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2020年煤炭去產能任務敲定

2020-07-06 09:45:57 中國能源報

自2016年啟動煤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以來,全國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已淘汰落后煤礦4000余處。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2020年煤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要求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持續推動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確保各地區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防止已退出產能死灰復燃

隨著產能結構不斷優化,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秩序得到規范,安全環保形勢進一步好轉,煤炭行業效益顯著提升。“要鞏固來之不易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堅決防止已經退出的產能死灰復燃。”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工作要點》強調,對去產能煤礦全面實施“回頭看”,已退出煤礦要嚴格按照標準關閉到位,并確保各類問題整改到位。

2018年,煤炭行業已提前兩年完成8億噸去產能目標,對尚未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的地區,《工作要點》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除完成去產能數量外,今年工作仍強調結構性去產能,要求綜合施策,提高職工安置質量,妥善解決遺留問題,依法依規推進資產債務處置;并加快推進改革重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推動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推進兼并重組方面,《工作要點》支持煤炭企業建設坑口電廠、發電企業建設煤礦,鼓勵通過一體化運營、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發展煤電聯營,促進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

根據要求,在加快退出低效無效產能和落后產能的同時,需進一步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安排,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為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要點》還提出“以產業延伸、更新和多元化發展為路徑,充分利用去產能分流職工和資源資產,因地制宜實施轉產轉型,逐步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有序轉換。”

加快退出環保不達標煤礦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30萬噸/年以下煤礦仍有1700多處。為系統性優產能,今年將繼續堅持上大壓小,增優汰劣思路,深化“僵尸企業”處置,分類處置30萬噸以下煤礦,加快退出達不到環保要求的煤礦;同時,強調培養發展優質先進產能。

“一方面我國落后產能數量仍較大,部分災害嚴重、與保護區重疊煤礦有待分類處置;另一方面,為保障煤礦生產接續和安全穩定供應,還需要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供需動態平衡。因此,要強調上大壓小,增優汰劣。”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

針對“僵尸企業”處置工作,《工作要點》明確,對于沒有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低效、無效煤炭行業企業,依法及時出清。對此,北京能研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平認為:“今年去產能工作更重視對‘僵尸企業’的處置,并要求加快在建煤礦手續辦理和工程建設進度,是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體現。”

《工作要點》強調,對30萬噸/年以下煤礦,要結合本地區煤炭供需形勢和資源運力情況,加快落實已制定的實施方案,按照嚴格執法關閉一批、實施產能置換退出一批、升級改造提升一批的要求,加快退出低效無效產能。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建設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煤炭供給體系也是今年去產能工作的重點。”記者注意到,今年去產能工作強調煤炭“開發、生產、運輸、利用”四個清潔,將嚴格限制高硫高灰高砷煤項目開發,因地制宜推廣綠色開采技術和智能化開采技術,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嚴格執行商品煤質量標準。

人員債務處置仍是難題

“隨著去產能不斷深入,生產加速向資源優勢地區集中,晉陜蒙產量占70%以上,平衡煤炭供需難度加大,需持續增強能源供應保障和應急調控能力。”上述資深人士表示。

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戰略院副院長任世華分析認為,今年去產能工作強調“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由產能本身拓展到煤炭整個供應鏈,重視系統效率;同時強調“增強能源保障和應急調控能力”,體現對煤炭作為能源穩定器和壓艙石的要求,煤炭產能不僅要滿足正常情況下的能源需求,也要為應急情況下彌補其他能源不足做好儲備。

《工作要點》還要求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對產能置換、中長期合同制度、誠信體系建設等內容作出安排。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亮直言,去產能工作仍面臨不少難題。“近期煤價上漲,煤礦退出的阻力較大,地方政府推行意愿可能不強。而且部分地區如云貴川和南方區域小煤礦是煤炭供需平衡的重要保障,屬兜底作用,關閉后可能導致供需缺口較大。”

另外,徐亮指出,退出小煤礦數量較多,面臨人員安置和債務處置的難題,如人員轉崗轉業和下崗安置給煤炭企業增加很多負擔,中央貼補和地方財政又難以支撐等。就資產債務處置,上述資深人士也表示,盡管國家部門已出臺政策,但各方難以就資產剝離、統借統貸、集團擔保等問題達成一致,金融機構參與債轉股的積極性也不高。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若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去產能過程會比較順暢,否則容易拖拖拉拉。此外,他還強調,要因地制宜,避免去產能“一刀切”。李曉平還指出,人員、債務處置進入“深水區”,需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煤炭去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