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碳交易市場為綠色發展探路

2021-09-10 10:28:00 中國財經報   作者: 戴正宗  

碳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手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工具。備受矚目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開市運行以來基本情況如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放眼全球,碳交易領域有哪些先進經驗可以為我所用?本期綠色低碳版面聚焦碳交易,組織采編力量開展相關采訪調研、編譯權威材料、繪制圖片新聞等,推出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隨著未來全國碳市場的逐步擴容、投資者日趨多元化、交易種類進一步豐富等,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高,為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探索新思路。

自7月16日開市交易至9月8日,全國碳市場運行平穩,價格穩中有升,累計成交量844.3萬噸,累計成交額超過4.16億元。

如同襁褓中的嬰兒一樣,剛剛建立不久的全國碳市場同樣帶給人們成長的希望。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很高。隨著未來碳市場的逐步擴容、投資者日趨多元化、交易種類進一步豐富等,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高,為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探索新思路。

上線交易以來市場運行平穩

碳交易,不是市場主體在交易市場內直接購買二氧化碳,而是交易二氧化碳的排放權。記者了解到,作為碳排放量高、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的行業,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的是發電行業,2225家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成為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主體。

在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配額”是一個重要關鍵詞。據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國強介紹,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此次納入排放配額管控的企業是年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發電企業。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采用‘基準線法’進行配額分配,即對單位發電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限制。”錢國強告訴記者,碳市場主管部門根據電廠的發電量及其對應的基準線為企業分配配額。若企業獲得配額高于其實際排放量,上述盈余的部分可以在碳市場中出售。發電機組燃料類型及發電技術不同,其對應的基準線也有差異。因此,運用基準線進行配額分配的方法,可以推動電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

除了配額外,碳交易價格也備受關注。記者注意到,7月16日當天,碳排放配額交易開盤價為每噸48元;首筆交易價格為每噸52.78元,這與生態環境部此前預估的40元/噸平均交易碳價基本吻合。“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考慮通過改進配額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機制等政策措施,引導市場預期,形成合理碳價。”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關負責人預測,長期來看,隨著我國降碳計劃的推進,免費碳排放配額將進一步收緊,未來碳交易價格上漲是大勢所趨。

碳排放交易市場作為一種市場化機制,表面上看與公共財政似乎沒有什么關系,因為前者是市場交易,價格機制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其他部門負責制定和執行規則,后者更多的體現在為社會主體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防范和化解公共風險。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資源環境和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少強看來,其實不是這樣的。要使碳排放交易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基本交易對象——碳排放數據,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沒有準確的交易數據,市場交易無從談起。

企業參與交易積極性高

生產1度電,要排放多少碳?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錢國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煤電目前的單位供電量碳排放約為750至1000克,也就是說,1度煤電約產生1.6斤的二氧化碳。

也正是基于此,作為碳排放“大戶”的電力企業成為了首個試水碳交易的行業。根據政策要求,大型電力企業要通過購買碳配額的方式,抵消其使用煤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成交數據顯示,7月21日,中國石化順利完成全國碳市場首筆大宗協議交易,從華潤集團買入10萬噸全國碳市場配額。該筆交易成為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以來的首筆大宗協議交易,也是全天唯一一筆大宗協議交易。

“作為一種市場化機制,碳排放交易市場是推動全社會低成本減排的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同時,該市場也在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平衡作用。”中國石化綠色低碳處副處長王之茵介紹說,中國石化下屬17家企業自備電廠納入全國碳市場,其中勝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和中天合創等4家企業參與了首日碳交易。

“同樣是生產1度電,有的電力企業會產生800克碳排放,有的會產生900克碳排放。企業只有通過創新機制,積極求變,努力在節能減排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錢國強告訴記者,目前很多發電企業在這方面下了“狠”功夫,

一個淡藍色、16開本大小的對開塑料盒子,就能夠測量二氧化碳的濃度。這兩天,在江蘇連云港新海發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給首批參與碳交易的火電機組安裝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裝置,在包括鍋爐、汽輪機、脫硫塔等火力發電各個環節的生產設備上,一共安裝了2000個這樣的監測裝置。

“此前公司火電機組的碳排放量是根據電煤的消耗量計算出來的。現在依靠這些新監測裝置,我們可以隨時掌握碳排放量數據,通過每小時一次的精準碳排放量計算,實現對生產方式的實時優化,促進減碳。”江蘇連云港新海發電公司副總經理董文偉介紹說,目前這套系統正在江蘇8家發電企業試點,用以優化原來的碳排放計算方法。

碳交易市場從電力領域開始,是因為無論是電力生產企業還是電力輸送端(電網)有高度的智能化、數字化,碳排放的相關交易數據容易獲得。相反,許多其他行業則未有成型的數據。陳少強說,他曾經到一家民營造紙企業調研,發現該企業年度能耗數據不全,可比度不高。因此,要更大范圍推廣碳交易市場,還需要許多工作要做,其中關鍵性一條就是政府要支持企業加大能耗數據基礎設施或者平臺建設投入力度,夯實碳交易市場的數據測量和計量基礎。

進一步提高碳市場活躍度

全國碳交易處于市場初期,未來發展令人期待。多位專家表示,未來要進一步發揮碳交易市場的重要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政策完善作為支撐。

“由于電力企業核算的方法相對比較成熟,流程比較清晰,整個交易的過程條件比較成熟,所以電力企業先進入市場交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其他行業,碳市場擴容的原則是“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但從目前情況看,完成這項工作需要一定時間。

據悉,根據全國碳市場的總體設計,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高能耗行業未來將包括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民航等。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正在抓緊對這些行業碳排放情況進行摸底。

錢國強建議,為了盡快提高碳市場活躍度,還要盡快讓碳市場投資者實現多元化,讓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進入市場;要豐富交易種類,除開展現貨交易外,未來還需要發布期貨交易,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發現價格機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當前該配額比較寬松,基本與企業的實際排放情況差異不大。隨著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這條“繩”會逐步趨緊。“當前排放總量是根據配額加總而來,這種約束的強度是遠遠不夠的。”盤和林說,只有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明確的總量標準,并根據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情況規劃長期可行的碳總量變化路線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和企業減排工作,才能進一步發揮碳交易的重要作用。

另外,陳少強指出,對碳交易市場的作用邊界,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碳交易有助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讓低碳企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但碳交易市場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減碳的效果,還需更多實證數據予以佐證。為此,在推進碳交易市場的同時,也應考慮研究在環保稅基礎上是否進一步開征碳稅的問題,從長期和多方面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碳交易市場,綠色發展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