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岳昊: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我國能源行業的影響及建議

2021-07-06 15:52:38 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 岳昊  

今年以來,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復蘇分化,部分發達經濟體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快速上漲。能源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撐和保障。近期,國際油氣價格創兩年半以來新高,煤炭價格漲至十年新高,新能源原材料價格暴漲,短期矛盾與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相互疊加,電力安全、供應鏈安全問題苗頭顯現,在經濟復蘇時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能源行業的影響

(一)煤炭價格淡季暴漲,影響電力供應安全

5月以來,受國際供需形勢及大宗商品聯動上漲影響,全球三大區域煤炭價格節節攀升,現貨價格均漲至近十年高位水平。進口疲弱、產量下降、下游需求旺盛使得國內動力煤市場供需形勢緊張,推動煤價快速上漲。5月11日國內幾大動力煤現貨價格指數短暫停發,恢復發布后指數迅速破900元大關,5月下旬相比于2月份漲幅超過60%。大幅上漲的煤價顯著提高了下游四大耗煤行業成本。近期陜、甘以及京津冀等多地水泥價格每噸上調了20~60元。電煤價格高漲導致電廠淡季補庫意愿下降,影響電力供應安全。4月下旬,沿海8省電廠存煤可用天數12.5天,遠低于20天的安全水平。5月,云南多家火電廠因電煤短缺而陸續停機,江西省到廠標煤單價最高達1500元,60萬千瓦等級機組當月均已出現虧損。

(二)部分地區電力交易價格走高,真實反映電力供需偏緊形勢

5月,南方部分地區出現電力供應緊張。廣東在17個地級市啟動有序用電,“開六停一”“開五停二”“開四停三”錯峰用電規模不斷擴大。云南、廣西省也陸續開始執行應急錯峰限電。預計浙、魯、陜、渝、蘇、京津冀等地今年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間,均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尖峰缺口。錯峰限電導致產能受限,加劇了某些工業產品的供應緊張形勢。云南省部分電解鋁、磷酸鐵鋰、多晶硅、單晶硅等有色金屬企業出現壓產、減產情況。浙、粵、桂省份部分電弧爐鋼廠受到限電錯峰生產影響出現虧損,開始減產。與此同時,電力供應緊張省份電力交易價格走高,真實反映市場化機制下電力供需形勢。隨著5月中旬廣東電力供應趨緊,現貨電價顯著上漲突破燃煤基準電價,最高偏離度達67%,連續9天日前發電側最高成交價均達到度電1.5元的最高限價。政府隨后暫停了6月現貨結算試運行。超預期的價格上漲使得部分售電公司出現“批零倒掛”情況,5月份售電公司總虧損金額約5.16億元,虧損面高達84%。

(三)國際油氣價格創兩年半新高,成為拉動物價指數上漲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來,需求強勁疊加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國際油價不斷上漲。6月,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突破每桶70美元、74美元,均創下2018年10月以來新高。今年前5個月,我國原油進口均價同比上漲9%。原油價格上漲經下游產品汽油、柴油價格傳導,直接對CPI交通工具燃料、居住水電等項目帶來沖擊。今年截至6月底,國內汽、柴油零售價已累計上調九次,總計上調1230、1185元/噸,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百公里燃油費增加7.2元左右。當前正值夏收夏種關鍵時期,柴油等農資價格明顯上漲也將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3月以來,受全球天然氣供需關系偏緊影響,全球三大市場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并創下新高。亞洲現貨價格已突破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遠高于歐洲和北美市場。5月我國LNG進口量創歷史同月最高紀錄,進口氣源成本的持續上漲帶動接收站價格上漲,6月初進口LNG到岸價接近4200元/噸,也創歷史同月最高紀錄。天然氣采購價走高推升燃氣電廠燃料成本,影響天然氣電廠增發調峰。為緩解燃氣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和電力供應緊缺,廣東發展改革委于6月1日大幅上調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

(四)新能源原材料價格重回十年前,產業鏈利潤分化

今年以來,光伏供應鏈主要環節價格持續上漲。受市場實際需求大增、庫存不足、擴產緩慢等多種因素影響,硅料供需極度不平衡,價格快速上漲,5月已漲至每噸20.5萬元,是去年底的2.4倍,創2012年2月以來價格新高。硅料價格上漲壓力正在向中下游的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傳導,1~5月三個環節漲幅分別達到56%、41%和11%。光伏組件中標價格多年連續下降的走勢被打斷,一些光伏企業已大幅減產甚至停產,部分訂單開始出現違約、毀約現象,產業發展面臨較大的誠信風險。今年是風電平價上網的第一年,風機中標價格一再走低,與2020年陸上風電“搶裝潮”期間每千瓦4000元以上的價格高點相比,已經“腰斬”至2100元。與此同時,銅、鋼材、環氧樹脂等風電主要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1~5月三者漲幅分別超過30%、35%、50%。一頭漲價、一頭降價,使得風機廠商遭受兩頭擠壓。

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分析

主要資源產品供給國的供應恢復明顯滯后于需求國的恢復,由此產生階段性供需錯配,近期多國疫情反彈進一步加大了供需缺口。同時,歐美主要經濟體政府出臺大規模刺激方案,也加大了短期內的價格波動。國內商品價格通過成本傳導亦受到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

(一)資源需求方復蘇強勁,拉動消費需求“快增長”

全球經濟復蘇逐層遞進、快慢有別。我國率先恢復經濟正增長,內需與外需同時擴張,隨后主要經濟體疫情形勢好轉,經濟復蘇強勁,石油消費快速反彈,國際原油價格穩步上漲。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明顯,生產需求持續增長,拉動能源消費快速恢復。1~5月,電力、建材、鋼鐵、化工四大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全面上漲,增速最高的電力行業超過20%,全國火電平均利用小時為1813小時,創2015年以來新高。用電需求增速超過預期水平。外貿訂單增加疊加夏季高溫,粵、滇、閩、浙、蘇等東南省份用電量增速超20%。廣東電網用電負荷“破億”時間較往年大幅提前,目前已破歷年記錄,尖峰需求不斷攀升加劇電力缺口緊張。

(二)資源供給方疫情反復,拖累供給能力“慢恢復”

今年,部分資源供給國疫情爆發,重要礦產企業停工,導致產能收縮。銅、鋰儲備量居世界第一的智利受疫情影響,銅產量已連續10個月處于下降態勢。據IEA預測,今年石油需求增長將快過大型產油國擴產速度,預計年底OPEC+的石油供給缺口將由目前的每天15萬桶擴大到250萬桶。我國進口煤來源第一大國印度尼西亞因今年降雨多于去年同期,導致出口量受阻。1~5月,我國煤炭進口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13%。同時,國內煤炭供給下降,晉、新、豫等煤炭主產區發生多起礦難事故,施行安全限產使煤炭產量受限。同時,我國“雙碳”目標提出之后,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但也存在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突擊冒進和“一刀切”現象,對部分產品“一停了之”“先停再說”,進一步加劇短期供需矛盾。

(三)美歐出臺歷史級刺激政策,為價格上漲推波助瀾

為應對疫情,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實施了前所未有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各國政府也出臺了史無前例的刺激性財政政策。國外通脹走高對我國造成輸入性影響,推高我國PPI漲幅。許多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屬性,強刺激政策進一步助長了大宗商品市場的投機氛圍,擾亂了正常產銷循環,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具有顯著的放大效應。我國此次價格波動也存在供給端“借題發揮”、資本層“投機炒作”、個別企業“囤貨炒貨”的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價格波動。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三次點名“大宗商品”,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四)國際地緣政治事件頻發,成為油價上漲導火索

今年以來,全球發生數起地緣政治事件,成為油價短期上漲的導火索。2~3月,也門胡塞武裝襲擊沙特石油設施,布倫特原油一度突破70美元/桶的關口。2月下旬得州遭遇罕見極端寒潮天氣,美國原油產量追平史上最大降幅。3月24~29日,大型油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航道堵塞導致油價短暫反彈幅度達6%。5月7日,美國最大輸油管道遭遇網絡襲擊被迫關閉近一周,12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再次突破70美元。我國石油進口多集中于中東、北非等地緣政治不穩定地區,92%的進口集中于海運,通道沿線與我國存在主權爭端國家較多,國際地緣政治沖突是影響我國石油供應安全的風險因素。

(五)光伏產業快速擴張,導致供需嚴重失衡

硅料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產業上下游供需嚴重失衡,硅料供給周期與下游需求周期錯配。2020年9月,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拉開擴產大幕,爭奪市場份額,但與中下游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擴產速度相比,硅料擴產周期要多出7~8個月的建設期,產能釋放相對緩慢。據統計,2020年有13家光伏上市公司共計宣布了逾40項擴產項目,多家龍頭光伏企業頻繁簽訂硅料長單,加緊對上游資源的爭奪和鎖定。2021年全年硅料總供應量足以滿足全球160吉瓦的新增裝機需求,但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的產能卻擴張到了300吉瓦左右。下游擴產太快,上游產能跟不上,供需嚴重失衡,導致硅料價格暴漲。

三、后續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大宗商品價格不具備長期大幅上漲基礎

本輪大宗商品價格短時間內大幅上漲是階段性供需錯位的表現,背后大多是短期性和突發性因素,可能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從國際因素看,隨著未來全球疫情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興經濟體生產供應能力恢復正常、基數效應逐步消退,價格漲勢將趨緩。從供需關系看,一季度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反映我國供應并不存在問題,其中煤炭、電力工業低于79%,長期供給能力仍在,只是短期受到抑制。隨著生產供給保持較快增長,供求關系最終會逐步得到調整。從政策因素來看,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強刺激。同時,相關部門還加大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力度,開展大宗商品市場監管,組織投放煤炭等國家儲備,加大補貼力度增加電煤和燃氣供給。隨著“保供穩價”一系列政策出臺,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至合理區間。

(二)重視中長期降碳去碳帶來的成本上漲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碳價格將在商品的生產成本中得以體現。據測算,如當前利用CCUS實現零排放,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成本分別將增加22%、156%、34%。參與碳交易和實施碳稅,通過購買碳配額,企業生產成本將增加,尤其對石化、重金屬冶煉加工企業影響最大。如果這部分成本向下傳導,意味著碳價格將在更多的商品價格中得到體現。對于電價而言,中長期將面臨新能源裝機提升后的系統成本上升帶來的價格上行壓力。為保證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可靠供電,源網荷儲各環節的靈活性資源和運營的投資將加大,電力系統整體成本將會明顯上升。

(三)冷靜客觀看待市場價格波動

在過去歷次危機的復蘇過程中,大宗商品在一個階段內出現較大幅度的漲價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因為供給恢復一般滯后于需求,只不過疫情反復造成的全球經濟復蘇不平衡加劇了供需之間的缺口。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是供需再平衡、經濟調整的內在要求,要積極打壓市場中的過度投機行為,也要允許市場通過價格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光伏上游價格上漲,促使下游通過技術降本增效推動行業優勝劣汰,當新增資本涌入產能釋放,供需關系將實現再平衡,價格得到平抑甚至不斷下降,支撐平價上網長期發展。電力現貨價格的上漲,是現貨市場發現價格、還原電力商品屬性的正確表現,真實反映了電力供需緊張形勢,可以通過市場信號激勵供應側投資電力容量,同時引導用戶側調整生產方式、平抑負荷尖峰。

(四)長期存在的能源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雖然引發此次價格上漲的因素多是暫時性的,但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也不容忽視,要避免短期風險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相互疊加,引發更大的能源安全問題。煤炭產能區域集中度提高,區域間供需格局趨緊。經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嚴重供大于求局面得以扭轉,供需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過剩轉為結構性不平衡,受新舊資源交替、生產運輸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平穩供應面臨一定壓力。要科學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力度和節奏,做好煤炭產能退出后的資源和運力接續,做到“先立后破”“新的不來、舊的不去”,同時要防止各地因碳中和搞“一刀切”,人為大幅削減煤炭產能。電力系統靈活性不足,部分地區高峰時段出現電力供應缺口可能成為“新常態”。近年來,我國用電需求呈現冬、夏“雙峰”特征,峰谷差不斷擴大,電力保障供應的難度逐年加大,未來隨著新能源裝機大規模增加,用電高峰時段保供應和低谷時段保消納的矛盾將更加突出。要加大抽蓄、新型儲能等靈活調節電源發展支持力度,建立“容量市場+電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完整的電力市場體系,共同為電力供需平衡提供健全的價格信號。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將對我國能源安全構成現實威脅。目前我國原油價格參照國際定價體系,如果油價大幅上漲,將引發國內商品市場價格聯動,增加經濟運行成本,影響物價穩定和相關產業發展。當前,國內油氣企業應抓住宏觀經濟復蘇、油氣市場需求回升、價格上行的契機,大力實施“穩油增氣”戰略,加大國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長期,要通過體制改革、考核倒逼、政策支持引導國內油氣增儲上產;優化國際能源布局,實現進口來源、通道、方式、主體多元化。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能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