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地方國資國企2020年成績單來了

2021-02-01 08:58:13 人民日報

記者從1月18日召開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暨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議獲悉:2020年,地方國有企業工作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國資國企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十三五”末,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分別為218.3萬億元和71.9萬億元,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82.1%、80.3%;“十三五”時期,國資系統監管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4%、10.7%。

2020年,地方監管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2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降幅從一季度的78.9%逐月收窄至全年的8.5%。2020年,國資系統有80家監管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不斷創新國企改革工作機制、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混改、實施“雙百行動”等改革專項工程……2020年,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扎實推進。

目前,全國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市政社區分離移交和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基本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完成94.1%,廠辦大集體改革職工安置完成率超99.2%。33個地方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107家,在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還持續推進國企三年降杠桿專項工作,多數地方完成了負債率較2017年降低2個百分點的目標。

2020年

地方國有企業工作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國資國企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這一年

各地方國有企業分別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和小新一起來看

↓↓↓

北京

市屬國企資產總額突破6萬億

2015年底3.4萬億元,2017年底4.5萬億元,2019年底5.6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屬國企資產總額逐年躍上臺階。記者日前從北京市國資委獲悉,2020年市屬國企資產總額已突破6萬億元大關。

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強監管。過去5年,北京市國資委提速國企市場化改革,培育高精尖產業,做好重點項目建設和重大任務服務保障,國有經濟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成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頂梁柱”。

改革提速,混改引資近2000億

過去5年,北京國資國企市場化改革步伐顯著加快,“混改”落地項目頻頻。“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屬國企共實施混改企業900余戶,引入外部資本近2000億元,市屬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在總戶數中占比超過七成。

借力混改東風,一批企業已登陸資本市場。北京國資系統中,金隅集團、北京城鄉實現一級企業集團整體上市,中信建投、北京汽車、綠色動力、銅牛信息、北控城市資源、大豪科技等企業先后IPO登陸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市屬國有持股企業天宜上佳、交控科技更是首批科創板掛牌上市企業。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以來,北京國資系統新增上市公司達17家,目前市屬國企上市公司數量已達69家,總市值超過1.5萬億元。

“不光當員工,咱還成了公司股東!”一家混改企業員工自豪地表示,員工持股試點讓他干勁兒更足。聚焦治理、用人、激勵“三大機制”,市屬國企已有13家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北汽新能源、城建設計等23家國有科技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改革,27家企業實行職業經理人試點。市國資委出臺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通過市場化改革,激發企業經營管理者、核心骨干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

“重組整合力度空前,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國企戰略性重組加速推進,先后有25家一級企業重組,國有資本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促使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批為人熟知的市屬國企脫穎而出,北汽集團、首鋼集團、北京電控、首農食品集團、北控集團、城建集團、建工集團、金隅集團等8家企業,其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均已雙超千億,比“十二五”末增加6家。北汽集團、首鋼集團進入世界500強,15家北京國企躋身中國500強,北京國企的影響力再上新臺階。

創新驅動,加速培育高精尖產業

化解粗鋼產能600萬噸、煤炭產能600萬噸,壓縮水泥產能390萬噸,一批低端低效產能實現有序淘汰退出;高端汽車板、電工鋼、液晶面板、智能汽車,一批創新技術產品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過去5年間,加速培育高精尖產業成為北京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京東方液晶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北方華創(200.400, -0.33, -0.16%)集成電路裝備實現批量供貨,燕東微電子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將彌補國內產業鏈短板;節能環保領域,建工集團的環境修復產業市場份額持續領跑全國;污水處理領域,北控集團、首創集團處于國內絕對領先地位;高端裝備領域,京城機電完成智通項目收購,積極布局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

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引擎。為此,市國資委出臺15條創新舉措,力推市屬國企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數據顯示,2019年市屬國企研究開發經費支出達349億元,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

北京電控、京投公司、北汽集團等6家重點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已超3%,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達到8%以上。市屬國企新產品銷售收入、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8.3%、10.7%、13.6%,均高于全市水平。

在鼓勵創新的政策引導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北京集成電路裝備創新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相繼組建,京東方柔性液晶屏、北方華創5G芯片刻蝕裝備等一批國際領先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十三五”期間,市屬國企共設立近500個研發機構,擁有各類研發人員7.6萬人,獲得科技獎項600余項,成為首都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在去年召開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首鋼集團高性能低合金耐蝕鋼系列鋼種研制及應用成套技術等28個市屬國企項目斬獲殊榮,獲獎數量再創新高,占獎項總數的18.2%,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智慧城市等領域最為集中。

國企擔當,承擔全市約四成重大項目

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冬奧場館高質量建設、副中心重點工程精益求精……“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屬國企每年承擔全市約40%的重大項目,成為首都建設的生力軍。公交、地鐵、環衛、自來水、燃氣、排水等市屬國企提供的公共服務,更為北京這座超大城市的正常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市國資委推動下,市屬國企還全面實現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落實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問題。依靠黨建引領和組織優勢,市屬國企不僅凝聚力量服務保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北京世園會等重大國事活動的舉辦,還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接訴即辦、疏解整治促提升、物業管理、垃圾分類等民生事項中,進一步彰顯出首都國企的使命擔當。

據統計,為助力脫貧攻堅,市屬國企累計向受援地區投資1125個項目,投資額超1800億元,吸納當地11萬余人實現就業;“接訴即辦”方面,46家市屬國企全部接入市12345受理調度平臺,綜合成績居全市前列;面對新冠疫情,大批國企干部下沉到社區一線,37家市屬國企共減免約28.6億元租金助力復工復產。

天津

市管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2.1%

天津國資國企改革以國企混改為突破口,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加強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相結合,給天津國有經濟帶來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2020年天津市市管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6%,凈利潤同比增長12.1%。

“‘混’和‘不混’確實不一樣,‘改’和‘不改’也不一樣。”出席發布會的市國資委主要負責人稱。

截至2020年底,天津已累計實現20家市管企業集團層面混改。在2020年內完成5家市管企業混改──讓渡天津信托77.58%股權引入上實集團,溢價率87.8%;讓渡住宅集團51%股權引入上海建工(2.900, -0.03, -1.02%),吸引上市公司進一步在津發起設立100億元規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專項基金;渤海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43億元,渤海銀行股票相繼被納入MSCI(明晟指數)中國指數、香港恒生指數、港股通股票名單;讓渡資產整合后中環集團全部股權引入上市公司TCL科技并帶動其北方總部落戶天津,并將在津追加90億元投資;讓渡醫藥集團67%股權,引入上實集團、盈投控股。

這個“不一樣”對天津藥研院來說,確實是一目了然──

2018年8月混改簽約落地,出讓65%股權引入世界500強招商局集團,引入資金14億元,轉年的2019年底,天津藥研院資產總額達20.21億元,增長約48%,所有者權益13.84億元,增長約207%。2019年,藥研院科研投入同比增長53%,而2020年上半年,其科研投入增長了60%。

“10年內打造市值超千億企業。”這是藥研院制定的中長期戰略規劃,也正是錨定這樣的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其科研投入力度不減,科研支出不降反增。

而對2020年8月份完成骨干員工持股試點的天紡進出口公司來說,其作為天津第二家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干員工持股試點單位,引入96人持股523萬股,引入資金1914萬元,企業內生活力躍然體現在2020年9月至12月交出的成績單中──公司營業收入31.21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利潤1649.75萬元,同比增長102%。

目前,市管競爭類企業的混改從完成數量看,完成率達83%;從資產體量看,完成率達97%,具備混改條件的競爭類市管企業已基本完成混改。

發布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天津國有企業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開。截至目前,市管一級企業層面選聘職業經理人66名,269戶二、三級企業選聘職業經理人648名,改革力度走在全國前列。

“混改是手段,目的是轉機制增活力。”發布會上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天津將在穩妥推進功能類子企業混改;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骨干員工與非國有股東同股同價持有股權等方面著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三項制度”改革方面,將在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靈活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上精準發力。今年,將全面完成市管企業和其他市屬、區屬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改革,到2022年,天津國有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具備條件的企業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

黑龍江

國有企業營收同比增長5%

黑龍江省建投集團旗下建工集團鏖戰15天建設龍江“小湯山”、農投集團緊急調撥1.1萬噸玉米馳援湖北、地方國有企業累計新招用工37851人穩就業……2020年,疫情面前,黑龍江省國有企業站在攻堅克難的第一線,展現國資國企的擔當和力量的同時,營收上再上新臺階——2020年,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預計實現營業收入8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5%以上,完成年初既定目標。

戰“疫”所需 使命必達

2020年1月30日,黑龍江省政府緊急征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哈南分院,計劃將其改造成為符合甲類傳染病的救治醫院——“小湯山”模式的疫情救治醫療中心,并將任務交給建投集團建工集團二建公司承建,要求醫院改建工程必須在2月15日之前完成。

接到任務不到24小時,建工集團倒排工期,管理人員、施工人員主動請纓前往現場。挖掘機、推土機通宵作業,在晝夜不停的機器轟鳴中,所有“參戰”人員,不惜一切代價,不講任何條件,克服一切困難,終于在這場與時間、與生命的賽跑中,取得勝利。

戴上紅袖標,站在小區出入口,協助社區完成出入人員排查登記、體溫檢測等志愿服務工作。農投食品公司的劉洪鑫在接到下沉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時間報了名,及時與所在社區取得聯系,直接為自己排上了“班”。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黑龍江省國資委下發了《關于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緊急通知》。接到指令后,劉洪鑫等廣大國企黨員干部主動請纓、迅速集結、沖鋒在前。黑龍江省國資委共動員在哈系統黨員干部2446名下沉到哈爾濱市320個社區參與疫情防控。

與此同時,為了把住高速路出口,黑龍江省交投集團在全省高速公路共設體溫檢測卡口192個,配合衛生防疫部門檢測登記車輛127.61萬臺次,檢測體溫262.84萬人次;運送機場及機組人員70896人次;護送哈爾濱火車站旅客16500名;為綏芬河邊境口岸運送滯留邊民3317人;點對點運送復工復產農民工499人;運送哈醫大一院醫護人員2566人次;護送援鄂醫護人員987人。

勇擔社會責任 積極復工復產

不減員還提前發薪,預付農民工工資1196.53萬元。2020年3月份,黑龍江省建投集團龍建股份(2.360, -0.05, -2.07%)公司為穩定職工、穩定就業,各復工復產項目部提前給農民工發放工資,解決春耕資金需求,保障農民工就業增收。

據黑龍江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中央“六穩”工作要求,黑龍江國資委研究出臺了12條政策措施,支持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黑龍江省國資委還印發了《關于國有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不裁員的通知》,對省國資委14戶出資企業、13個市(地)國資監管機構明確提出了不裁員的要求,并指導企業統籌處理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生產經營與勞動用工問題,積極為穩定職工、穩定就業創造條件,為保民生、保就業發揮好表率作用。

隨著復工復產腳步加快,各行各業逐漸熱鬧起來,但旅游業受沖擊較大,短時間難有作為。黑龍江省旅投集團整合價值5000余萬元營銷資源,為黑龍江景區免費推出4個多月的“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黑龍江旅游景區推廣季”活動,深度推介龍江旅游資源,為疫情后旅游復蘇下好“營銷先手棋”。同時充分發揮旗下“趣龍江”智慧旅游平臺優勢,為全省269家景區提供免費預約服務。為做好疫情防控,啟動哈爾濱著名人文景點“師大夜市”分時預約系統,實行智慧化錯峰限流,累計為黑龍江提供各類預約240余萬人次,持續引領“預約旅游”新常態。

項目扎實推進 深化合作共贏

6月8日,黑龍江省政府與國務院國資委共同主辦的“深化國企改革 助力龍江振興”央地合作視頻會議順利召開,會上省政府、部分地市政府及企業與國務院國資委出資企業集團及所屬企業共簽署央地合作項目協議86個,總投資3185億元。其中,省國資委7戶出資企業簽約10個合作項目,總投資219.9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6.09億元。

黑龍江省國有企業不僅在項目謀劃上大展拳腳,在項目落地上也實實在在。

2020年,黑龍江省新產業投資集團“一年七投”,七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實現并網發電目標,產投集團新能源公司生物質機組裝機容量達到270MW,躋身黑龍江生物質發電行業主力行列;建投集團前三季度在手合同訂單80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交投集團13個百大項目建設紅紅火火;航運集團黑河港實現港口吞吐量65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1036箱,均創歷史新高,作為內河港口,首次實現年集裝箱吞吐量超1萬箱的歷史性突破;龍煤集團最大限度釋放安全產能,從源頭上提升煤炭保供能力。

據統計,目前,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已開工項目98個,累計完成年度投資229億元,其中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7.3億元。加快推進百大項目建設,目前出資企業有26個投資項目被列入省百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15.5億元,已開工項目22個,完成投資110.2億元,投資完成率51%。為黑龍江在艱難的2020年實現GDP由正轉負貢獻了國企力量。

江蘇

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2.91億元

極不平凡的2020年,江蘇省國資國企工作再獲突破。在1月20日召開的江蘇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年底,江蘇省、設區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032.73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江蘇省屬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452.91億元,同比增長2.42%。

“十四五”已經開局,國資國企如何再創輝煌?江蘇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兼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徐郭平在當天會上提及“改革”76次,點明未來5年江蘇省國資國企工作的重點——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江蘇省國資國企改革正不斷向深水區破浪前行。

勇做大戰大考頂梁柱

江蘇省國資國企的2020年,幾乎都是從抗疫開始的。

疫情防控沖鋒在前,是國資國企義不容辭的責任。數據顯示,為全力做好支援武漢、黃石各項工作,江蘇省市國有企業累計捐款捐物超3億元。其中,金陵飯店集團捐贈的10000只大肉包、3000份鹽水鴨,成為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在他鄉奮戰時“最香記憶”。

當疫情得到緩和,復工復產又需要國資國企的率先示范和精準幫扶。2020年2月20日,南沿江城際鐵路率先實現全線復工,成為江蘇省首條全線復工的重點鐵路項目,提振了更多項目的復工信心。

形勢越是吃緊,企業越需要資金的“及時雨”。“優惠政策、貸款早一點傳達,企業就能夠早一點受益。”江蘇省聯合征信一位負責人表示,江蘇省開通的“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融資綠色通道”,是全國首創的滿足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省級平臺。綠色通道運行半年來,獲得貸款的小微和“三農”企業20453戶,加權平均利率僅4.76%,有效緩解了部分小微企業的資金難題。

“2020年,高投集團管理資本規模、全年投資項目、上市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據高投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集團全年投資支持了各類創新創業項目136個,集團投資企業實現了10家企業成功IPO、12家過會待發。高投集團還深度服務“強鏈補鏈”產業發展大局,新組建規模10億元的江蘇化工產業基金、規模15.57億元的大健康成果貳號基金等,累計管理資本規模已達1127億元。

奏響激發活力最強音

以改革激發活力、對沖壓力,成為去年江蘇省國資國企發展的主抓手。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20年發出最強音,華泰證券、徐工有限等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作為近3年來中國裝備制造業混改第一大單,2020年9月22日,徐工有限與12家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平臺成功簽訂總額為156.56億元的增資協議。

與混改同步,股權激勵計劃正為國企注入新的活力。2020年,江蘇租賃146名員工獲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職務分別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及資深人員、核心業務及管理人員,占員工總數約50%。將個人命運與公司發展牢牢綁在一起,江蘇租賃為其轉型發展創造了可持續、可預期的內部環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8.32億元,同比增長27.50%;實現歸母凈利潤14.14億元,同比增長17.13%。

董事會建設,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部分。健全外部董事反映重要問題和建議辦理工作規程等管理制度,能更好發揮外部董事參與決策、源頭把關作用。目前,江蘇省國資委負責董事會建設的21戶省屬企業,專職黨委副書記全部進入董事會,均配備外部董事,基本實現董事會結構“外大于內”。

國資監管效能能否進一步提升,將直接影響改革成果。對此,徐郭平坦言,江蘇省國資國企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江蘇省修訂印發的《省國資委出資人審批事項清單(2020年版)》,已累計取消、下放審批事項19項,保留15項,精簡幅度達56%。

當好新發展格局排頭兵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江蘇省國有資本規模實力顯著增強。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7.32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15萬億元,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65.6%、64.3%。其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89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3448.06億元,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72.8%、54.9%。

增長,得益于五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的全面深化。堅持頂層設計引領,江蘇省制定出臺具有江蘇特色的國資國企改革“1+N”配套文件91個,形成較為完備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聚焦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領域,充分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一批江蘇國企已躋身全國同行業前列,正向著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邁進。

徐郭平透露,目前,江蘇省國資委正組織編制“十四五”全省國有資本布局與結構戰略性調整規劃,將對“十四五”期間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有關具體目標進行明確。發力點之一,是如何發揮其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帶動作用。徐郭平提出,國企要積極適應國內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優化生產經營策略,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增加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服務的有效供給,加快培育更多更具影響力的名優產品,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同時,國資國企應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鞏固深耕傳統市場,持續拓展“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穩妥有序實施境外項目,提高境外投資項目收益水平,當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排頭兵。

浙江

省屬企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

2020年,浙江省屬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1.14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45億元,同比增長15.6%、10.6%;年末資產總額1.59萬億元、凈資產6067億元,同比增長17.6%、13.1%。

2020年的成績為“十三五”畫上了圓滿句號。“十三五”時期,浙江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均達“萬億級”,利潤總額站穩“400億級”,分別是2015年的1.7倍、1.87倍、1.77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3.3%、12.1%。

安徽

國資監管企業利潤總額破千億

2020年安徽國資監管企業營業總收入破萬億元,達10832億元,同比增長11.1%;利潤總額破千億元,達1079億元,同比增長1.1%,邁上了新的臺階。其中,省屬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9228億元、同比增長11.7%,利潤總額866億元、同比增長12.6%,均創歷史新高。

去年,安徽省屬企業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充分發揮了國資國企“主力軍”“頂梁柱”作用。從“量”上看,省屬企業營業總收入超年度目標628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7.3%;利潤總額超年度目標97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12.6%。從“質”上看,省屬企業利潤增幅超過收入增幅0.9個百分點,“兩金”占流動資產比重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平均資產負債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從“面”上看,28戶省屬企業全部盈利,實現“滿堂紅”,有12戶企業利潤總額超10億元。與全國省級國資監管企業相比,省屬企業營業總收入居第7位,利潤總額居第3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安徽省屬企業主要經營預期目標為“一跨兩沖”。“一跨”即營業總收入跨越1萬億元,“兩沖”即利潤總額沖擊1千億元、資產總額沖擊2萬億元。此外,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2.6%,其中工業企業不低于3%;省屬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不高于60%,有關重點企業資產負債率要穩中有降。

山東

省屬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7%

山東省國資委和省屬企業認真落實中央和山東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全年經濟運行呈現“低位開局、快速修復、穩步回升”的態勢。根據省屬企業財務快報,截至2020年12月底,23戶省屬企業資產總額35949億元,同比增長10.6%;所有者權益總額11275億元,同比增長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5583億元,同比增長9.2%。資產負債率68.6%,環比下降0.12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0.82個百分點。省屬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286億元,同比增長12.7%;實現利潤706億元,同比下降9.3%,考慮政策性疫情影響107億元(免收高速通行費98億元、房租減免9.1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5億元,同比增長12.7%。上交稅費總額738億元,同比增長2.8%。

據介紹,山東省國資委組織起草了山東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為106項任務,每項任務都明確了具體工作措施、完成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同時,指導各市、各省屬企業結合實際制定各自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山東省屬企業已全部完成方案制定工作,16市中已有11市正式出臺,其余5市也都進入審議決策程序。

同時,山東省國資委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倒計時”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資產證券化、引進戰略投資者、入股非公企業、員工持股等方式,深入落實混改三年(2019-2021)工作計劃,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有248戶企業完成混改或實施二次混改,吸引各類資本269.51億元,混改戶數占比達到68.9%。全年完成重大資本運營事項12個,資產證券化率56.77%。

廣西

國有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24%

2020年,廣西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穩增長,出臺深化改革加強管理的“1+16”文件,制定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36條措施,以釘釘子的精神督促企業抓好整改落實,推動國資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截至2020年12月底,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34.73億元,同比增長19.24%。

經濟效益實現新增長

2020年2月,因突發疫情影響,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同比下降120%。自3月起,廣西國資委積極作為、精準發力,累計實現利潤降幅逐月收窄,特別是12月單月實現利潤47.20億元,環比增長163.15%。其中廣西國資委監管的國有企業利潤增速扭轉了前11個月下滑局面,全年同比增長7.49%,其中實體經濟效益增長尤為凸顯。柳鋼集團的5G+智慧工廠億元級標桿應用項目落地,開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促進企業創新增效;柳工集團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力促穩增長,國內工程機械整機銷量同比增長40%,海外業務銷量高于行業25個百分點,產品銷往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務集團的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箱,既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階段性進展,也是效益增長的重要途徑;玉柴集團的國六發動機、廣西南南鋁的航空航天高端鋁材等一批全國領先的高精尖技術和產品助推企業效益提升。

管理提升取得新成效

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控費增效明顯,有效壓降管理、銷售、財務等期間費用,大幅低于營業收入增幅,百元營業收入費用支出同比減少0.84元,直接因此增加利潤64.88億元;治虧增效明顯,有效開展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全年共有350戶子企業實現扭虧減虧,扭虧減虧金額達42.06億元,子企業虧損面比上年下降24.21%,虧損金額比上年減少14.47%;總部機關化治理成效明顯,調整優化集團總部機構和職能,切實解決機構設置不科學、定員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如廣投集團總部部門由14個調減為11個、定員減少106人。

研發投入激發新動能

廣西國資委將研發費用視同考核利潤,引導企業研發投入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廣西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累計投入研發費用51.33億元,同比增長14.52%,研發投入創歷史新高,有效激發企業發展動能,新產品產值達到227.39億元,同比增長57.62%。玉柴集團、柳鋼集團、柳工集團、汽車集團等企業是新產品產值增速明顯,同比分別增長535.24%、132.27%、52.75%、32.32%;此外農投集團的南糖股份、林業集團崇左歐卡羅家居公司積極補齊短板、延伸產業鏈,新產品產值實現零的突破并不斷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再上新臺階

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全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再上新臺階,達到2,372.75億元,其中廣西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突破1,000億元,達到1,131.85億元。從單戶企業看,北投集團、交投集團、柳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柳州市東城投資開發集團等企業是投資主力,11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均超過5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為全區“五網”建設大會戰、強首府戰略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了項目與資金,帶動產業鏈復工復產穩增長。

負債率管控展現新作為

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8.69%,其中廣西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70.96%,實現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2個百分點左右的目標(下降1.91個百分點),負債率控制在近7年最低水平,既保證了自治區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也實現了對負債率的管控目標。支持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債務結構,完善國有企業多渠道資本補充機制,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加快“僵尸”及特困企業處置;設置資產負債率警戒線和管控線,資產負債率超過管控線企業的商業投資列入負面清單;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資產負債率指標納入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內容。

履行社會責任體現新擔當

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在抗擊疫情期間累計捐贈現金1.80億元,捐贈各種防疫物資折款0.25億元;減免房屋租金3.40億元,惠及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10,578戶;北投集團、交投集團減免高速公路通行費34.67億元。建立國資國企線上線下立體消費扶貧體系,深化粵桂國資國企扶貧協作,通過提供資金、技術、金融信貸等多種方式,引導117家規模以上企業、2,400家小微企業落戶貧困地區,引導各企業新投入扶貧資金5,641.6萬元,幫助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超4.48億元,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約1.78億元。認真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9.5億元無分歧的欠款按時“清零”,5,960萬元有分歧的欠款于2020年7月提前5個月“清零”,并建立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的長效機制。扎實開展穩就業工作,2020年全區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職工人數(不含勞務派遣人員,下同)26.51萬人,同比增長4.09%,其中廣西國資委監管的國有企業職工人數17.67萬人,同比增長5.03%,為貧困家庭勞動力和大中專畢業生增加就業崗位2000多個。

黨建與業務融合實現新突破

廣西國資委強化黨建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管理的16家國有企業全部完成公司黨委決策事項清單和黨委前置研究重點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報備。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持續加強黨建責任制考核,構建企業黨建和經營業績雙百分相乘的考核計分模式。開展規范經營投資專項巡察,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力度,支持駐委紀檢監察組查處違紀違規案件。混合所有制企業和境外單位黨的建設成效進一步顯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進一步整治,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氛圍。

湖北

國資監管企業保持持續回升發展態勢

2020年,湖北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規模穩定增長,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工業生產總值大幅增長,經濟效益持續回升。

一是資產規模穩定增長。2020年,湖北373戶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40568.35億元,同比增長9.6%;所有者權益總額13652.68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19戶省出資企業資產總額12520.68億元,同比增長8.39%;所有者權益總額3940.24億元,同比增長3.71%。

二是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2020年,湖北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727.81億元,同比增長0.3%,實現正增長。省出資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240.97億元,同比增長9.65%。

三是企業月度利潤大幅增長。2020年,湖北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0.49億元,其中12月份盈利108.23億元;省出資企業累計虧損10.78億元,比1-11月減虧17.44億元,全年虧損規模逐步收窄,過半企業實現盈利。

四是工業生產總值實現兩位數增長。2020年,湖北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完成工業生產總值899.97億元,同比增長23.8%;省出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3.75億元,同比增長27.20%。

五是上交稅費持續增加。2020年,湖北國資監管企業累計上繳稅費186.29億元,省出資企業累計上繳稅費76.73億元。

六是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2020年,湖北國資監管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614.9億元,降幅收窄3.7個百分點;其中,市州監管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48.22億元,省出資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466.68億元。交通運輸、高速公路、景區建設、鐵路、機場等新增投資約1016.51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新增額的62.95%。

四川

國企實現營業收入2.5萬億元

截至2020年底,四川國企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5萬億元,累計上繳稅費5865億元。

據介紹,四川全省國企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營收、利潤分別是2015年底的2.5倍、2.3倍、1.9倍、2.6倍,累計上繳稅費5865億元,國有經濟總量、固定資產投資、上繳稅費均占全省的40%左右,成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頂梁柱”“排頭兵”和“主力軍”。

2020年,面對多重考驗,四川省國資國企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千方百計穩增長,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13.88萬億元、營業收入實現2.5萬億元、利潤總額實現138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7%、8%、10.4%,“十三五”實現圓滿收官。

云南

國資委出資企業累計收入同比增長12.43%

云南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十三五”以來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特別是2018年出臺“1+1+X”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出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若干意見,極大地推動了云南國有企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云南正在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其發展空間巨大。

截至2020年12月末,云南省國資委出資企業資產總額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7.59%;凈資產9275.62億元,同比增長27.78%;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46%,同比下降2.84個百分點。其中:獨資及控股企業資產總額2.66萬億元,同比增長20%;凈資產8216.60億元,同比增長32.56%;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92%,同比下降3.29個百分點。

截至12月末,云南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累計實現收入9359.19億元,同比增長12.43%;實現利潤241.21億元,同比增長13.11%;實現利稅459.00億元,同比增長6.68%;上繳稅費總額287.12億元,同比下降2.71%。其中:獨資及控股企業累計實現收入7434.55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150.46億元,同比下降2.08%;利稅總額308.03億元,同比下降2.27%;上繳稅費214.23億元,同比下降2.61%。

截至12月末,云南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24.57億元,同比增長12.31 %。其中:獨資及控股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8.55億元,同比增長16.45%。

進入新發展階段,云南省委、省政府對27戶省屬國企改革發展思路“逐個過堂”,結合中央《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每戶企業的功能定位以及改革發展戰略和措施,同時給予了更有力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如圍繞打造五個萬億產業,依托昆鋼控股、能投集團、農墾集團等企業現有物流產業平臺,加快營銷網絡、冷鏈物流、跨境物流等建設,培育龍頭企業,支撐萬億級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依托農墾集團、云天化(6.790, 0.02, 0.30%)集團,加快市場化改革和轉型升級步伐,推進資源整合和品牌建設,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支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萬億級產業發展;依托昆鋼控股、云錫控股、貴金屬集團,推進鋼鐵、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支撐萬億級先進制造業發展;城投集團更名康旅集團,將其打造成為云南省旅游文化和健康服務兩個萬億級產業的龍頭企業,并賦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平臺功能,實現城市更新改造和康旅產業、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前期已經注入世博集團、文投集團49%股權基礎上,把云南省屬企業所有涉及康旅方面的資產注入康旅集團,在“十四五”期間,云南省財政將對康旅集團增資,將注冊資本增加至100億元,今年省財政將完成對康旅集團直接注資2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對云南唯一的綜合性投資平臺公司——云投集團,力爭年內打造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云南省財政對云投集團直接注資30億元,2021年將其注冊資本增加至300億元;在金控集團股權注入的基礎上,將戎合控股股權注入云投集團;由云投集團代表云南省政府與中國誠通簽署總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國企混改基金投資合作協議,推進央地合作,撬動社會資本,助力云南國企改革。

近期,云南省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正著手組建首期總規模不低于300億元的國企改革發展基金,由云南省財政和省屬企業出資,在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有效發揮財政、省屬國企、金融機構、民營資本的聯動作用,共同助力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地方國資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