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現在是中國獲取天然氣定價權的最佳時機

2021-07-05 11:06:18 財經十一人   作者: 陳新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沒有定價權就無法降低進口成本


2021年5月28日,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碼頭,LNG船正在接卸進口天然氣。圖/IC

在大氣治理力度持續加強以及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中國天然氣市場的規模還將繼續擴大。保守估計,天然氣需求峰值將在目前3200億立方米年消費量的基礎上翻番,市場還有20多年的持續增長空間。

作為高能量密度且相對低碳的清潔能源,天然氣在工業蒸汽、民用炊事、電源靈活性等多個能源應用領域具有可再生電力無法替代的優勢,即使在2060年碳中和目標全面實現的情景下,天然氣的消費量也不會歸零。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并有望在2021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在未來2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中國將是全球天然氣需求最旺盛、增量最大的市場洼地,吸引著來自周邊國家的管道天然氣和世界各地的LNG。

然而,中國天然氣市場卻有著一個致命短板:進口氣價與中國的市場供需情況無關。從中亞、緬甸與俄羅斯進口的管道氣價格都與原油或成品油價格掛鉤,與中國國內的天然氣市場供需沒有關系。

這意味著中國進口天然氣的價格要么取決于變化莫測的石油市場,要么由萬里之外的歐洲或美國市場的供需情況決定,因此造成的亞洲溢價(中東國家賣給亞洲LNG的價格要高于賣到歐洲的價格)無端增加了進口成本,最后導致消費者受損。

中國在原油進口方面曾面臨同樣困局。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進口原油的價格一直由紐約、倫敦和迪拜的交易市場決定。

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價格為例,去年4月20日,因為美國中南部庫欣(Cushing)地區原油庫存爆滿,WTI期貨5月結算價報收于每桶-37.63美元,最低曾達每桶-40.32美元,成為荒謬石油定價體系下產生的荒唐事件。同樣是WTI,在全球石油市場供應緊張的2008年,因期貨市場的炒作,把石油價格拋到了創歷史的每桶145美元高空。

所幸的是,中國已經在2013年將WTI從成品油定價的原油參照籃子里剔除,并在2018年,批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啟動原油期貨業務。經過三年來的運營,已經初步形成能夠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供需情況的上海價格。

在天然氣定價領域,中國正面臨重大機遇:借鑒美國和歐洲天然氣交易樞紐的建設經驗,在中國建設多個基于交易樞紐的區域天然氣市場,以充分競爭的區域天然氣市場作為“X+1+X”市場體系中的第二個“X”,并在區域市場中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天然氣價格指數,彌補中國天然氣市場的短板。

這個機遇是由2019年開啟的新一輪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應好好把握。

01 建設實時平衡的交易樞紐

2019年這輪改革,目標是建立“X+1+X”的天然氣市場格局。前一個X指的是富有競爭力的多主體多渠道上游供應,中間的“1”代表的是統一高效集輸、天然氣可以自由流動的“全國一張網”,后一個X則是代表充分競爭的下游市場。

改革實施以來,上游的“X”隨著俄氣入華,中國逐步放開LNG接收站建設并對這些基礎設施實行第三方準入,允許民企外企開采非常規氣等措施,局部地區已經呈現出天然氣供應多元化的競爭格局。中間的“1”隨著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對“三桶油”管網資產完成并購,以及天然氣主干管網的進一步規劃和建設,“全國一張網”的初步格局已經形成。

然而,對于“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這個“X”如何形成,它的覆蓋范圍以及它與“1”的關系,目前還存在模糊認識,也沒有什么進展。正是在這個環節,筆者看到了通過建立充分競爭的下游批發市場,來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天然氣價格指數的巨大機會。

作為氣體能源,天然氣易燃、易爆,但可壓縮、可液化、可儲存。天然氣和石油的上游勘探開發技術類似,管道運輸方面也有著共性,但在分銷方式和下游應用領域卻完全不同。

在LNG出現之前,天然氣的運輸和銷售全部依靠管網進行,LNG在完成遠洋長距離運輸之后,還得要再氣化才能進入管網。所以,不同于石油,天然氣銷售依托管網基礎設施,涉及自然壟斷。這些特性決定了規模化天然氣交易(LNG槽車除外)必須基于管網設施才能完成,而目前全球三大主要天然氣價格指數——美國的亨利樞紐(HH)、英國的NBP和荷蘭的TTF,也都是基于交易樞紐的供需平衡形成的。

交易樞紐是天然氣貿易的交割地,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交割地和交易平臺。交割地可以是實體的,設在多條管線的交匯處,也可以是虛擬的,即把一定區域內統一管網上的任何一點看作是樞紐,管網內各設施之間互聯互通,就像一個“資源池”,交易可以在管網內部的任何一點發生,與所處具體位置無關。無論是實體還是虛擬的,交易樞紐的本質是在保證管網壓力平衡前提下的進出氣量平衡。

美國目前一共有24個基于實體樞紐的交易中心,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1988年成立的亨利樞紐。該樞紐臨近墨西哥灣產區,連接九條州際管道和四條州內管道。亨利樞紐是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天然氣期貨合約指定交割地,其價格是北美天然氣交易的基準價,在全球天然氣貿易中有著重要影響力。

虛擬交易樞紐則廣泛布局在歐洲。英國于1996年開創了虛擬交易樞紐,將全國范圍的整個高壓輸氣管網劃定為國家平衡點(NBP),作為英國市場的交易樞紐,建立了統一高效的天然氣批發市場。荷蘭則后來居上,打通國內因歷史原因形成的高低熱值兩套天然氣管網,在2003年推出了所有權轉讓設施(TTF),目標是讓其成為歐洲天然氣環島(roundabout)。

得益于荷蘭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充足多元的氣源供應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TTF發展迅速,并于2016年超過NBP成為歐洲21個交易樞紐中最活躍、影響力最大的一個。TTF目前是歐洲大陸唯一的基準樞紐,其他歐洲大陸樞紐的價格基本按照TTF價格升貼水定價。洲際交易所(ICE-ENDEX)、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等能源交易所都推出了以TTF為交割地的天然氣現貨、期貨、期權品種。

從本質上講,實體樞紐和虛擬樞紐都是為了實現天然氣在一定區域內規模化“多對多”交易,根據本國天然氣市場特征設計的產物。美國國土面積大,本土產量高,供氣區和消費區距離遠,管道跨度大,歷史上形成的市場主體比較多。歐洲的情況則不同,單一國家規模不大,與美國的州差不多,同時天然氣進口比例較高,歷史上形成的市場供應主體不多。

基于這兩種交易樞紐,歐美獲得了國際天然氣定價權,進口到中國的天然氣還得以HH、NBP或TTF的價格作為參照。沒有交易樞紐的設計,天然氣交易規模將很難大規模增長,也不能形成具有標桿作用的天然氣價格。

中國的天然氣定價從基于成本加成的“一線一價”到目前基于替代燃料的“凈回值”定價,已經走過了相當長的歷程。在原來運銷一體化的格局下,上游生產商(如中石油)的天然氣通過其下屬管道公司銷售給下游客戶,氣量由其相關部門統籌分配,價格則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價基礎上進行協商。新格局下,多種氣源和多個客戶需要在競爭的環境下達成買賣,市場主體從“一對一”的模式向“多對多”的模式轉變,交易方式從雙邊協商向多邊競爭轉變。

為順應全球天然氣從政府定價向交易中心定價轉變的趨勢并爭奪國際天然氣貿易的定價權,中國政府成立了上海和重慶兩家天然氣交易中心,其他地方天然氣交易中心也相繼成立,或在醞釀成立中。然而,由于這些交易中心產生的價格指數不是基于某一交易樞紐的實時平衡,而無法形成全球影響力。

中國應在天然氣市場最發達、氣源供應最多元的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分別建設基于實體樞紐和虛擬樞紐的區域天然氣市場,通過基于樞紐的交易中心,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桿價格。

02 建設競爭性的區域天然氣市場

中國國土面積與美國差不多,但市場結構又與歐洲相似。如果把歐洲比作一個超級國家的話,中國的天然氣省級市場差不多相當于歐洲的單一國家市場。中國天然氣市場在總體布局上,可參考美國干線管道以區域劃分式的市場結構。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6月7日出臺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暫行)》把跨省管道分為西北、西南、東北、中東部四個價區,分區核定運價率,實行“一區一價”,將于2022年開始實施。

但是,天然氣作為商品本身的定價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亟須在重要的消費區域,建立競爭性的區域天然氣市場,通過交易樞紐形成標桿性區域市場價格,一方面作為國內天然氣定價的參照,另一方面也為LNG及管道氣進口提供定價基礎。

1.以永清為基礎,建設基于實體交易樞紐的京津冀區域天然氣交易市場。

河北永清是陜京管道干線和儲氣庫系統的重要連接點,陜京線等八條管道在此匯集、聯結,也可與西氣東輸、中俄東線相連,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天然氣匯聚地。基于永清實體樞紐,可以建設京津冀天然氣區域市場。建設這一市場的要點在于按照行政區域確定京津冀天然氣區域市場范圍,將這一區域內的干線管網納入同一個主體,實現互聯互通。

基于永清樞紐可形成京津冀天然氣交易市場,永清樞紐既可以是京津冀天然氣交易的交割點,也可以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渤海大宗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等交易中心/交易所以及其他現貨或期貨交易所的交割地。

通過這個區域交易市場,京津冀地區的自產氣、鄂爾多斯氣、新疆氣、山西煤層氣、大唐煤制氣,可以和來自中亞以及俄羅斯的管道氣,以及進口LNG 進行競爭,形成有效競爭的中國北方區域天然氣市場。

在永清試點的基礎上,未來還可以考慮將寧夏的中衛和湖北棗陽作為新的實體交易樞紐。

2.以浙江為基礎,建設基于虛擬樞紐的長三角區域天然氣市場。

虛擬市場建設的一個重要物理條件就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有一個快速增長的需求市場、多元的天然氣供應來源和一個互聯互通的統一環形管網。在中國大陸的31個省市自治區中,浙江最具備建設虛擬樞紐的條件。

浙江經濟發達,市場空間較大,但2019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只有150億立方米,遠不及江蘇、廣東等省,天然氣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浙江有12吉瓦的天然氣發電機組,目前的年平均利用小時只有1000小時,遠沒有達到經濟運營的小時數。浙江省發改委預計,到2035年,全省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450億立方米,超過荷蘭目前的360億立方米/年的消費量。

浙江省的終端城市燃氣市場,有華潤、新奧、中華煤氣、昆侖燃氣、中國燃氣、深圳燃氣、浙能城燃等多家公司開展競爭,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以及外資均有涉及,全省89個縣、區,有城市燃氣企業超130多家,市場充滿活力。

浙江已經建成了全省環網,并在統一管網基礎上已有近20年運營經驗,具備了天然氣管網運行調度、管網平衡、保供調峰、負荷預測等方面的實際經驗,所執行的同網同價政策也為今后虛擬樞紐管網內的“郵票式”定價打下了基礎。

浙江存在多氣源供氣結構(目前已經有13個注氣點,即氣源入網點),擁有西氣、川氣、東氣、寧波LNG、麗水36-1、新疆煤制氣、新奧LNG等氣源。在未來隨著浙能溫州和六橫LNG接收站的建成,浙江管網將會有20多個注氣點為統一管網注氣,國際LNG資源、中亞及俄羅斯進口管道氣、國內管道氣、東海天然氣、新疆煤制氣將形成有效競爭。

國務院2020年3月發布的《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中,包含了天然氣交易平臺和LNG接收中心的建設。

歐洲交易樞紐建設的經驗表明,天然氣交易平臺的建設必須與區域批發市場的建設同步進行,相互支持,而批發市場的硬件基礎就是一張互聯互通、獨立運營的統一管網。脫離實際批發市場的交易平臺將是空中閣樓,交易量無法做大,形成的價格也不具代表性。因此,統一管網、批發市場和交易平臺要實現“三位一體”。

浙江省政府積極響應國家油氣體制改革,率先提出地方管網改革的具體目標和舉措,在政策、制度等方面為浙江建立區域天然氣批發市場和天然氣交易平臺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20年2月發布的《2020年浙江省能源領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明確了全省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價格體系,并要求穩妥推進管網獨立、管輸和銷售分離改革。

浙江省政府已經與國家管網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將國家管網公司控股的北網(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和浙能全資的南網(浙江浙能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合并,成立浙江省天然氣管網公司,并作為國家管網公司的子公司運營。

浙江區域市場工作的核心是將省內所有干線管道形成一張互聯互通的天然氣管網,同時要求省內所有LNG接收站都實現第三方公平準入。國家管網公司自己的川氣和西二線過境管道在浙江管網設立的接口,一方面可增加浙江管網的氣源,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的反向輸氣打下基礎。統一管網的管輸費可以參照歐洲的進口/出口方法設置,也可以采取郵票制均一收費。

這樣建設起來的區域天然氣市場,可以使浙江成為中國最具競爭性的天然氣市場之一,吸引國際LNG資源進入浙江市場,并通過浙滬、浙蘇、浙皖聯絡線和西氣東輸、川氣東送及國家沿海干線,輸送到臨近和內陸省份,實現“海氣西送”。

從改革的角度,浙江區域市場也可以為國家油氣體制改革“X+1+X”中最后這個X提供一個樣板,在幫助浙江省實現“形成有競爭力價格體系”改革目標的同時,引領中國的天然氣市場化改革。

基于浙江的基礎,未來還可以在珠三角和川渝地區設立基于統一管網的虛擬樞紐,再與永清等其他實體樞紐進行互動,形成生機勃勃的區域天然氣市場。

03 形成基準交易樞紐價格

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天然氣改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然而,市場化改革尚處于攻堅階段,進一步推進亟須對“X+1+X”改革目標有一個統一的認識,特別是對中間“全國一張網”和后邊這個“X”的認識。

筆者認為,“全國一張網”并不是將中國所有的管網都并入到國家管網公司,形成如電網公司一樣“一竿子插到城燃門站”的中國統一大管網,而是依靠管網運營法則來形成包含區域/省級管網在內的“全國一張網”。

管網的形態,則將是國家干線管網加上多個區域管網的有機集合的模式,可以形象地比喻為一根藤上結的很多瓜,由國家管網公司的跨省管網和多家區域管網共同形成,核心是實現不同來源的天然氣在“全國一張網”中可以自由流動,不論是在物理連通上還是調度運行上,通過行政分配還是市場調節,都不存在“梗阻和瓶頸”。

最后這個“X”也不能停留在現有的3000多家城市燃氣公司,而應是競爭性的區域天然氣市場。每個區域市場由多氣源、統一管網樞紐、多元化的消費市場主體組成,在區域范圍內也形成“X+1+X”格局。每個交易市場都有可能通過自己的交易樞紐形成反映區域內供需關系的樞紐價格。各區域市場再通過樞紐價格的動態平衡,最終實現中國天然氣市場的協同發展。

各交易樞紐之間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其中交易主體數量多、交易規模量大、交易透明度高的樞紐將會逐漸成為類似美國HH、英國NBP、荷蘭TTF等的基準交易樞紐,成為中國天然氣價格變化的基準價格,補齊中國天然氣行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短板。

按照這樣的思路,中國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建設的重點不僅是規劃和建設幾縱幾橫的國家主干管線,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競爭性市場建設上。

國家管網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互聯互通的管網基礎設施的同時,更應著手制定全國統一的油氣管網運營規則,通過規則將多個區域市場聯通起來,通過規則促使天然氣在不同區域之間能夠按照市場規律有效配置,最終實現天然氣市場的一體化協同發展。

有條件開展區域市場建設試點的省市,應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深化天然氣交易平臺的建設方案:天津與其自己建設一個交易中心,還不如探討基于永清樞紐的京津冀交易平臺;浙江也可以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探討,建設基于浙江虛擬樞紐的長三角交易平臺。

區域市場旺,則全國市場盛。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給了我們一個通過區域市場建設來獲取國際定價權的大好機會,希望行業主管部門、國家管網公司和相關省市的燃氣企業能夠好好把握。

原載2021年7月5日《財經》雜志。作者為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總裁;編輯:馬克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中國,天然氣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