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風電迎來新風口

2021-09-14 08:46:12 人民政協報   作者: 記者 李元麗  

9月10日,第四屆風能開發企業領導人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國內重點風能開發企業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近40家企業和機構,80多位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與會代表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風電產業應從系統性角度來看待自身的發展,抓住落實雙碳目標的關鍵期,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共識:既要把握好節奏又要防止“一刀切”

“碳達峰與碳中和,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是引領我國實施低碳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中國能源革命中的兩個里程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表示,碳達峰不是沖高峰,要在降碳的過程中達到峰值,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礎步驟,二者實質都是低碳轉型。低碳轉型與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并行不悖。“實現雙碳目標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科學的轉型過程,其政策性很強,需把握好節奏、積極而穩妥地推進,既需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落后的、無效的投資。”杜祥琬再次強調。

在杜祥琬看來,未來能源一類來自太陽上的核聚變,即太陽能,另一類來自地球上的受控核聚變。為此,我們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國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我國中東部能源電力供應應當做到“身邊取”與“遠方來”相結合,提高能源自給比例,成為“產消者”,西部開發則采用集中式新能源,建設高耗能產業時做到就地消納;再如,將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相結合,提高分布式比例,同時建設智能電網、儲能、分布式能源和智慧微網,增強電力系統的靈活性,通過多能互補,實現能源轉型。

“此外,新能源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還要做好風光各自的產業鏈,以核心技術、新科技爭取發展權,通過各類調峰資源、物理儲能、化學儲能、氫儲能、管理調節,提高風光的穩定性,提高電網的智能化、靈活性,將源、網、荷、儲連起來,提升價值。”杜祥琬表示。

解題:建立科學的風電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對于‘國補’取消后,如何推動海上風電成本下降?”

“針對目前各地存在的‘資源換產業’‘落地換指標’等現象,標準不統一問題如何解決?”

“如何破解風電設備價格競爭?”

……

在座談會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和企業認為,有必要調整配置的方式和標準,建立公平透明機制,兼顧行業企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資源的有序開發和企業間良性競爭,建立健康的競合關系。

針對風電設備價格競爭的問題,專家們提出,在平價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風電設備招標價格屢現新低,對整機企業和主要部件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營壓力。為避免低價惡性競爭,有必要建立上下游互利關系,共同維護市場秩序。行業的健康發展源于產業鏈上所有環節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在開發端具備合理利潤的情況下,應給予制造端推動成本下降的時間窗口,追求更低價格不是我們的目的。

大家一致建議,應當建立科學的風電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及標準,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對風電的正確認識,消除部分地方政府和民眾對風電的錯誤認知。

未來:走多元融合之路

“初步判斷,‘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將進入新的階段,呈現新的特征。”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分析了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一是大規模發展,在前期跨越式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占據發電裝機的主體地位。二是高比例發展,由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補充轉為增量主體,在能源電力消費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三是市場化發展,由補貼支持發展轉為平價、低價發展;由政策驅動發展轉為市場驅動發展。四是高質量發展,既要大規模開發,又要高水平消納,保證電力穩定可靠供應。

王大鵬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堅持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堅持“五個并舉”,即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并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并舉。推動“四個發展”,即以區域布局優化發展,以重大基地支撐發展,以示范工程引領發展,以行動計劃落實發展。

談及行業未來發展時,王大鵬表示,下一步將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的原則,在“三北”地區著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納能力,優化風電基地化、規范化開發;在西南地區結合水電的開發,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在中東南地區重點推進風電就地就近開發,特別在廣大農村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計劃”;在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實現近海規模化開發,遠海示范化開發。同時,在風能資源優質地區有序實施老舊風電場升級改造,提升風能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風電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此,他建議:第一,補短板。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用的結合,加強基礎性研究,加強對風電設備、材料、核心部分、智能控制系統的攻關,重點突破高承載主軸承、IGBT等核心技術和生產制造問題,推進大容量風電機組創新突破,切實解決突出短板受制于人的情況。第二,強弱項。從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角度出發,在聯網協同發力的過程中做好風電自己的事情,著力改善涉網性能,提高風能資源預報準確度和風電發電功率的預測精度,以提高風電主動支撐能力和抵御電力系統擾動能力。第三,謀創新。在加大技術攻關創新的同時,還要加快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風能開發企業領導人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