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地熱
  • 夏熱冬冷地區地熱供暖待發 年可采資源潛力逾13億噸標煤!

夏熱冬冷地區地熱供暖待發 年可采資源潛力逾13億噸標煤!

2020-09-22 08:55:08 中國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 齊琛冏  

核心閱讀

盡管夏熱冬冷地區地熱供暖逐漸成為共識,但有關部門對于地熱資源和市場的重要基礎數據還沒有完全掌握,也并未對城市供暖進行統一規劃和部署。只有摸清地熱“家底”,才能為地熱供暖項目落地提供有效參考。

“我是江蘇人,兒時對于夏熱冬冷地區的冬天深有體會,一到冬天又冷又潮又濕,耳朵都長了凍瘡。”在近日召開的“挪寶集團·2020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集暘一席話,開啟了現場眾多參會人士對夏熱冬冷地區清潔供暖的熱烈討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曹耀峰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夏熱冬冷地區人民溫暖過冬的需求日益旺盛。該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是下一階段發展地熱供暖的重點區域。

那么,作為供暖市場下一個“風口”,該地區將如何有效合理開發利用當地豐富的地熱資源,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具體落地中,各地又將面臨哪些挑戰?記者就此進行了進一步采訪。

01

具備地熱供暖條件

“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南方供暖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曾多次強調。在曹耀峰看來,夏熱冬冷地區清潔供暖是民生所向,大勢所趨。

據了解,夏熱冬冷地區涉及長江中下游及周邊地區,覆蓋16個省(市、自治區)的超百座城市。以秦嶺—淮河為界的冬季集中供暖的分界格局一直延續至今,但在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理事長陳焰華看來,判斷城市供暖與否的依據并非僅有室外空氣溫度,而是應綜合考量人體舒適度和對高質量生活的需要。

“夏熱冬冷地區冬季空氣濕度大,部分潮濕陰冷地區的人體體感溫度甚至低于北方部分地區。”他告訴記者。

據曹耀峰介紹,近年來隨著人民對供暖需求日益旺盛,民眾已自發采用空調壁掛爐、小太陽、電熱膜、電鍋爐等分散方式為主的供暖形式。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科學推進,目前的供暖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舒適性差、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分散式、自發式供暖并不可持續。

在清潔高效供暖的呼聲中,供暖行業將視野轉向了可再生能源,夏熱冬冷地區“地下”優越的熱能稟賦逐漸得到關注。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數據,夏熱冬冷地區涉及的16個省市中,中深層地熱資源年可開采量約11.8億噸標煤,長三角城市群2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資源年可開采量約1.4億噸標煤。且該地區擁有豐富的地表水資源,水溫日變化幅度小,是一種品質良好的穩定冷熱源。

“夏熱冬冷地區地熱資源、地表水豐富,可以大規模支撐冷熱聯供,一次解決‘夏熱’和‘冬冷’兩個問題,利用率高。此外,該地區的GDP之和占全國GDP比重達到45%,區域供暖又將進一步拉動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提振區域疫后經濟。”曹耀峰表示。

02

大批示范項目已落地

隨著地熱將在夏熱冬冷地區規模化供暖制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業內共識,曹耀峰認為,夏熱冬冷地區可借鑒北方地區經驗,結合自身條件,實現規模化供暖,在充分挖掘工業余熱和熱電聯產潛力的同時,重點布局可再生能源。

記者注意到,以江蘇揚州為例,2018年12月起施行的《揚州市市區集中供熱管理辦法》將“促進節能環保”作為集中供熱原則之一,并鼓勵研究、推廣、采用先進的供熱方式、技術和設備,提高供熱的科技水平和供熱質量。

江蘇省第一個將地熱資源作為能源利用并實施回灌的典型工程亦落地揚州。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徐雪球介紹,江蘇油田揚州真武基地將廢棄石油井改造為地熱井,對18萬平方米居民區進行集中供暖,每個供暖季可節約燃煤5000余噸煤。記者梳理發現,地熱行業已經打造了一系列“清爽度夏、溫暖過冬”的示范工程:武漢天河機場建筑面積65.98萬平方米,采用土壤源熱泵系統進行供暖制冷;江西九江九龍新城采用土壤源熱泵系統,滿足3000余戶居民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及生活熱水需求;中石化江漢油田礦區采用中深層地熱為主、淺層地熱為輔的形式,大規模替代燃煤鍋爐,總供熱面積達530萬平方米。據陳焰華介紹,地熱供暖、制冷對公共建筑來說尤其有利。“酒店、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供冷供熱負荷高于民用建筑,用能時間長,常年有生活用水需求,且用能時間相對一致,使得其供冷供暖系統運行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降低了運行成本。”

03

“摸清家底”、因地制宜是前提

盡管南方供暖逐漸成為共識,但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有關部門對于夏熱冬冷地區地熱資源和市場的重要基礎數據還沒有完全掌握,也并未對城市供暖進行統一規劃和部署。

陳焰華向記者強調,夏熱冬冷地區地熱供暖,對地熱資源“摸清家底”十分重要。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完成了全國地熱能資源調查,對中國大陸336個主要城市的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干熱巖型地熱能資源分別進行評價,為行業提供了一定指導。

但是陳焰華指出,在供暖項目實際落地中要注意的是,一個區域的地熱資源儲藏量不等于可利用量,可利用量也不等于最終實際利用量。在進行前期勘查時要考慮當地江河湖泊、密集建筑、道路與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評估出實際可利用的資源情況,才能為地熱供暖項目落地提供有效參考。

“必須對當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充分勘探,并根據氣候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供暖建筑物類型進行能源設備和系統配置,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促進地熱供暖科學、健康、有序發展。”他表示。

今年7月底,中國科學院啟動了“長三角地區地熱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研究”咨詢評議項目,向長三角這一夏熱冬冷典型地區“摸清家底”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三角是夏熱冬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通過帶頭示范,可為其他夏熱冬冷地區推廣地熱供暖提供經驗和借鑒。”陳焰華對此認為。

曹耀峰表示,可按照“深淺結合、冷熱聯供、因地制宜,多能協同、梯度發展”的思路開發夏熱冬冷地區的地熱資源,利用豐富的地表水資源為基礎,重點推動淺層地熱能開發,打造出一批“地熱+”示范工程,實現多元化供應和結構優化,穩步提升地熱在可再生能源供熱中的比重。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清潔供熱,多能互補,地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