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科學治污:減少重污染天氣 降低PM2.5濃度

——空氣重污染進入“高發期”,新一輪治理攻堅如何行動



2021-11-01 09:14:16 科技日報   作者: 李 禾  

10月21—25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今年入秋以來首次大范圍PM2.5污染過程;28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污染天氣,7個城市出現重污染天;30日,北京空氣質量從輕度污染轉為中度污染。秋冬季是空氣重污染“高發期”,今年大氣治理攻堅行動重點是什么?科技如何支持精準治污?

“今年攻堅行動總體考慮是,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PM2.5濃度為主要目標,堅持精準、科學治污,做好煤、電等能源保供和保障溫暖過冬等工作。”10月29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說。

聚焦到59個城市,精準施策

生態環境部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PM2.5濃度比2016年同期分別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70%、65%,長三角地區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盡管如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仍是全國PM2.5濃度最高的區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數占全年95%以上。

吳險峰說,今年攻堅重點包括,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鋼鐵業去產量要求、實施散煤治理、加快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強化秸稈焚燒管控等。

“將聚焦群眾反映較強烈的重污染天氣,做針對性調整,突出精準、科學和依法治污,反對一刀切。”吳險峰說,根據大氣污染新特點、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區域傳輸規律,從去年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聚焦到59個城市。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39個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南部及河南南部共20個城市。59個城市根據PM2.5控制濃度、重污染天數目標,實施重點行業差異化減排,即環保績效好的企業可以不錯峰生產或實施自主減排等。

“據測算,清潔取暖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在3成左右。推動清潔取暖,將是環境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吳險峰說。

推進清潔取暖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重要政策措施。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已完成約2500萬戶清潔取暖改造,今年還將完成348萬戶左右。

吳險峰說,推動清潔取暖還要保證百姓不挨凍。因此,供暖設施已改造完成但未經過一個完整取暖季運行檢驗的,不允許拆除原來供暖設施,“原來燒煤就燒煤,不允許拆除”。山區和不具備改造條件地區,可通過燒清潔煤、秸稈及其他生物質燃料取暖等。2021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里專門安排了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并已全部發放到地方。

“千里眼”無人機,創新科技執法

科技對大氣攻堅支撐能力也在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部監測司一級巡視員劉舒生說,我國空氣質量預報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省級和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未來7天的逐日空氣質量預報,重點區域未來7—10天空氣質量預報,全國及重點區域未來15天的空氣質量趨勢預報。

大氣監測站點數據聯網也提升了監測、預報的精準度。截至今年9月底,1734個國控站點、3282個區縣站點實現數據聯網共享,基本覆蓋全國所有區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449個鄉鎮站也完成與國家的數據聯網。

在創新科技執法方面,生態環境部執法局督察專員李天威說,深化“千里眼”大氣環境監管。通過衛星遙感、地面微站、無人機、大數據等手段,將重點區域39個城市42.8萬平方公里區域劃分為6萬個3千米×3千米網格,從中篩選出5000個PM2.5濃度較高的熱點網格進行“千米級”監控,精準識別出上千個500米×500米小網格實施“百米級”監管。加大新技術手段應用,在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體系基礎上,融合視頻監控、用電用能監控等物聯網手段,提升智慧化監督執法水平。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 降低PM2.5濃度,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