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農村能源低碳轉型怎么“轉”?

2021-09-13 09:44:25 農民日報

“吃”掉秸稈、垃圾、糞污等農業廢棄物,“吐”出綠色生態新能源。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能源主動融入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中,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貢獻。

有統計顯示,我國農業農村溫室氣體綜合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15%左右,實現農業農村低碳發展,推動農村能源低碳轉型,對于落實我國“雙碳”目標意義重大。農村能源低碳轉型應該怎么“轉”?在8月23日至29日的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這一話題引發專家熱議。

可再生能源迎來發展機遇

“全國碳達峰、碳中和最大的難點在化石能源,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很大的潛力在可再生能源。”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說。

農村能源是農業農村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生產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保障,其綠色低碳發展主要依托能源效率提升與低碳能源替代兩個路徑,需要從供給側和用戶側兩個角度去落實實施。近年來,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和參與下,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發揮可再生能源在解決農村地區清潔用氣、供暖、用電等方面的多種功能,大力推進沼氣生物天然氣、秸稈清潔供暖供熱、熱解燃氣、炭基功能性材料等高值化產品的規模化應用,把可再生能源產業培育成農村產業升級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系統性變革,將給我國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能源結構帶來重大變化,為我國農村地區的能源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與環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衛權表示,在農村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實現多贏:一是為我國農村地區提供清潔能源,實現能源的清潔化;二是減少農村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實現農村地區低碳化發展;三是促進就業為農民增加收入,為共同富裕和美麗鄉村做出貢獻。

當前農村進入了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農村能源建設肩負的任務已不只是單一的農村用能問題,而是在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綜合利用農作物廢棄物、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擔負了更多的責任和使命。

打造農村能源互聯互濟生態圈

我國農村不同地區氣候條件、能源資源稟賦、能源供應和消費現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情況不同,生活習慣和住宅類型不盡相同。如何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生活習慣,因地制宜推廣應用不同的能源技術,是農村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

從節能降碳這個角度,現在農村有一部分還在用散煤取暖,發展一些潔凈的新能源替代散煤正當時,要用現代化的手段把生物質能利用起來。例如,要充分發揮沼氣在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方面的重要功能,盤活改造現有戶用沼氣設施和中小型沼氣工程,推動解決城鄉環境衛生問題,為農村居民炊事和北方冬季清潔取暖提供綠色燃氣,為農業農村減排做出貢獻。

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次投入和設備后期維護費用以外,后期能源的使用是免費的。當前新農村建設中采用“太陽能+”方式,協同光伏、空氣能、生物質能、跨季節儲能等清潔能源,協同電能及天然氣,形成清潔能源多能互補聯供系統,可以實現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全年供應熱水和電力。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研究員王久臣認為,用雙碳戰略思想、現代能源技術,引領零碳村鎮建設,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儲能技術和能源綜合管理模式,實現區域綠色能源的充分可持續供給,達成區域內碳的零排放目標。同時要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建立區域能源綜合控制中心和服務平臺,橫向實現“電、熱、冷、氣、水”能源多品種之間和縱向實現“源、網、荷、儲”能源多供給環節之間的協同以及能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互動。從而實現多種能源互聯互濟、源網荷儲深度融合,實現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慧靈活、經濟高效的目標。

為促進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節能降碳,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還計劃于明年3月在天津召開以“農村能源新生態 低碳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中國農村能源低碳發展大會,聚焦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節能降碳和農村能源開發利用,薈萃各方人士,圍繞農村能源體系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進行研討交流,為實現農村能源低碳發展建言獻策,為助力農村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

生物質能有望成為碳中和利器

目前,生物質能在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不到10%。當前的“小產業”若政策得當,方向正確,未來則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巨人”。每年若對城鄉各類有機廢棄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將對我國環境、能源和糧食安全發揮巨大作用。

“農村能源低碳轉型要結合農村自身特點,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關鍵是要做好生物質能源化的清潔利用,要找到可實現低碳、高效燃燒以及清潔排放的生物質技術和商業模式,從而推動農村能源系統從高碳向低碳轉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說。

生物質能集化學態能、作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于一體。兼具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在廣大農村地區具有分布廣、供應穩定的優勢,既能讓農村垃圾變廢為寶,又能節能降碳,綜合效益顯著。以沼氣應用為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首席專家李景明算了一筆賬:我國畜禽糞污每年產生量大約30億噸,農作物秸稈則為8億多噸,按照原料可獲得性和用途可行性研究與分析,畜禽糞污的80%和農作物秸稈的25%可用來作為沼氣厭氧消化原料,每年可產生沼氣的潛力約1500億立方米,可替代1.1億噸標煤的化石能源;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近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近年來,北方農村地區生物質清潔取暖大有可為。我國目前生物質清潔供暖已經初見成效,形成了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供熱、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鍋爐集中供暖供熱、生物質成型燃料+清潔爐具分散炊事取暖三種主要模式的清潔供暖路徑,并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北等地進行了大規模推廣。據檢測,生物質集中供熱工程環保監測指標低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與燃煤相比,二氧化硫排放減少90%以上,二氧化碳實現了零排放。生物質供暖運行成本低于電采暖與天然氣采暖。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在農村地區推廣生物質清潔供暖,預期減排十分顯著,并且擁有較強的經濟適應性,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節能減排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