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指出,要實現“碳中和”,中國必須大幅削減燃煤電廠,擺脫以煤炭為核心的能源結構。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分析指出,要實現“碳中和”,中國必須大幅削減燃煤電廠,擺脫以煤炭為核心的能源結構。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書記兼副理事長梁敦仕認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更加迫切要求煤炭產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煤炭行業應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目前5G技術已經應用到了煤礦井下,而且建成了一批年產千萬噸以上的智能化煤礦,煤炭產業現代化水平大為提高。
此外,梁敦仕認為,加快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一些主要產煤省區通過聯合重組,組建了煤炭企業大集團。通過兼并重組,大力提高了產業的集中度,也大大提高了煤炭企業抗風險能力。2020年以來,地方政府重組地方煤企的重磅消息接連傳來。首先是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聯合重組為新山東能源集團。國慶節后,山西七大煤炭企業集團變成了主產煉焦煤和動力煤的兩大集團。晉能控股集團合并重組同煤、晉煤、晉能以及潞安、陽煤五大省屬重點煤企。新山西焦煤集團合并重組焦煤集團與山煤集團。
目前,煤炭企業未雨綢繆,紛紛提前展開一系列的研究準備工作。
國家能源集團
2020年12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在京召開“碳中和愿景下我國能源轉型戰略研討會”。研討會期間,國家能源集團智庫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四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將共同研究國家能源集團率先引領能源煤炭電力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路徑。
“十四五”時期,國家能源集團將繼續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大力推進“國家能源集團生態林”建設,計劃新增造林10萬畝以上,礦區生態與碳匯減排協同發展;積極探索化石能源低碳減量可行先進技術,穩步推進全產業鏈效率提升、節能減排、用能電氣化替代,加快終端用能零碳排放;多措并舉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率先引領煤基綜合能源企業低碳轉型發展。
山西焦煤集團
山西焦煤集團董事長趙建澤表示,我國煤炭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競爭激烈,加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迅猛發展,必然對煤炭行業形成擠出效應。山西焦煤集團將堅持煤炭“減、優、綠”之路,推廣綠色開采技術,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未來,企業將在配采、聯合加工、循環利用等方面全面開放,推動上下游深度合作。
晉能控股集團
1月5日,晉能控股集團與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簽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晉能控股集團“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課題研究。晉能控股集團與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在智能煤礦建設、煤機裝備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國家級實驗條件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合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陜煤集團
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在新年伊始的講話中提出,資源環境日益成為一項“硬約束”,高碳產業低碳發展才有出路;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催生創新驅動等新發展動能成為必然。新發展路子在哪里?楊照乾指出,對于企業來講,一是要更加聚焦構建產業鏈優勢;二是要更加聚焦突出創新驅動;三是要更加聚焦激發整體活力。
山東能源集團
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岳寶德表示,山東能源集團立足省內,拓展省外,布局全球,堅持走出去。擁有本部、陜西、澳洲、新疆、山西、貴州六個煤炭基地,建成了一批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四型礦井,儲量達到900億噸,產量占全球煤炭行業的第三位。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應用全球領先的建境施工和一次采全高核心技術,研制應用世界首套8.2米超大采高綜采裝備,達到年產1500萬噸能力。建成國內首套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工業示范裝置,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高溫、低溫費托合成技術的企業。
智能礦山建設引領行業發展,山東能源集團建成10個智能礦山示范點,山東沖擊地壓礦井采掘工作面全部實現智能化,發布全球可靠的5G專網系統并投入使用,成立首家國家級煤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
結語
“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在能源轉型中絕不能簡單的“去煤化”,“去煤化”不符合中國國情,煤炭是可以清潔高效利用的最經濟能源。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是難以被大規模替代。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部主任朱吉茂在“第十屆中國煤炭市場高峰論壇”上指出,碳達峰前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的地位仍然不會動搖,之后下降速度加快。綜合考慮碳中和的背景、對煤炭產業帶來的挑戰和煤炭市場帶來的影響,以及低碳、減碳技術發展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煤炭企業應對碳中和的初步思考,那就是:不要慌、要重視、降低成本、謹慎投資、加快轉型、減碳工程。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