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地熱
  • 官煜:“國家智嚢團”把脈,安徽地熱開發提速

官煜:“國家智嚢團”把脈,安徽地熱開發提速

2020-11-18 14:21:59 地熱能在線   作者: 官煜  

近日,由我國地熱和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汪集暘院士率隊的中科院長三角地區地熱考察團來安徽進行了考察,本文為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官煜根據錄音整理的原創考察紀實,獨家分享,在此表示感謝。

作者 | 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

官煜

近日,由我國地熱和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汪集暘院士率隊的中科院長三角地區地熱考察團來安徽進行了考察。汪院士及中科院楊柏齡原副院長一致評價:“安徽考察活動很成功”。

本次安徽考察活動于2020年11月9日進行,包括座談研討、工程考察等,內容詳實,成果豐碩。考察團、我省地熱各主管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專家領導60多人參加活動,多家宣傳媒體采訪報道。

活動由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指導,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組織實施,合肥熱電集團公司具體承辦。


安徽座談會合影

01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根據主辦單位的指導意見,地熱專委會就安徽考察活動相關事宜多次向我省相關主管部門匯報,與各有關方面對接溝通。各主管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涉及地質、能源、暖通、設計及施工等專業的自然資源、科研院所、高校、行業協會及企業等積極參與。熱電集團及地熱專委會多次召開會議進行活動的具體布置,對接送站、交通、會場、考察、座談、研討、參觀及宣傳報道等都做到了精心安排并順利實施。整個活動完全達到了“安全、順利、成功”的預期要求。

11月9日上午,在合肥濱湖科學城(濱湖新區)召開了中國科學院長三角地區地熱考察安徽座談會,進行了座談交流,會議直到12點30分才結束。

下午2點,大家乘車前往濱湖科學城區域能源站進行實地考察,并在3號能源站機房現場就地熱區域能源站建設進行了研討,直到18時,因位于能源站地下9米深處的機房空曠、氣溫逐漸降低,才回酒店結束了一天緊張的考察活動。

下午,在考察能源站用戶安徽創新館地源熱泵轉換工程時,還參觀了安徽科技創新成果展,看見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裝置、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大科學裝置模型及量子通訊等實物,生動展示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成果,大家留戀忘返,紛紛為我省科技創新成果點贊。

汪院士說:“進行長三角地區地熱考察及研究,我是認真的!”。老人家作為86歲高齡的科學家,自始至終全程參加了安徽考察活動,會上總是認真聽著與會人員的發言,并不時的記錄及對話交流,讓與會人員十分感動,從內心敬佩一位老科學家對我國地熱事業的執著追求。

據悉,汪院士一行已于13日在上海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調研對接,爭取把地熱開發寫入長三角地區相關的十四五規劃中去,做好今后一個時期長三角地熱發展的頂層設計。

02

相關方面,廣泛參與

座談會上,省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與災害防治處殷世新調研員代表自然資源廳和與會的安徽代表致歡迎辭,介紹了全省地熱工作,并向汪院士及其專家團隊長期以來對我省地熱勘查及開發利用工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汪院士介紹了中科院長三角地區地熱院士咨詢項目研究的意義和本次地熱考察的背景。并指出,考察團將結合地熱利用條件,分析研究地熱資源利用的戰略定位、發展路徑和方向,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決策意見和建議。此咨詢報告成果將報送國辦、中辦,為國家層面推進長三角地熱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意見建議。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彥龍副研究員主持座談會。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龐忠和研究員、項目執行負責人介紹了長三角地熱院士咨詢項目研究的整體研究方案。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官煜教授級高工匯報了安徽地熱資源及其綜合開發利用情況。與會的各單位領導、專家就推進我省地熱綜合利用,紛紛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到會的長三角地熱考察(安徽)團的專家、領導主要來自: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上海市地礦工程勘察院及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等單位。

到會的我省主管部門的領導主要來自:安徽省政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能源局,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合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阜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

到會的我省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的專家領導主要來自: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省地質學會、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安徽建筑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地源熱泵專委會、合肥市新能源協會及合肥熱電集團公司等。

考察活動還得到了中國科學報、安徽日報、安徽電視臺、合肥日報、合肥電視臺、中安在線及合肥晚報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以提高地熱開發利用的社會認知度。

03

“國家智嚢團”,把脈指路

汪集暘院士指出,在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長三角地區,針對“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理念,要系統厘清地熱資源家底、開發利用現狀與需求,提出戰略與對策,探索長三角地區地熱開發利用新路,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撐。長三角雖不具備滇藏等地的高溫地熱,但屬于中低溫地熱溫泉開發利用的有利遠景區,溫泉康養旅游、地熱供暖(制冷)條件很有利。具有良好的淺層地熱能資源賦存條件,很適宜廣泛應用。


汪集暘院士在安徽座談會上講話

中科院楊柏齡原副院長在座談、研討時指出:現在我們都在講能源結構調整,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全世界現在都在講,雖然目前總體離開化石能源還不太可能,但是全世界都在進行能源結構轉型。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以可再生能源利用就成為目前和今后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應對,從世界人類發展戰略層面應對。而地熱能開發,我覺得現在是可再生能源中一個發展相對 還不夠充分的新興能源,總體屬于起步階段,當然在世界范圍內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開發利用地熱能,應該說地熱能是一個穩定的、可持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全力以赴利用大家的力量來推進地熱開發這件事情。其實地熱開發利用是一個系統工作,也比較復雜,涉及的面較寬,更需要從上到下的大力支持。所以汪院士這個長三角地熱院士咨詢研究,是希望從頂層設計能夠對包括安徽在內的長三角地熱開發有所推動,在這件事情的進展上能夠落到實處、產生實效。非常感謝安徽的同志們來支持地熱開發這件事情。

這次在安徽的考察活動非常成功,大家提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一定會對院士地熱咨詢報告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大家提岀的一些問題,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堅持,早一天晚一天會得到解決。謝謝大家!

汪院士在上午座談會上做了精彩的總結:安徽考察活動的內容很豐富, 讓我了解了很多安徽地熱開發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安徽溫泉旅游開發的也那么好,六大“湯”,都各有特色,非常好,過去我真沒想到。關于安徽淺層地熱及中深層地熱開發遇到的諸多問題,這些在其他地區也碰到的。比如說資源稅的問題,孔彥龍博士最近寫了一篇這個內容的文章,全國人大常委會做了一個總的要求,但是各省市出臺的政策不一樣,最高的要收到30塊錢一方的地熱資源稅,這是不合適的。文章已投到科技導報了,最近可能會登出來,科技導報的發行面還是比較廣的。下面我想講三點:

一是地熱開發需要政產學研金服用相結合,最早是說產學研三結合,現在看來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的體制是政府主導。我們一直在說地熱開發是第二個春天來到了,第一個是1970年李四光部長、教授那時候提倡在全國勘查開發地熱資源,當時他80歲了。他說,我這輩子最后還要做兩件事,一件是地震預報;第二個就是倡導開發利用地熱。現在有地熱“雄縣模式”,國家發改委抓住了這個典型,在那里開的現場會,北方地區能夠推廣的都要推廣。北京大興機場能源規劃設計原來沒用地熱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為零,后來加上了地熱等。現在京津冀地區開始對農村推進地熱供暖。所以,我想現在不單是政產學研用,還要加上兩個,一個金融一個服務,就是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金融也很重要,所以我想,能不能請發改委能源局的同志,在咱們省里會同自然資源、建設、旅游等相關部門,框算一下,就是假如說把全省地熱資源全部利用起來,能夠增加多少GDP?特別是今年發生新冠疫情以后,地熱開發能不能促進經濟增長,還有生態環境效益,我們要的是綠色GDP、不是黑色GDP,綠色GDP增長是政府層面最關心的。我們團隊可以配合一起做,只要算一個大數據,比如說淺層地熱能增加了多少GDP,中深層地熱旅游、供暖制冷增加了多少GDP?講開發效益,不拿出實際數據來是不行的。合肥現在非常好,有一些新區、新項目正在規劃及建設中,適宜地熱開發,地熱開發必須首先進入規劃層面。比如說,新區地熱能利用要占到百分之多少?天津有個濱海新區,跟新加坡合作建設一個生態城,當時就提出來地熱一定不能少于15%,我們這也可以給個地熱利用指標。安徽地表水豐富,如長江、巢湖等地表水源型地熱能不能用?能用多少?鄰省江蘇、湖北地表水淺層地熱能開發力度比較大。增加綠色GDP,我覺得這是亮點。

第二是傳統化石能源的轉型是個大事,安徽淮南、淮北都有煤炭資源,安徽能源肯定要轉型。比如說在十四五能源規中,能不能多增加一點綠色GDP、加一點生態環保的內容,我想這個事省里領導肯定高興。安徽是個典型的夏熱冬冷地區,進行建筑供熱制冷,是改善民生,提高大眾生活質量的需要,也更適宜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

第三是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國際環境,國際上很關心、關注我國的中低溫地熱開發利用,我國中低溫地熱開發利用總量世界第一。去年11月,我國申辦成功了2023年在中國召開世界地熱大會,主要還是我國的中低溫地熱開發利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公認,我國目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還是集中精力把中低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好。

汪院士在下午的地熱區域能源站建設研討會上指出:地熱開發要實行“地熱+、深淺結合、天地合一、動靜結合”。從天上的太陽能、到地下的地熱。能源轉型及開發利用的終極目標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建議合肥城市供暖制冷可做一個頂層設計,從燃煤到天然氣,逐漸最后被地熱以及其他新能源代替,這是方向,大勢所趨。安徽從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到社會需求,其地熱等新能源利用的前景是看好的。

淺層地熱能,千萬不要叫“淺層地溫能”,因為溫度不是能量,只能叫地熱能,有些概念性的語言不嚴謹不行。

還要“綜合利用、梯級開發”。地熱利用包括發電、供暖、康養旅游、種植養殖及工業烘干等,要吃干榨盡。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同的部門結合起來,共同開發。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以源源不斷的把地球熱量取出來;同時還可以把多余的熱量儲存于地下,儲熱在能源利用上又有大學問,就是取熱與儲熱相結合。我在美國兩年,那時候我看到地源熱泵還是很簡單的,一個小別墅,打二十三米深的井。我國現在不得了,幾十萬、上百萬平方米的建筑供暖制冷都不算什么。我們濱湖新區能源站到底建幾個,建多大的規模,你們可以進行科學論證一下。對地下的溫度場變化情況,要同步進行監測,對地上的熱泵機組能效要進行監測評價,地下地上統籌設計好,施工好,監管好、運行維護好。

04

真知灼見 ,獻計獻策

省政協常委李益湘指出:近年來,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先后提出了10多份地熱方面的建議、提案。這些建議、提案都較廣泛的征集了群眾的意見建議,說明社會各界對推進全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報有厚望,期待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地熱高質量產品。有的建議和提案已轉化為政府行動,如:原省國土資源廳在編制“十二五”、“十三五”礦產資源總統規劃時,明確提出加大地質勘查基金對地熱資源勘查的投入,加大淺層地熱能的勘查開發。省國土資源廳立項在全省16個地級市開展淺層地熱能調查評價工作等。建議:

一是繼續加大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的政策支持,在《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安徽省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今后地熱資源的勘查開發方向、政策支持、項目安排等。二是加大科技攻關,解決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的技術瓶頸問題。三是繼續發揮省地質勘查基金在尋找深部地熱的引導作用,探索建立地熱市場出讓收益率制度,按照開采年度收取資源出讓收益。四是拉長地熱產業鏈,扶持龍頭企業。抓住國有地勘單位改革時機,培育地熱勘查開發及施工隊伍,做大做強地熱開發、設備研發等企業。五是加強長三角地熱開發信息交流,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實現長三角地熱產業規模化、健康、持續發展。

省能源局張新華調研員表示:我省地熱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大。為科學合理的推進全省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我局還專門組織進行了全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評價。在政策支持上,我省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方案及規劃等,以支持地熱開發利用。目前不足:一是地熱資源勘查程度低,地熱資源家底需要進一步摸清。二是開發利用程度低,與北方省份和鄰省相比,我省地熱能規模化、產業化開發程度較低。三是機制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地熱開發利用為多部門監管,涉及能源、自然資源、住建、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管理分散,難以形成合力,相關基礎數據分散于不同部門,缺乏統一性、延續性。今后要堅持走地熱能高質量發展路子,重視基礎性研究和技術創新,大力推進全省地熱資源規模化、產業化及規范化開發利用。按照“開門做規劃”的要求,集思廣益,編制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的地熱篇章,希望各位專家多提好的建議。同時,也建議在國家層面上:一是爭取明確地熱利用所占新能源利用的比例。二是用好政策引導,鼓勵使用。三是注重技術創新研究,引領地熱發展。

省建筑節能與科技協會葉長青秘書長表示:2015年,省住建廳聯合省發改委、財政廳及國土廳發布了“安徽省推進淺層地熱能在建筑規模化應用實施方案。”在《安徽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中要求推動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在《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辦法》中要求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建設單位應當根據所在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優先選擇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等。在《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要求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因地制宜發展地熱能等。在《關于推進安徽省電能替代的實施意見》中要求加大淺層地熱能在新建建筑中推廣力度,鼓勵應用淺層地熱能建設分布式能源站。推動既有建筑應用地源、水源和空氣源熱泵技術開展供冷供熱改造。今后,我省淺層地熱能的建筑節能應用還需要在城市建設規劃布局上,包括合理利用地下空間的基礎上,系統的做好場地勘查、設計、施工、換熱能效、運行維護、監測監管以及能源管理等各環節的工作,因地制宜的探索我省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的路徑及模式,而不能照搬北方集中供暖的模式,因為安徽氣候夏熱冬冷,既需要冬季取暖,也需要夏季制冷。

與會的省內專家就地熱資源開發規劃,勘查評價,淺層地熱能設計及換熱能效,淺層地熱能工程的施工與監測、監管,水熱型地熱的礦業權設置及開發管理,溫泉康養旅游,新農村建設的地熱利用,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等等做了發言,提出的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得到了考察團專家的認同及好評。

05

康養旅游,需求旺盛

省文化和旅游廳崔蘭英副處長在座談會上特別指出:我省溫泉康養旅游是有序發展的,編制了十三五溫泉旅游發展規劃。我省地熱溫泉資源豐富,目前正在打造有品牌效應的六大湯泉康養旅游區域。一是上湯:位于省會合肥周邊的巢湖半湯的溫泉群,為高端的商業群體消費者服務。二是香湯:位于馬鞍山,與南京、上海較近,適宜休閑度假。三是禪湯:位于九華山等地區,融入佛教文化。四是茶湯:位于大別山地區,盛產六安瓜片等名茶,其中陡沙河溫泉小鎮榮獲國家首批森林康養基地、省級旅游度假區、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鎮等稱號,是我省溫泉康養旅游開發的成功案例,總投資約15億元,2016年開始建設,既有經濟效益還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帶動了周邊的鄉村旅游,幫助農村脫貧致富。五是麗湯:集中分布在黃山旅游區,益于美容養顏,周邊山水人文資源豐富。六是藥湯:位于皖北地區,亳州是藥都,阜陽是中草藥生產基地;溫泉與中醫藥結合進行康養旅游,很有特色。存在的不足:一是資源價值認識不夠。主要是投資商因為溫泉旅游屬于長線投資,收益回報較慢,其積極性不高,今年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是產品供給不足。溫泉旅游產品與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產品拓展不夠,需要轉型升級增加消費,這也是將在十四五溫泉旅游規劃中需要強化的地方,要把文化植入溫泉康養旅游之中。

06

取熱制冷,民生工程


地熱區域能源站建設研討會合影

目前,全省淺層地熱能供熱制冷面積已達兩千萬平方米,并涌現出一批包括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應用的示范城市及示范工程。省會合肥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工程面積占全省55%。

下一步,合肥地區的濱湖科學城駱崗生態公園、空港經濟區(新橋機場二期)、東部新中心老工業遺址公園、通航通用機場、西部小廟運河新城、中科大省立醫院總部、產投健康養老示范工程、新建居民小區等工程,將陸續規劃進行“地熱+”多能互補的區域能源站建設,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提高大眾生活品質做出地熱能開發的貢獻。

同時,我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還存在規模化、產業化程度較低,社會認知程度較低,地溫監測及能效評價欠規范等問題。安徽雖然“坐擁”豐富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還未真正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科技創新引領還不夠,與社會實際需求還有差距。

下午,實地考察并進行現場研討的區域能源站,由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并運營,位于濱湖科學城濱湖核心區,目前是長三角地區單體最大的地源熱泵區域能源系統。乘電梯來到能源站地下9米深處寬敞的機房里,一座座龐大的熱泵機組映入眼簾,淺層地熱能新能源及其地源熱泵技術正在這里發揮著功效,這個能源站引起了考察團專家的濃厚興趣。冬季供熱時,通過地埋管獲取地下巖土中熱量為室內供熱;夏季制冷時,把室內的熱量通過系統管道輸入地下,為室內提供冷量。而且,這種技術在地下120米的深度內進行,設計打孔埋管12000眼,不受室外氣候環境影響,具有可持續、環保及舒適等特點。是全國首批、安徽首個以淺層地熱能為主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潔能源的多能互補型區域能源站,也是合肥對于新能源集中供能的首次嘗試,整個能源站規劃用戶面積500萬平方米。能源站全部位于公共綠地的地下,在能源站與地面景觀綠化的銜接處。能源站自2019年4月安徽創新館開館之日起正式投入運行,運行效果優良。2020年夏季,供能面積已超過40萬平方米。截止2020年夏供結束,總計向用戶供能超過2500萬kwh,試點運行效果良好。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契合低碳生態示范城市建設理念。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安徽,地熱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