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有豐富煤炭資源的中國,能源企業對“煤化工”的興趣不減,它們試圖把煤炭大規模轉化為石油替代品和清潔能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23日表示,中國現代煤化工行業仍面臨技術瓶頸和裝備制約;新型煤化工項目仍處于示范建設階段,各地規劃擬建的項目很多,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和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前身是中國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到2009年底,中國煤礦總產能超過30億噸,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70%。今年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達到15.7億噸。
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周竹葉介紹說,煤化工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對技術需求迫切,許多關鍵技術需要從國外引進。在大型煤化工項目配套裝備生產方面,中國自身的能力還不能滿足需求。
與此同時,國外一些煤化工技術也缺少工業示范驗證,引進風險很大。這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困難,付出的成本代價較高。周竹葉希望,中國能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核心技術,加快開發關鍵設備和成套技術裝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化工生產國,煤化工產品種類多、生產規模較大;產能過剩的問題早已存在,部分煤化工產品滯銷、開工不足。周竹葉表示,中國甲醇的生產能力已突破3000萬噸,但受制于市場需求,再加上國外低價甲醇的傾銷,目前甲醇行業整體開工率不到50%;二甲醚的平均開工率甚至下降到20%,企業生產運行困難。
為提升煤化工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周竹葉介紹說,埃克森美孚、道達爾、中國神華、兗礦集團等中外煤化工行業的巨頭,將于8月下旬聚首北京,參加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和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屆時,全球最新的煤化工技術和裝備將與世人見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