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匯集萬物。當前,這片浩瀚的“藍色引擎”在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的同時,也承載著來自陸海的雙重污染和開發壓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防治海域污染、防控海洋微塑料污染、保護紅樹林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摸清近岸海域污染來源,創新綜合治理體制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今年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杭州灣海域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議》。這是他第三年提交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相關建議。
沈滿洪對于加快推進杭州灣海域污染防治的心情極為迫切。他告訴記者:“再不加快推進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杭州灣海域環境污染嚴重。相關數據表明,近年來杭州灣海域南岸富營養化指數在短短幾年內翻倍上升。
在我國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役中,唯一涉及的海域是渤海。根據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我國啟動渤海入海排污口大排查以來,共發現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個,基本實現“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目標。
“要像國家層面推進渤海海域污染防治一樣,由國家層面協同推進杭州灣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沈滿洪認為,杭州灣是我國唯一的河口型海灣,其污染源不僅來自上海和浙江,還來自長江入海水體。因此,他建議生態環境部協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等加強陸海水質監測體系建設,摸清杭州灣海域環境污染來源。
在杭州灣海域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和相關機制建立完善方面,他提出一系列建議:加強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規劃,將杭州灣海域污染防治工作納入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局予以謀劃;實施更加嚴格的總量控制制度,科學分配長江流域各地區的污染排放指標;全面實施排污權交易制度;建立激勵與約束并舉的機制,在長江流域及杭州灣海域實施生態保護補償和環境損害賠償的耦合制度。
農工黨廣西區委主委、廣西海洋局局長蔣和生建議創新海洋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加快建立保護優先、產權明晰、權能豐富、規則完善、監管有效的海域、無居民海島有償使用制度,落實最嚴格的圍海填海和岸線管控制度。
此外,在海洋立法方面,蔣和生認為機構改革后,《海洋管理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涉及海洋管理的法律法規已不適用,一些國際先進的治理理念在當前法規中也未得到體現,亟待重新修訂。國家尚未制定和頒布海洋基本法,在國際海洋權益爭議等問題上難以保障本國權益。因此,建議在國家海洋立法體系指引下,開展《海洋基本法》《海洋新興產業促進法》《郵輪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立法工作。
全流程防控,加強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
海洋微塑料因不易被發現、不便被打撈,危害難以估量,治理難以逆轉等原因,被比作海洋中的PM2.5。海洋微塑料防治問題成為今年兩會期間多方關注的焦點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陸鑾眉提交了《關于加強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控的對策建議》。
無論土壤、水系、空氣,或魚類、貝類等食物和飲用水,都有微塑料被檢出。陸鑾眉介紹,試驗研究表明,微塑料顆粒能夠被海洋生物攝食,對其造成物理危害,還可能帶來復合化學污染損傷。這些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富集,可能隨食物鏈傳遞,進而對海洋生物以及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
為此,她呼吁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將海洋環保重心放在預防污染上,贏取海洋環保主動權。進行“禁塑”專項立法,加大對塑料購物袋生產、銷售及使用商的查處,獎勵市民和企業進行綠色消費。
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阮詩瑋建議多措并舉,從“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防控,加強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控。頂層應進行“禁塑”專項立法,編制重點海域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專項規劃。
另外,在加強污染來源把控方面,陸鑾眉建議嚴格管理污染企業,如對“微塑料”的最大來源——塑料廢品進行回收利用和集中處理,強化塑料制品在生產、運輸、加工過程中的監管,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范圍和數量。
阮詩瑋建議科學處理濱海娛樂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妥善安置近海作業產生的垃圾,包括近海養殖和捕撈、海上油氣平臺生產作業產生的垃圾;注意垃圾堆放和填埋;對塑料垃圾的處理實行計量收費制。
此外,除編制重點海域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外,陸鑾眉還特別建議,制定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辦法,落實海洋垃圾管理的部門責任制,逐步構建海洋垃圾綜合防治體制與機制。
立法保護紅樹林,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近年來,由于肆意圍填海和非法盜采海砂等多種原因,我國海洋生態受到嚴重破壞,加大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成為當務之急。
九三學社中央針對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濱海濕地等遭受損害的現狀,呼吁出臺法律法規,加大保護力度。
九三學社中央認為,目前我國缺少針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的法律法規,尚未摸清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分布及變化情況,針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缺少整體考慮。建議盡快出臺以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法律法規,推動實施最嚴格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據監測,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減少了53%的溫帶濱海濕地。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制定全國濱海濕地專項規劃,劃定濱海濕地功能分區,明確不同區域發展目標;劃定一定比例的濱海濕地區域作為預留區,留給子孫后代,維持自然岸線保有率不降低。
與此同時,優化休漁政策以緩解近海漁業資源衰退、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等也引起大家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廣東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寧凌認為,目前南海休漁期具體時間有待調整。現階段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期固然能保護部分幼魚生長,但無法完整覆蓋南海主要經濟魚類成長的關鍵時期。此外,休漁期違規現象仍然存在,對南海區整體捕撈能力的管控仍需加大。
寧凌建議開展南海主要漁業生物產出總量管理研究,加強主要經濟種類的漁業資源評估,對主要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的生物學參考點進行研究,建立基于多生物學參考點的漁業產出評估體系等。同時,推進生態友好型漁具漁法研究,加強涉海工程漁業生態補償研究,構建南海主要漁業資源產出管理策略。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認為,當前內陸和淺海灘涂的可養殖水面不斷減少,漁業資源養護制度不完善等,建議加快修訂《漁業法》。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