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東、西南等地詳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土壤修復需求逐步明確,有望支撐2020年以后的市場增長。首部專門防治土壤污染的頂層設計實施一年后,成績如何?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設置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要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的階段性目標指標。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關標準,法律將農用地劃分為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其中多個條款規定了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法定職責,規定了企業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強化了污染者、違法者的法律責任。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介紹,目前土壤法配套法規標準、制度框架體系基本建立。
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底,全國2384個縣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占總任務量的86%。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850多個。全國有30個省份已依法建立并公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在此之前,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共排查企業13000多家,確定需整治污染源近2000個。
由于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地域性等特點,土壤污染形勢依然嚴峻且治理修復的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依法打好凈土保衛戰任務艱巨。當前我國的土壤污染呈現出明顯擴散趨勢,具體表現為:農業污染向農業擴散、城市污染向農村擴散、地表污染向地下擴散。根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全國已完成風險評估并確認需要采取風險管控或者修復的地塊有550多塊,其中已完成風險管控或者修復的地塊460多塊。
也就是說,已完成風險管控或者修復的地塊占比約84%。隨著國家對土壤修復行業的高度重視,在資金支持上力度逐年加大,增幅超過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源于權威媒體近日報道,在過去三年里用于支持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風險管控、修復、監管能力提升等領域的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高達125億元。國家持續投入相關技術研發,2019年7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啟動申報,國撥經費概算5億元。
土壤污染防治行業標準和監管體系逐步成熟的同時,長期處于被忽視的土壤修復市場也正釋放。通過市場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協助土地修復是解決土壤污染資金不足的一個重要渠道。土壤修復市場的大門也將向社會資本持續敞開,有望開辟出行業發展更為可觀的藍海空間。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公開招標的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類工程項目約250個,項目金額約100億;公開招標的農用地修復類工程項目約20個,金額約4.7億。
據行業機構測算,中國土壤污染防治修復產業的產值在環保產業總產值中占比不足1%,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30%的比重。短期來看,市場仍將呈現龍頭企業全國布局大項目、地方企業合作完成中小項目的局面。第一財經曾在其報道中指出,包括場地修復、耕地修復、礦山修復等在內,土壤修復潛在總市場空間合計將超過5.2萬億。隨著華東、西南等地詳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修復需求逐步明確,有望支撐2020年以后的市場增長。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貫徹實施,完善配套的法規標準體系,有效落實法律規定,加強監管工作。根據土地不同用途、不同污染程度,按照不同管理要求,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并以此次執法檢查為契機,以壓實目標責任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加大督察和執法監管力度等為重點,嚴格落實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做好污染狀況調查、監測和評估。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