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7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上半年,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數值在2+26城市中達到最低;在其他空氣污染分項指標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累計濃度均同比降19%以上。
“上半年,全市累計優良天數為130天,同比增加17天;累計空氣重污染天數為10天;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I-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4%,動態達到年度目標;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生態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協同共治合力更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更加完善,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區域聯防聯控更加深入。
在各項落地舉措中,北京全市移動源管控有突破。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5月1日正式實施,8項配套政策陸續出臺,區域聯動、部門協作進一步加強,重點查處逾期未復檢合格又上路行駛違法行為;4.2萬輛重型柴油車實施在線監控,4萬余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完成編碼登記。
在揚塵源管控方面,工地出入口道路塵負荷監測壓實“門前三包”責任,道路清掃保潔水平進一步提升,衛星遙感監測行業施工裸地,在受到3月、5月多次外來沙塵影響的情況下,上半年全市降塵量同比下降4.3%;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更精細。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68家,開展61家重點企業深度治理,累計完成1.5萬家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登記,燕山石化重點環節完成兩輪泄漏檢測修復,淘汰國三汽油車1.7萬輛。
在全面推進碧水保衛戰方面,城鄉統籌共促減排。累計完成污水管線建設改造2000余公里,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743.7萬立方米/日;編制印發入河排污口分類分級管控技術指南,完成試點區域內現狀排口排查;172個建制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52個村污水治理工程開工建設。
同時,實施永定河生態補水,沿線地下水位普遍回升;啟動百項節水標準規范提升工程、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建設;流域上下協作共治。實施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出境斷面水質有所改善。
在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方面,強化農用地分類管控。全市耕地全部建立土壤環境質量類別清單,受污染耕地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深化建設用地風險管控。8個受污染地塊完成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實現安全利用。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核算試點工作順利完成;狠抓污染源頭管控。66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開展隱患排查,并采取土壤污染預防措施;累計整治完成150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農業污染防治。
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科技支撐更加有效。據介紹,北京開展VOCs形成特征分析、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技術研究等;科技助力“點穴式”執法,令執法監管更加有力,固定源查處1369起、處罰3200余萬元,檢查重型柴油車107萬輛次,查處近6萬輛次,施工揚塵處罰1.04萬起,公安部門破獲非法傾倒建筑垃圾刑事案件12起、非法儲存柴油案件1起;公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