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地熱
  • 厲害了!四川官媒用半個版面報道“地熱空調”

厲害了!四川官媒用半個版面報道“地熱空調”

2020-07-27 14:16:54 地熱能資訊

2020年7月22日,四川省委機關報《四川日報》在第8版成都報道版面,用半個版面的篇幅報道了成都淺層地熱能應用,主標題是《成都17個建筑用上了“地熱空調”》。該報道配有淺層地熱能應用示意圖,通過文字向社會大眾介紹了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原理是什么?在成都推廣情況如何?記者還實地探訪了“成都東站”“成都高新區朗詩·熙華府”所采用的“地熱空調”帶來的恒溫環境。

報道顯示,成都現已啟動了對全市地熱資源“家底”的新一輪摸排工作,預計2020年形成重點區域階段性勘查成果,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淺層地熱能資源勘查評價,形成全市開發利用適宜性區劃圖等成果。下一步,成都將綜合運用財政、投資、稅收、土地、價格等政策手段,加大對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示范項目的支持。

“地熱能資訊”微信公眾號全文轉發,請網友們為成都地熱發展點贊!


7月22日《四川日報》八版報道“成都17個建筑用上了‘地熱空調’”截圖。

除了太陽能、風能、水能這些已被熟知的可再生能源,在成都,還有一種可再生能源——淺層地熱能,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建筑中。

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在地表下一定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地質體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明確其間四川省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目標為3000萬平方米。

記者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成都已有17個示范建筑項目配備了地源熱泵系統,每年可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折合標煤約10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600噸。

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原理是什么?在成都推廣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淺層地熱能項目探訪。

探訪

“地熱空調”帶來恒溫環境

在人來人往的成都東站,為確保溫度常年保持在人體舒適狀態,2011年建成投用了土壤源地源熱泵系統。

負責這套系統維護的成都鐵路科創有限責任公司人員萬昌正,解釋了淺層地熱能的利用原理: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溫度四季相對恒定。以土壤為例,其溫度常年保持在15℃-25℃,依靠地源熱泵系統,冬天從地源(淺層水體或巖土體)取熱,向建筑物供暖,相當于鍋爐;夏天向地源(淺層水體或巖土體)排熱,給建筑物制冷,相當于中央空調,這套系統可替換原來的鍋爐加空調兩套裝置或系統。

萬昌正說,傳統空調是將熱量排放到大氣中,從而形成熱島效應。而使用地源熱泵系統,熱量被輸送到了地下,沒有廢物排放,能有效避免熱島效應。“業內把這個系統叫做‘地熱空調’。”

這套“空調”節能效果如何?萬昌正說,我們將1700多根高強度塑料管埋到地下100米深的位置,讓水在管中循環流動與土地換熱。在理想狀態下,成都東客站地源熱泵整個冬季平均開機100天,每天運行12小時,消耗總電量大約為200萬度,但卻能輸出約900萬度電量的熱能。而若使用電鍋爐,則需要消耗1000萬度電。兩相比較,成都東客站的地源熱泵系統在冬季大約可節約800萬度電。

成都高新區朗詩·熙華府,同樣利用了地源熱泵系統,為1300多住戶統一供熱制冷,使全年室溫控制在20℃-26℃。每月住戶除日常的物管費外,還需繳納3.5元/平方米的系統運行費。“我們家150平方米,一年的系統使用費是6000多元;如果使用傳統空調、地暖設備,要達到同樣效果,電費支出并不比這少,還不包括購買設備的花費。”今年4月入住的住戶何玉華,已習慣使用地源熱泵系統。

追問

初期成本較高等制約推廣應用

成都對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始于本世紀初。目前成都已有17個示范建筑項目配備了地源熱泵系統,建筑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包括成都東站、環球中心、成都水文隊辦公樓、都江堰市醫療中心等。其中公共建筑項目多,民用住宅項目偏少。“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建設項目多,“十三五”期間新上項目較少。

這跟國家政策有一定關聯。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喬振勇解釋,“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國家有關部委對于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出臺了針對示范項目、示范市(縣)的補貼政策。“到了‘十三五’時期,國家補貼政策基本結束。”由于地源熱泵技術初期成本相對較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它的推廣利用。據了解,成都東站的地源熱泵系統建設成本約為1.3億元,如采用傳統的制熱制冷系統,費用在8000萬元左右。

制約因素還不止這些。去年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成都市民用建筑淺層地熱能項目調研報告》還提到,地下水源熱泵系統項目很多投用后對地下水的抽水量、回灌量及水質的定期監測不到位,有些雖監測了但沒有分析,導致難以判斷項目使用對地下環境的影響程度,“沒有大量數據做支撐,來判斷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就很難大膽放手推動更多項目上馬。”

期待

探明“家底”為開發打好基礎

為破解制約因素,2019年4月,成都市發展改革委、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了《成都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工作方案》,成都將根據地質條件、開發利用現狀和發展規劃,選擇不同區域、不同利用方式及規模的代表性項目,探索建立覆蓋地下水源熱泵水質、水溫、水位和地埋管地源熱泵土溫、土質等指標的在線動態監測體系,加強數據跟蹤收集分析,為科學有序開發淺層地熱能提供數據支撐。

有序開發,還需要一張清楚明了的“資源圖”。“理論上所有地下都有淺層地熱資源,但是地下巖土體具體結構、地下水分布等都會影響到開發。此外,還要綜合考慮地下空間開發、市政基礎設施等因素。”喬振勇說。

目前,成都已啟動對全市地熱資源“家底”的新一輪摸排工作,“預計2020年形成重點區域階段性勘查成果,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淺層地熱能資源勘查評價,形成全市開發利用適宜性區劃圖等成果,為成都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打下基礎。”成都市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副處長趙森說。

考慮到初期的投資成本問題,成都市還提出,綜合運用財政、投資、稅收、土地、價格等政策手段,加大對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示范項目的支持。

對于成本問題,喬振勇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項目不斷推廣會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相比應用初期,現在的建設成本已有明顯下降。”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四川,“地熱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