華能集團年度報告則顯示,華能集團2009年新增煤炭產能2048萬噸,總產能已達到4772萬噸,同比增長75%。2010年華能集團的目標是完成煤炭產量5686萬噸,同比增加29%;新增煤礦產能超過1500萬噸。
3.大唐集團
大唐集團雖然只計劃在2010年使其煤炭產量達到700萬噸,但其規劃目標稱將在2015年使其煤炭產能達到1億噸左右。
4.國電集團
國電集團2009年煤炭產量為3200萬噸,同比增長38%,計劃在2010年使其控股煤炭產能達到4500萬噸。
5.華電集團
華電集團提出,2010年的目標是核準、開工煤炭項目3100萬噸,到2013年使其控股煤礦產能達到1億噸,利潤超過50億元,集團所屬電廠煤炭自給率達到50%。
根據五大發電集團煤炭發展計劃,到2015年各大發電集團的煤炭自給率將能達到30%-50%,甚至更高。電力企業近期紛紛投資煤炭領域,正在逐步形成煤炭資源自給,這進一步壓縮了煤炭企業的市場空間,造成煤炭自身市場的過剩。
第三,既然過剩,又為何限價?
根據6月25日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要求國內主要煤炭企業維持煤炭價格穩定:一是保持年度合同煤調整的企業要在6月底前退回;二是帶頭保持市場煤價穩定,不能帶頭漲價。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當供大于求時,產品價格就要下降。既然煤炭產能過剩,為什么政府要求煤企限價,謹防煤炭價格上漲?實際上,無論是煤炭資源整合后的產能釋放,還是電企進軍煤炭開采,都不是短期能見效的,產能要在2-4年之內集中釋放。而目前短期國家干預煤價的行為反映了對下游行業經營業績惡化和通脹上升的雙重擔憂。煤炭的主要下游行業包括電力、鋼鐵、化工和建材,而這些行業經營業績都不容樂觀。
此次限價要求,重點還是在化解持續17年的“煤電矛盾”難題上。雖然只是權宜之計,但起碼眼前的不要在出現煤炭任意上漲或人為助漲的現象,以免電企飽受成本上漲之痛。
對于煤企,尤其是神華、中煤集團,以及內蒙古伊泰集團,山西同煤、晉煤、陽煤、焦煤集團,河南鄭煤集團等大型煤企,只要遵守合同信用,顧全大局,煤炭價格上漲趨勢就會受到抑制,而煤企既定利益不會受到損失。
同時,煤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煤價上漲不僅影響下游行業經營,還會加劇社會通脹預期。煤價穩定對國家經濟支柱產業和社會宏觀政策都有重大意義。
總之,煤炭產能長期來看,將出現過剩,短期內,應要謹防價格上漲。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