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小米要造車了 華為也不會遠了

2021-04-06 10:37:17 錦緞研究院

小米(HK:01810)造車,是一個現在覺得沒什么,長期影響很大的決定。

小米的產品,像極了雷軍的一生,簡單、真誠、樸實,平易近人。沒有太多的背景,成績很好的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了辛辛苦苦做碼農,因為技術出色財務自由,有一天想著“四十歲出頭要做點事業”,成立了小米公司做手機。

現在,52歲的雷軍說,他賭上了一輩子的積累和聲譽,要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創業。

雷軍,是“小鎮做題家”一生所能夠達到的終極目標。這個時代給了他所能給予的全部,但對任何一個到了他這個層級的中國男人來說,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致命誘惑又出現了,那就是青史留名。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不要告訴我是快樂,個人的人生,灌再多的雞湯,也掩蓋不了生活的平庸。

正如余光中寫的,“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個人在歷史大勢面前,渺小的如同一粒塵埃。

從秦始皇開始到1912年溥儀退位,兩千年的封建王朝,總共408位皇帝,我們能記住的有幾個?皇帝都如此,何況一個普通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青史留名面前,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個目標,華為的任正非,已經實現了。雷軍很成功,但就這些,還遠遠不夠。

手機市場規模,是汽車市場的十分之一。中國現在的電動車市場,跟上個世紀初的美國,非常的像,各路豪杰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1908年福特T型車首創流水線生產模式,汽車才從豪門玩具正式走入尋常百姓家。

特斯拉(NASDAQ:TSLA)從無到有引爆了這個市場,馬斯克把自己的名字深深的印在了時代的車轍上。

現在,雷軍也需要在這個市場上,證明自己改變人類交通生活形態的能力,把雷軍兩個字刻在未來智能駕駛的紀念碑上。

而且,這也算不上賭博。現在的電動車市場看似混沌,但在天量政策補貼,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暖場的背景下,中國的電動車供應商體系已經成熟,電池、電機和電控都有各種可靠的選擇,造一輛電動車在硬件上已經沒有困難。

小米可以發揮自己在集成和軟件的優勢,專注于后期的智能駕駛布局。已入局者雖然如過江之鯽,可大部分連發牌都夠不上。有資格上桌的,還沒入局的只有華為、蘋果和小米三家。這個局面,甚至比當年小米造手機時面臨的競爭格局要好。

雷軍要為小米汽車而戰;那么,堅持五年之內不造車,專注于做智能駕駛Tier 1,做OEM大廠貼心小保姆的華為,還扛的住么?

(注:“Tier 1”意為車廠一級供應商,給設備廠商供貨,也就是說產品直接供應整車廠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我們絲毫不懷疑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實力。可我們懷疑華為嚴重低估了傳統汽車供應鏈的封閉性。

2020年6月29日,《美國汽車新聞》發布了202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你能想到,已經多年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中國,只有7家公司上榜么?這個數字,連韓國都不如,韓國都有8家,比中國還多一家。

排在前面的,我們印象里三大汽車廠馬上要倒閉的美國,有24家上榜,日本21家,德國18家。中國排名最靠前的延鋒,第19,是這些世界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中國合資方,其實不能算我們的。

哪怕汽車銷量世界第一已經維持了很多年,距離第一家合資車企北京吉普成立也都快40年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還是一如既往的弱雞。

華為的內部論壇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內卷告訴我們,表面的精細、復雜、講究不等于高級,更不等于先進,那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種黑暗中無知的消耗,一種悲哀的精神寄托。”

華為現在一頭栽進的,就是這么一個高度內卷的體系。

為什么呢?因為汽車尤其是乘用車技術進步很慢,競爭格局穩定,相應的供應鏈體系也非常穩固,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傳統的OEM大廠,設計一款新車動輒五年起,大眾在2015年就開始打造電動車專用的MEB平臺,這個平臺在中國的第一款車ID.4直到2021年才上市。工匠精神是有了,可時間呢?一上市即落伍,這五年,電動車技術有了多大的進步大眾不知道么?

華為希望進入的前裝市場,一個供應商新進入一家汽車品牌體系,耗費時間至少3年起,如果不在研發期間就進入新車型的合格供應商體系,后續配套根本就沒戲。所以才有華為造車團隊跟傳統汽車零配件廠商從業人士雞同鴨講的溝通,現有廠商覺得華為不懂汽車零配件配套的規則,華為覺得你不懂技術。畢竟一個內卷化行業出來的人同打上門來的野蠻人,雙方的思維很難在一個邏輯條線上。

華為寄希望的Tier 1,現在地位非常的尷尬。

首先,高通、英偉達在智能駕駛領域已經有了很強的先發優勢,對于國際OEM大廠來說,選擇這兩家顯然比華為更放心。

其次,對于國內的合資企業,在智能駕駛方面更傾向于沿用國際大廠的合作對象,至于那幾家民營汽車企業,面對高通、英偉達的競爭,華為優勢也不大,推進速度非常慢,畢竟理想是理想,吃飯是吃飯。

最后,只有那些在電動領域已經徹底躺平的公司,才會徹底投向華為,問題就是這些公司本身量就不大,賣車還要依靠華為自身的品牌號召力。

所以,哪怕華為確實只想做Tier 1,現狀也不允許。

華為現在想要的做的,只是“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這種綏靖主義注定沒有什么結果。在這場電動車浪潮中,現在這批傳統汽車廠商,最后活下來的概率可能都不大。跟一批注定要被淘汰的企業同行,自己也不會變得偉大。

卿本佳人,奈何作賊。這樣也好,既然高度內卷的傳統體系不肯接納,那就自己動手,創造一個新世界吧。

失去的只是鎖鏈,得到的卻是全世界。小米要造車了,華為,也不會遠了。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小米造車,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