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高層論壇在京舉辦。其間,加大力度推進兼并重組工作成為出席論壇的政府、企業和有關科研院所代表的一致看法。但也有代表對重組后小礦迅即整改擴建投入生產提出質疑,表示擔心。
從“樣本”山西的情況來看,人才、資金和監管已成為“重組后”工作的最大障礙。這也是部分代表擔心的依據。
整合資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促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當資源集中以后,與其在人員和技術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全面開發,不如根據實際情況,能采則采,當下不具備條件的,可作為“存糧”,他日再采也不遲。
這樣做,首先基于安全考慮。國家安監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全國煤礦建設項目發生較大以上事故30起,占煤礦較大以上事故的54.5%,其中發生的13起重特大煤礦事故全部發生在新建、技改、整合等建設項目礦井。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副廳長武建森表示,山西現有生產礦井400多座,建設礦井600多座,近幾年生產礦井的安全生產管理較好,建設礦井的管理相對滯后,今年上半年發生10人以上事故的全部是建設礦井。
而山西兼并重組整合礦井中,絕大多數需要搞改擴建工程。這部分礦井被重組后,將給兼并主體帶來極大的安全壓力。西山煤電集團董事長武華太直言,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很多現在開采技術達不到、在美歐等國家不會開采的煤礦,我們反而要上,應該緩上的反而要加速上,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注意。
除了安全外,市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煤炭資源整合的目的在于規范煤炭資源開發秩序、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適度競爭、維護市場穩定。但兼并重組也可能刺激產能擴張并導致產能過剩。以鋼鐵行業為例,各大企業重組后,借淘汰落后產能之名,興建新項目,產能規模擴大幾倍。鋼廠重組后上項目,往往忽視市場需求,淘汰現有產品生產線,新上板材等高端項目,一窩蜂地涌向板材市場,就曾經造成2009年板材項目盈利大不如建筑鋼材項目。
對于煤炭行業而言,這種“鋼鐵的教訓”需要吸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煤礦總產能已超過36億噸,煤炭產能過剩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一方面是隨著節能減排的推進,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將逐步減小,另一方面是資源整合后的產能逐步釋放。2012年山西將陸續釋放4.5億噸的增量產能。2013年至2014年鐵路貫通后,新疆約有3億噸產能開始沖擊內地市場。因此,控制產能釋放的節奏,避免盲目擴張,這是政府和企業都該考慮的問題。
正如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所言,“并購重組是策略而不是目的”。對煤炭企業來講,只有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才能實現從大到強。面對重組后的許多不確定因素,煤炭企業尤須謹慎以待。經過了暴風驟雨式的兼并重組,煤炭企業應抓住國家推動節能減排、市場相對平穩的契機,調整結構、強基固本,而不是逮著資源就上項目。特別是從當前宏觀經濟和煤炭經濟發展形勢上看,這一波帶有強烈政府推動色彩的對小煤礦的并購重組,對大型煤炭企業而言,應該視作資源的擴張與儲備,而不能頭腦發熱,借機大干快上。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