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以及財政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自査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工作,進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底數。
有消息指出,今年國家財政部印發的《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中“中央本級支出”增加了近4000億元,或用于解決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新能源補貼拖欠問題。
根據文件,自查對象包括電網和發電企業,范圍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已并網有補貼需求的全口徑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主要為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以及生物質發電項目。
自查內容主要從項目的合規性、規模、電量、電價、補貼資金、環境保護(僅限于生物質發電)六個方面進行。
在規模自查方面,要注意項目并網容量是否大于核準容量或年度建設規模,項目分批并網時間和對應容量以及全部容量并網時間與實際是否一致。在補貼退坡的關鍵節點是否存在以少量機組并網代替全部機組并網投產的情況。
電量方面則是補貼電量、補貼年限是否超過政策要求,實際利用小時數與同期項目相比是否存在異常偏高等問題。項目電價實際上網電價是否超過國家標桿電價或競價確定的電價,是否存在項目在補貼退坡關鍵時間節點之后投產仍享受退坡之前的補貼強度。
項目補貼資金是否超過應得補貼,完成綠電交易的電量是否扣減國家補貼,是否存在未列入補貼清單仍撥付補貼。
在具體自查組織方面,目前已經成立國家核查工作組和各省核查工作組,各省級發改委、財政、能源部門要積極配合核查工作。自查結果采取網上填報的方式,于3月30日至4月15日期間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進行填報。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要對自查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負責。
文件表明,開展可再生能源補貼核查是規范補貼資金使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有利于進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底數,提高使用率。鼓勵企業通過自查主動發現并糾正問題,于4月15日之前上報并整改可針對違規部分核減相應補貼資金,或免于處罰。若局部開展自查或整改,將暫停補貼資金發放或核減相關補貼資金。
具體文件見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