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氣價電價飆升、能源儲備水平降至歷史低位……從歐洲能源危機看綠色低碳轉型

2021-10-14 08:31:41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 李云舒 管筱璞  

天然氣價格史無前例的暴漲,讓歐洲這個冬天不太好過。

歐洲洲際交易所數據顯示,相較于去年年中約6歐元的價格,近期天然氣價格已經飆升10倍以上,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隨著能源價格一路飆升,歐洲電價也飛速上漲。有分析預測,這場能源危機可能向全球擴散。

能源供應涉及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容不得半點閃失,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必須堅守的底線就是要確保安全供應。在尋求向清潔能源加速轉型的時期,更需要突出安全且可負擔的能源供給的重要性。

歐洲能源儲備水平降至歷史低位,氣價電價暴漲引發民眾抗議,多家企業因成本壓力宣布停產

經歷了去年的寒冬和今年的酷暑,歐洲能源儲備水平降至歷史低位。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數據顯示,當前,歐洲區域性天然氣庫存僅為滿負荷水平的74.7%,為十多年來最低水平,冬季能源儲備亟待補充。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1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石油、天然氣和凝析氣田3號綜合氣體處理站,該站是西伯利亞電力天然氣管道的資源基地。在歐洲天然氣價格創下最高40%的單日波動紀錄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可以增加供應,幫助緩解短缺。

能源危機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電力行業受到的影響最為顯著,電價暴漲令各國政府與消費者措手不及。

當前,英國每兆瓦時電價已漲為285英鎊,同期相比上漲幅度達到700%,創下自199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西班牙電價自去年12月以來上漲兩倍,德國上漲50%。業內人士警告稱,歐洲各個國家都將努力應對前所未有的電力行業危機。

隨著北半球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季,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如果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今冬可能會有數千萬歐洲家庭因無法負擔取暖費用而陷入“能源貧困”。國際能源署警告說,在即將到來的冬天,歐洲可能面臨寒流、意外停電等各種形式的“壓力測試”。

高耗能行業扛不住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已有多家鋼鐵、化工品、食品加工企業表示能源價格的上漲將擠壓利潤,甚至因成本壓力宣布減產或停產。英國數家大型化肥生產商宣布減產,而由于英國食品行業在食品加工、保鮮、屠宰等環節依賴化肥生產商提供的二氧化碳,英國食品行業官員說,如果不解決二氧化碳短缺問題,該國將面臨食品危機。

疫情影響、氣候條件不利、能源需求增加……多重原因導致歐洲“氣荒”

歐洲為什么鬧起了“氣荒”?專家分析稱,一方面,近期多國的經濟在解除防疫封鎖后逐漸恢復,加上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取暖和照明等能源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受少風、干旱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歐洲今年的風力水力發電量遠遠低于平均水平,令本就不充足的能源儲備“雪上加霜”。

“一般來說,夏季是天然氣的淡季,往年都是有儲氣的,但是今年夏季由于全球性的高溫天氣,民眾的制冷需求也在增長,而氣象條件導致風力減弱,歐洲各國的綠電有些跟不上,只能上氣電,因此夏季動用了儲備氣,秋冬勢必就會需要注氣。”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調研室主任羅佐縣告訴記者。

歐洲的天然氣主要依靠從俄羅斯進口。每4個歐洲家庭就有1個使用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而俄羅斯自身對天然氣的需求也在增長,出口歐洲的氣源多多少少受到影響。“就全球而言,歐洲與亞洲‘爭氣’是今年天然氣銷售領域的一大特點。需求旺盛,產量沒有增長,自然導致價格上揚。”羅佐縣表示。

歐洲的氣候政策本身也在推高歐洲的能源價格。熱電廠原本可以在使用天然氣和使用煤炭之間進行轉換,不過使用煤炭需要購買碳排放許可。今年以來,在歐洲削減碳排放許可證數量改革的推動下,歐盟碳排放配額價格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碳排放的高成本,進一步助長了天然氣價格。

可再生能源供應體系在極端天氣下可能“失靈”,發電后的儲能問題依然有待突破

羅佐縣認為,“供應穩定”和“可持續”是能源安全的基本內涵,“在此基礎上,追求更高層次的能源獨立,避免國家能源供應受制于人,可以說是各國共同的政策管理目標和追求。”

自疫情蔓延后,世界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共識愈發高漲,碳中和逐漸成為各國的共同追求。羅佐縣表示,碳中和帶給能源行業的巨大沖擊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而可再生能源很多時候依托本土。這意味著,該國對域外能源依賴程度的下降,從而從供需基本面上改善該國的能源安全水平。

歐洲的油氣資源自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走下坡路,日本和韓國本是油氣資源缺乏國家。由于本身能源自給能力不足,歐洲屢受俄氣斷供類似事件困擾,日本和韓國則長期遭受油氣亞洲溢價之苦。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歐洲、日、韓一方面開辟多元化油氣供應渠道,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力求能源供應自保。

不過,今年以來,風電、太陽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在美國、歐洲和亞洲未能填補削減化石能源使用所帶來的能源缺口。被寄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供應體系,為什么在極端天氣等外部因素襲擾下,出現了失靈?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當風能和太陽能供電不足時,該地區的供電量便易受較大影響。特定情況下,“出不上力”是各國可再生能源共同的尷尬。比如云南因今夏干旱,水力發電不足,使得本應輸往廣東的電力供應隨之短缺。再如去年底美國得州,極寒天氣不僅凍住了發電風機葉片,同樣凍住了煤電企業的供水通道,也影響到了天然氣的管網輸送。有研究指出,目前全世界電池生產商5年多的電池產能僅能滿足東京全市停電3天的電能,可再生能源發電后的儲能問題依然有待突破。

能源安全不容有失,必須貫徹落實“三新一高”要求,立足國情妥善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能源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不過,從我國的能源結構來看,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的火力發電依然是目前發電的主力。水電、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但暫時難擔重任。

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雙碳”目標下,降低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已成為能源結構轉型中的必然要求。不過,規模如此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費,意味著任何“躍進”式的“換賽道”都會導致社會生產和生活用能的供應問題。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院長謝和平看來,我國的資源稟賦和現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決定了短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離不開煤炭。即使全面實現了碳中和,我國仍需要煤炭作為電力調峰、碳質還原劑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兜底能源。同時,碳達峰、碳中和也為行業提質增效提供倒逼機制,創造了時間和空間。

“總體來講,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將是煤炭行業轉型升級乃至顛覆式發展的過程。因此,碳達峰、碳中和對煤炭行業而言,絕非只是艱巨的挑戰,更是難得的歷史機遇。”謝和平說。

能源安全事關發展安全、國家安全,不容有失。現階段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繼續增長。必須貫徹“三新一高”要求,立足國情,妥善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當前和長遠的關系,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深化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歐洲能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