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那些年 淡出光伏行業的大佬們

2021-08-02 09:39:41 世紀新能源網   作者: 孫凌偉  

達爾文的優勝劣汰理論,在瞬息萬變的光伏行業尤顯殘酷,昔日叱咤風云的局內人,一朝不慎,就有可能變成他日的場外看客。曾經的彭小峰、李河君、楊懷進等如此,如今的荀建華、李仙壽等,同樣沒能逃脫這一厄運。

7月10日,億晶光電發布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其大股東荀建華及其一致行動人荀建平、姚志中計劃自公司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33,397,74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1.34%,這也是該股東所持億晶光電全部股份。

公告顯示,減持股東存在一致行動人存在一致關系,荀建華為荀建平兄長,為姚志中姐夫,按照減持數量和公告當日收盤價估算,三名股東此次清倉減持套現6億元。一紙公告意味著,與億晶光電糾纏了十幾年的荀建華,從上市公司徹底退出。(對于荀建華與億晶光電的糾葛,可關注世紀新能源網文章《連續兩年虧損 這家老牌知名光伏企業將被ST》。)

荀建華離開了,套現6億元,還算體面。而盤點以往光伏史上那些或主動,或被動的退出者會發現,能夠這么體面離開的,并不多。

中國光伏的興起,大體是在2001年,在國家“光明工程計劃”帶動下,我國的光伏裝機量第一次迅速增加;而2004年從德國開始的歐洲補貼政策,則讓國內光伏企業得到了躍升式發展,很多企業不但在隨后幾年完成了大規模產能提升,而且在資本市場上先行上市。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光伏企業,在此期間紛紛崛起。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從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有200多家,到2008年猛增至近400家。

但繁華背后,危機隱現。2008年,一場由美國雷曼兄弟倒下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金融危機下,銀行信貸收緊,使得歐洲大多數在建和新建的光伏發電工程被迫終止或者延期,從而導致對太陽能電池以及組件需求的突然減緩,中國光伏企業普遍遭遇困境。

這還只是開始。2010年,為了應對危機,也為了打擊剛剛崛起的中國光伏企業,歐美發動了“雙反戰爭”,這對市場、原材料、技術“三頭在外”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國內有超過300余家光伏組件企業倒閉,一度剩下只有50家左右。這一輪產業波動中,曾經風光無限的尚德、賽維率先倒下,兩位曾經的中國首富施正榮和彭小峰,一位在多年后卷土重來,親自給客戶講解產品;一位試圖用綠能寶收割無果后遠遁美國。

兩家頭部企業之外,被譽為“光伏行業黃埔軍校”的中電光伏,也在此時遭遇危機。從2011—2014年,連續4年持續虧損,負債總額為8.21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4%;2016年3月9日,被責令從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退市;2018年5月9日,由于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上海復卿實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進行破產清算;2020年1月14日,中電電氣集團申請破產。

在這一時期宣布破產的,還有老牌光伏企業上海超日。上海超日是國內較早從事太陽能光伏生產的民營企業,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2012年3月發行存續期限為5年的“11超日債”。此后,公司整體業績持續虧損,生產經營管理陷于停滯,無力償付供應商貨款,銀行賬戶和主要資產被凍結、抵押或查封,應付債券不能按期付息,“11超日債”也因此成為我國債券市場首個公司債違約案例。受制于沉重的財務負擔和當時光伏產業整體低迷等影響,超日難以在短期內通過主營業務經營來恢復持續盈利能力。2014年4月,債權人以超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上海第一中院申請破產重整;6月26日裁定受理,因連續3年虧損,超日被暫停上市。

由楊懷進執掌的海潤光伏,同樣在這一時期面臨困境。2015年2月16日,停牌自查多日的海潤光伏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2015年底,在經歷了兩年的虧損后,已被“戴帽”的海潤光伏遇到了新的困境——因無法在2015年12月10日前向聯合光伏交付已完成收購協議的電站,而面臨巨額賠償。而在這一年的12月28日,CEO楊懷進也辭去海潤光伏的一切管理職務。2020年7月,關于楊懷進的最新消息是,被南京中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2年10個月,并處罰金100萬元人民幣。楊懷進沒有上訴。

為了應對“雙反”危機,保留火種,國家決定出手救市,最直接的就是給予補貼,拉動內需。2012年7月,我國政府出臺了《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年及2020年裝機目標進一步提升至21GW及50GW;同年10月,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開放分布式并網時間,全面支持分布式能源發電;2013年,發改委發布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確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標準,隨后,國家能源局跟進,陸續發布集中式電站三類地區的標桿電價,不僅點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同時也讓社會資本瘋狂涌入,開啟了中國光伏行業的高增長階段。相關數據顯示,2013至2017年,短短四年時間,中國光伏領域的注冊公司從不到8000家飆升到7.4萬家,平均每年增加1.6萬家,而截至2017年的光伏裝機總量,也達到了歷史新高的53.06GW,不僅全球第一,而且同比增長高達53.6%,相當于2014和2015兩年的總和。裝機量暴增的同時,產能過剩以及電網消納等問題逐漸隱現,尤其是越來越大的補貼缺口成為一顆定時炸彈,根據官方數據,截至到2017年年底,光伏累計補貼的缺口達455億元。最終,這些問題被一紙公文所引爆。

2018年6月1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除了常規的降低補貼標準之外,補貼規模也被嚴格限制。

補貼大潮退去,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布局不科學、負債累累以及不擅經營的公司成為最早受到政策沖擊的對象,漢能、昱輝陽光能源、振發新能源、青島奧博、旭陽雷迪、興業太陽能、安陽鳳凰光伏科技、山東騰龍科技等多家光伏企業,在之后幾年陸續遭遇欠薪、破產、被合并等各種命運。

中國光伏20年,每一次行業周期的跌宕,總會伴隨著一批企業的倒下、一群人的離開,優勝劣汰的結果雖然殘忍,但對于后來者來說,只有不斷吸取失敗教訓,企業才能更好進步,行業才能更好發展。那些殺不死你的,終會使你更強大!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光伏行業,荀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