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不少人士會認為這又一次預示能源領域新時代的到來。
不過,總體數據只說明了一半的事實情況,核心數據則顯示了中美兩國面臨的挑戰。
2000年時,中國的能源消耗量只是美國的一半。而到了2009年,中國的能源消耗量則略微超過美國。
然而,兩國的能源結構則大相徑庭。煤炭在美國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為22%,而中國的這一比例則從2000年的57%升至三分之二。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中國經濟擴張的本質。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對出口導向型工廠的固定資產投資。由于中國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中國目前的能源強度(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仍是美國的三倍。也無怪乎中國政府此前一直不愿采取措施遏制二氧化碳排放。
盡管石油消費在美國總體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仍處于37%的高位,但相比中國,美國的能源結構要更加平衡。與中國一樣的是,美國必須找到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去年美國人均能耗為7.1噸油當量,雖然低于2000年的8噸,但仍遠高于中國人均能耗1.7噸油當量的水平。
與中國不同,美國當前的任務并非調整經濟整體結構,而是改變國民消費習慣,例如推廣節能車輛的使用。僅這一項任務已足夠艱巨。
對于中國而言,盡管已在全球能源領域取得新的領導地位,但中國平衡能源結構的任務似乎更加棘手。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