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能源議題之一。在我國資源稟賦以煤為主、經濟發展需要以一定能源增長為支撐的前提下,煤炭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突出源頭治理,減少煤炭開采碳排放
煤炭開采本身要用到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對此,代表委員表示,煤炭行業要加快智能化建設,降低礦用設備能耗。
“特別是要突出源頭治理,把降碳擺在煤炭開采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說。他指出,應堅持系統觀念,聚焦煤炭產業鏈全鏈條,構建“開采源頭治理+供儲過程管控+需求側清潔利用+終端生態增值”的煤炭產業低碳轉型發展格局。
煤炭開采過程中,會伴隨瓦斯排放。而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要高出22倍,占整個溫室氣體貢獻量的15%。所以,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碳減排,關鍵在治理瓦斯。
對此,袁亮提出,應大力推動煤與瓦斯共采,既利于安全,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瓦斯直接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利用好則是重要的資源。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利用高濃度煤層氣(俗稱瓦斯)制作金剛石,讓資源價值大幅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燃氣集團副總經理田永東建議,將煤層氣利用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通過市場機制促進碳減排。
一方面,要鼓勵企業抽采利用瓦斯;另一方面,要健全瓦斯排放約束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一礦機電工區機電隊技術員姚武江介紹,現有標準僅就高濃度瓦斯作出禁止排放要求,低濃度瓦斯無明確排放控制要求,空排現象比較普遍。
“十三五”期間,低濃度瓦斯發電、低濃度瓦斯直接燃燒、乏風蓄熱氧化供熱發電等技術已逐漸成熟。為此,姚武江建議,修訂并提高煤礦抽采瓦斯禁排標準,減少瓦斯直接排放。
煤炭在開采過程中,還會形成一些采煤塌陷區和廢棄礦井。“這些空間可因地制宜推進抽水蓄能、空氣壓縮儲能、遺留煤層氣地面抽采、遺留煤炭地下氣化等,加強廢棄礦井儲能及多能互補開發利用;鼓勵支持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提升廢棄礦井生態價值。”袁亮說。
綜合施策,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煤炭利用端如何實現碳減排?代表委員表示,需要綜合施策,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散煤燃燒效率低,是主要污染源之一。農工黨中央建議,大幅減少散燒煤使用,加快民用散煤、燃煤鍋爐、工業爐窯等用煤替代,最終實現全部替代。
發電是當下我國煤炭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但目前我國燃煤機組的平均熱效率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裝機比重還較低。
因此,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公司副總工程師黃立軍建議,要持續開展燃煤發電超低排放與節能技術改造,推廣應用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即便效率提高,包括燃煤發電在內的煤炭利用仍不可避免會產生二氧化碳。在此情況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被寄予厚望。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建議,我國應加快制定CCUS發展規劃和相關財稅補貼激勵政策,激勵相關技術及配套裝備研發推廣應用。
代表委員還建議,應大力推動煤炭從燃料向原料轉變,以大幅減少碳排放。
例如,在煤化工產業中,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等工藝路線,易于捕獲轉化過程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碳,節碳率大幅提升。煤制甲醇、烯烴、乙二醇等工藝路線,部分碳元素進入產品,可以固碳30%至40%,具有天然的節碳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介紹,目前,煤制乙醇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穩定,達到商業化運營標準,新型煤制乙醇工藝與可再生能源耦合發展,可實現清潔、高效、循環利用,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他建議,因地制宜建設區域低碳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