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1年全年電池片出貨量排行榜出爐!
根據PV InfoLink調研數據統計,通威再度拿下全球電池片出貨量出貨量冠軍,愛旭股份緊隨其后,三四五名分別為潤陽、潞安、中宇。和此前PV InfoLink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電池片出貨量保持一致。
本次排名不計入垂直一體化廠商對自有組件產能的出貨,因此并未看到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巨頭企業的身影,同時也較為客觀的反映了電池片這一細分領域的競爭情況。
太陽能電池片處于光伏產業鏈中游,企業將采購的硅片進行檢測后,再經過表面制絨及酸洗、擴散制結、等離子刻蝕及酸洗、鍍減反射膜、絲網印刷、快速燒結等工序,制成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電池片。
下游企業將電池片進行封裝后就變成了我們熟悉的光伏組件,因此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是決定最終組件轉換效率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在市場降本增效的需求下,太陽能電池技術經歷了從BSF到PERC的切換,下一代電池技術HJT、TOPCON、IBC、HBC等呼之欲出。企業一旦在技術路線上出現重大戰略失誤,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因此,專業電池廠商一般會在多種技術路線上同步進行研發,導致其毛利率較低,上市企業相對較少。
但正如前文所述,電池片對組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電池片出貨排名一直都是業內關注焦點,甚至可以說僅次于組件。
在本次榜單的五個企業中,僅有通威股份和愛旭股份為上市企業,潤陽近日剛被曝出計劃在今年2月提交IPO申請的消息,潞安、中宇皆未傳出上市相關消息。
其中,通威股份是以農牧業務上市,后續切入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如今已成為我國硅料和電池片雙龍頭。據其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通威股份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相關業務營收約為155億元,占比高達35%,僅次于飼料、食品及相關業務,但其毛利率僅為14.54%,同比減少5.67個百分點。
愛旭股份則是更為“純粹”的太陽能電池企業,2020年全年營收為96.64億元,其中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片營收為93.45億元,占比高達96.7%,毛利率為14.50%,和通威股份基本保持一致;其次是太陽能電池代加工業務,營收約為3.13億元,毛利率為25.35%。
由此可見,雖然太陽能電池對最終組件效率至關重要,但相關企業卻只是“賺點辛苦錢”,且處境愈發艱難。
在垂直一體化趨勢下,組件企業早已將硅片和電池牢牢抓在手中,尤其對電池格外“照顧”。
2021年,位于涇河新城的隆基綠能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一號廠房正式交付,該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全球單體最大光伏電池生產基地。無獨有偶,晶科能源高達8GW的高效N型太陽能電池產線也在近期全線貫通。
龍頭企業對電池產能的重視,讓自身話語權有了極大提高,減少對第三方電池的采購也是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電池片領軍企業為了提高業績,也在層層加碼。根據規劃,2022年底通威電池產能將超過55GW;愛旭股份電池產能達到45GW;潤陽高效電池產能在2021年底達到35GW。
由此可見,在組件企業極力擺脫對第三方電池企業的依賴、主流電池廠商通過擴產提高業績的“雙重壓迫”下。電池片市場格局將愈發穩定,如無意外,本次出貨量排名將延續數年時間。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