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 中伊長期合作計劃的簽署標志著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關系再次升級,在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的背景下將對伊朗構成重大利好
· 中伊長期合作計劃的實施有助于繞開“馬六甲困局”,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同時有望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構國際結算體系的契機
· 中伊長期合作協(xié)議在阿拉斯加會談后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簽署,將進一步助推中國與中東地區(qū)國家加強合作,擠壓美國在中東的戰(zhàn)略空間,推動地區(qū)和平與世界格局重塑
事件概述
當地時間3月27日,正在中東地區(qū)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外長扎里夫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簽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計劃》,公開消息顯示,這是一份長達25年的、全面性的“行動方案”和“路線圖”,包括了中伊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條款,目前兩國官方尚未公布協(xié)議細節(jié)。據悉,早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訪問伊朗時便首次提出這一想法。據伊朗媒體此前報道,《中伊全面合作計劃》最終草案在去年6月21日的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
中國外交部在協(xié)議簽署后指出,中伊兩國的協(xié)議有利于“造福兩國人民,并為地區(qū)和平做出貢獻”,而伊朗外長則宣布,這一計劃將為中伊未來25年的合作“確定方向”。伊朗駐巴西大使專門在社交媒體發(fā)文,稱贊這份《全面合作計劃》意味著“為新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礎,同時這一世界新秩序并非圍繞著日漸沒落和封閉的“西方中心主義”展開構建,而是由中國和伊朗等在遠東和中東具備極大影響力的亞洲國家構建的“東方新秩序”。
協(xié)議簽署這一重磅消息令美國措手不及,許多美國專家紛紛表示,這是中國聯合俄羅斯、伊朗等國的重要信號,中國將與這些國家聯手,對美國的霸權政治說“不”。美國等西方媒體反應激烈,甚至發(fā)文猛烈炮轟認為“決不能接受這種合作”內容,稱這會導致世界秩序的全面崩塌,引發(fā)全球危機。
正文內容
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標志著中國和伊朗的合作關系再次升級,在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的背景下將對伊朗構成重大利好
從歷史上看,由于伊朗一直懷有成為地區(qū)大國的抱負,對外政策謀求獨立自主,長期奉行“反美反以”的基本國策,加上本身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軍事經濟實力并不弱,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列維王國政權后,仇視和敵對便構成了美伊關系的“主旋律”。1980年兩國正式斷交,雖然2015年伊朗同意放棄發(fā)展核武器,令美伊關系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但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又隨即單方面恢復了對伊朗制裁,并聯合歐洲切斷了伊朗與SWIFT系統(tǒng)的聯系,自2020年初美國謀劃炸死伊朗“關鍵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后,美伊關系更是勢如水火。為打壓伊朗,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使用了如外交孤立、經濟制裁、武力威脅等多種方式,對伊朗經濟的發(fā)展造成了沉重打擊。2018年以來,伊朗經濟連年下滑,2019年石油出口額不足上年的1/3,加上新冠疫情的沖擊,伊朗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失業(yè)率常年處于10%以上的高位,通脹在2019年一度高達近40%,頻頻引發(fā)民眾抗議。與此同時,制裁令伊朗難以開展大規(guī)模基礎設施建設,至今基礎設施還很薄弱。以鐵路為例,目前伊朗鐵路運營里程只有1.3萬公里,每年的客運量只有2,000多萬人次,大約僅占全國總人口的25%。
根據公開資料,本次伊朗與中國達成長期戰(zhàn)略協(xié)議的內容包括了中國將大幅增加在伊朗能源、電力、銀行、電信、港口、鐵路及農業(yè)等方面的投資,并可能在波斯灣的格什姆島(Qeshm)等地設立自由貿易區(qū)、智慧城市、5G和多個城市的地鐵線建設等,一旦“中國效率”的基建項目在中長期逐步落實,伊朗的基礎設施、制造業(yè)水平、國民生活水平將產生巨大的躍升。同時,伊朗與中國加強合作也可以削弱美國制裁,甚至逐步加強與歐盟方面的合作,對中國加大石油出口也可以繼續(xù)規(guī)避美元結算體系,對伊朗發(fā)展經濟和提升國力方面可謂巨大利好。
中伊長期合作協(xié)議有助于繞開“馬六甲困局”,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同時有望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構國際結算體系的契機
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石油消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本協(xié)議內容之一即為中國同伊朗已經達成了長達25年的石油購買戰(zhàn)略協(xié)議,這對我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中國自伊朗進口的原油在進口總量中的占比僅約3%,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國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通常自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航線進入中國。近年來,雖然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度有所下降,但仍高達60%左右,而馬六甲海峽處于美國的印-太兩洋控制體系之下,一旦國際局勢出現變數,隨時可能被美國等國家切斷。此外,雖然中東沙特、伊拉克產油與中國石油貿易量一向較大,但均有美國軍事力量長期駐扎,一旦出現亂局對我國能源安全不利。相比之下,伊朗與中國只隔著“巴鐵”巴基斯坦,在馬六甲海峽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巴基斯坦陸路運輸,對我國能源安全進一步形成保障。
同時,中伊這一協(xié)定的簽署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雖然目前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地位仍難以從根本上對抗,但已經有多國與中國簽訂了人民幣互認協(xié)議,經過中國在疫情中的優(yōu)異表現,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彰顯。公開資料顯示,伊朗不但繼續(xù)承諾中伊之間的石油結算和貿易往來將使用中國人民幣結算,還將允許和中國新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結算,伊朗堅定脫離美元結算體系一方面有利于自身避免美國打壓,也有望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和重構國際結算體系的契機。
中伊長期合作協(xié)議在阿拉斯加會談后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簽署,將進一步助推中國與中東地區(qū)國家加強合作,擠壓美國在中東的戰(zhàn)略空間,推動地區(qū)和平和世界格局重塑
中伊協(xié)議是中國在面臨中美外交新形勢下做出的適時選擇。2021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期間,中方應美方邀請帶著誠意和建設性的與會目的參會,但美國在對話前就小動作頻出,拉攏盟友對華施壓,會談時更是對中國內外政策無理指責攻擊,遭到了中國的“硬核”反擊。中美于3月20日在阿拉斯加結束會晤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于3月22日在廣西桂林接見了到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美國加重對俄羅斯制裁、對中國事務無端指責的背景下,顯示了中俄將在國際大戰(zhàn)略上進行廣泛合作。3月24至30日,王毅出訪中東六國,體現中國越來越重視與中東國家間的合作,得到了中東國家的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尤其是沙特王儲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將會在人權等問題上給予中國支持,反對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國內政,令歐美等國近期針對新疆離間中國與中東穆斯林國家關系的意圖落空大半。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中國與俄羅斯與伊朗加強對話、合作和互信預計將進一步壓縮美國在中東的生存空間,并增強中國的地緣政治騰挪能力。同時,中國與伊朗的全面合作可能只是一個開端,中長期內,中國可能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海灣國家的合作,推動地區(qū)和平和世界格局的重構。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