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劉峰近日在市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市城市管理委正在組織制定生態環境補償制度、廚余垃圾管理辦法等15個生活垃圾管理配套制度,下一步將按照《條例》規定,認真履行職責,細化工作措施,抓好貫徹落實。
“廣泛社會動員,提高群眾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是當前的首要工作”,劉峰表示,將以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切入點,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分類知識進小區、進家庭、進機關、進企業、進樓宇、進校園、進商場、進醫院、進軍營、進媒體,在目前分類小區覆蓋率60%基礎上,年底力爭達到100%。開放7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廠,推動開放區級街道垃圾分類體驗館,實地感受生活垃圾分類意義,促進市民群眾分類習慣自覺養成。
為全力推進垃圾分類落實落地,市城市管理委將主要采取5個措施: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居民社區垃圾分類;因地制宜,逐步推進農村垃圾分類;精準定位,強化可回收物收集管理;結合實際,健全有害垃圾全鏈條體系;強化保障,提升末端設施分類處理能力。劉峰表示:“我市正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20年年底,全市將一共運行13座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確保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需要。”
此外,市城市管理委還將打出生活垃圾分類監管“組合拳”,確保各環節監管到位。分類投放監管方面,將動員各方力量,監督指導管理責任人落實責任,確保分類投放有效落實。分類收運監管方面,通過改裝一批、購買一批、維修一批,全市配齊專業運輸車輛,確保“四類垃圾、四種車輛、四條線路”分類運輸。逐步加裝車輛行駛和裝卸記錄儀,用技術手段規范收運作業。檢查考核監管方面,將把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納入城市管理考核內容,每月進行檢查考核,考核結果公開通報,對問題嚴重的予以追責問責。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