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馬蔚華:綠動商潮、碳起生機

2022-09-20 08:54:49 盟浪SusallWave

9月9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召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馬蔚華以“綠動商潮、碳起生機”為主題,從“面臨挑戰、金融助力、雙碳機遇和生態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了主題分享。以下摘要了其演講的主要內容,以饗讀者。

分享 | 馬蔚華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

- 1 -

落實2030議程面臨嚴峻挑戰

2015年9月,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又稱“2030議程”),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即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和生態平衡。致力于用15年時間,達成“消除貧困”等17項大目標。使全球告別“竭澤而漁”的發展模式,走向“代際傳承”的可持續之路。

迄今時間過半,而2030議程的進展嚴重滯后。今年7月,聯合國發布了《2022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在近20年內首次上升,達到6.76億,比疫情前增加了5.81億;全球1/10人口處于饑餓狀態,1.5億兒童因饑餓發育不良;全球累積6億人感染新冠疫情、導致1500萬人口死亡。也就是說,2030議程前三大目標,都出現了大幅倒退。

更為嚴峻的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來,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未有的速度發生,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和并發。

去年洪水、今年干旱。剛剛過去的夏天,歐洲、美國和中國都遭遇了超40度的異常高溫,網友們無奈地稱為“燒烤模式”。8月中我到了四川,切身感受了一下“45度生活”。四川省80%供電靠水力,“熱”使電力需求增加了一倍,“旱”使電力供給下降了一半,生產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與未來十年相比,今年可能還是較涼快的一年。IPCC對氣候變化進行了情景預測。

如果按照現在減排趨勢,本世紀末溫度會比工業化前高出4℃。IPCC曾經預測過,就算只比工業化前高出2℃,大規模的冰川融化將使海平面升高2米以上,進而引發氣象、海洋、森林和生物等原生災害和不可預測的次生災害。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當今世界,新冠疫情還沒結束,俄烏戰爭又催生了糧食、能源和難民危機,而氣候變暖已全面引發險情”。

要清醒地意識到,當我們談“可持續發展”,語義上是“世界發展是否可持續”,而本質上“人類生存是否有保障”的問題。

- 2 -

“可持續金融”推動可持續發展

如何應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挑戰呢?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們改變生產要素的配置。大力發展可持續金融,引導更多資金投向達成SDGs目標的領域,從而促使企業改變“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轉向“代際傳承”的可持續之路。

可持續金融,就是指所有能夠產生社會和環境正向外部效應的金融服務,比如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責任投資、ESG投資、影響力投資等都在其內。可持續金融的目的就是支持達成SDGs目標以及雙碳承諾,推動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上個世紀初,由于工業化發展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日趨嚴重,人們就開始探索底線投資、責任投資、ESG投資、影響力投資等等,逐漸形成了共識。目前涌現出的各種問題,絕大多數都是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中產生的。

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在從事每項業務、決策每筆投資、達成每筆交易…從價值鏈的源頭,就堅持環境、社會和經濟效應的協調,堅持財務價值與非財務價值的統籌,而不是“污染出現再去治理,貧富差距激增再去扶貧,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理成本和扶貧成本。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個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2030議程和雙碳承諾的完成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正因如此,可持續金融絕不僅僅是金融業務的改良,而是對價值評估體系的重塑;絕不僅僅是金融產業的風口,而是對生產要素配置的轉軌;絕不僅僅是金融市場的議題,而是催生新商業文明的革命!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要實現2030年議程,2015年預測,發展中國家每年的資金缺口2.5萬億美元; 去年聯合國又重新測算,資金缺口已擴大到近3萬億美元。

中國達成“3060”雙碳目標,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的氣候挑戰-以金融支持達成凈零排放》報告,預測到2060年中國需要140萬億人民幣(約22萬億美元)資金;中國金融學會預測數字更高,到2050年就需要487萬億人民幣(約74萬億美元)。

當務之急,就是要引導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向可持續發展領域。

在2015-2020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我國的普惠金融得以迅猛發展,每年都投入超萬億資金。在2020年提出3060雙碳目標后,我國的綠色金融又得到了跳躍式發展。

2016年綠色金融在中國起步,迄今已初步形成了綠貸、綠債、碳金融等多層次的綠金產品和市場體系。2021年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居全球首位;同期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超過6000億元,居世界前列。

為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雙碳”的力度,去年11月,人行先后創設了兩項直達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專項再貸款”,有效地引導綠色貸款投向綠色產業創新,轉型貸款支持傳統產業降碳。

- 3 -

雙碳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機遇

如何在雙碳時代找到商機?我們就從5至10年的大視野,去洞察一下大趨勢。

趨勢一: 用足政策利好,布局綠色產業

從產業端來看,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智能電網、能效服務、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汽車和基礎設施等產業,都出現長周期、指數型增長。

從資金端來看,國家政策規定,金融機構對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綠色服務六大產業提供低息貸款和貸后支持。與此同時,產業引導基金、政府配套補貼、第三方服務等都在快速、放量地向流向雙碳利好產業。

趨勢二:推進2030議程、達成雙碳承諾是全球共識

以可持續金融推動可持續發展,這是當前形勢下全球市場少有的共識,被稱為逆全球化中的“最大公約數”。

我昨天參加了青島海爾社會責任債券的發行儀式,金額2億美元,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投行與三井住友銀行等國際頭部金融機構都在積極認購。我們在內蒙古推動可再生能源項目,解決煤礦礦卡的排放問題,也得到了中東資本的支持。

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從事貿易、建廠、研發、并購以及資本運作等合作,要善用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體系和話語體系,既容易贏得認可,也有助防范風險,對一帶一路企業海外運營非常重要。

趨勢三:實現雙碳承諾既是有力的技術革命,也是深刻的社會變革

稱為技術革命,是我們在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儲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智能電網等領域,技術進步都會帶動產業革命。斯坦福大學成立了一個新能源研究院,300多位教授主攻新能源研究。科技轉化將催生新賽道、培育新龍頭。

稱為社會變革,是雙碳達標不僅改變生產模式,也會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范式。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日常活行為的改變,都將促使消費端和生產端發生巨大的變化,變化中孕育著2C綠色產業的商機。在雙碳時代中,企業家和投資人不僅要順勢而為、更要借勢而進。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雙碳,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