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常州,被低估的新能源之都

2023-02-24 09:56:58 投中網   作者: 張雪  

“雖然我知道常州的產業生態好,但真正給我觸動的卻是在醫院,有一次,我排隊掛號,聽到好幾個人聊天或者打電話都在聊我們產業的事情,很相關。這一刻我覺得我自己來對了。”近日,一位創業者在跟我們交流中如此談到,幾年前,他把公司從北京遷到了常州。

常州,一個地處長三角的制造業重鎮,此前,在省外有合肥,省內有蘇州的背景下,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然而最近兩年,不聲不響的常州已經成為動力電池全國出貨量第一的城市,且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

另一個數據是,僅僅是在常州的金壇區,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已達到100余家,其中涉及到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領域的企業已接近30家。

與此同時,在常州市市委書記陳金虎開年的一份講話中,我們看到,2022年的常州工業規模總量突破兩萬億元,新能源產業強勢增長,產業集聚度全國第5,投資熱度全國第1。

具體到投資機構側,我們發現,包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深創投、海松資本、中科創星、招銀國際、哈勃投資、春華創投等一眾機構都在常州有所布局。另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開始,幾家頭部美元基金也紛紛在跟常州談合作。

最近伴隨著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新目標以及多年前抄底中創新航的故事再次被提及,常州開始成為了VC/PE不能再忽視的城市。

兩個IPO引來的關注

據悉,常州最近兩年受到的關注度是逐步上升的,如果非要找一個時間節點,大家普遍認為一個小高潮是在去年。而這個熱度是兩個IPO引來的。

第一個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中創新航。

去年,中創新航成為了第一家登陸港股的電池制造商。數據顯示,在2022上半年,中創新航以8.35GWh裝機量位居國內第三位、全球排名第七位,是行業內近年來增長最快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也是國內除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外的第三大動力電池生產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創新航總部位于江蘇常州,甚至前幾年它還在破產邊緣徘徊。

而之所以能夠順利起死回生,翻盤上市,可以說是常州的功勞。在其危難之際,將中創新航招引到當地,并投入28億元重金,完成子母公司身份轉換,讓中創新航完成從瀕臨破產到風光上市的轉變。在IPO前,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旗下金沙科技投資公司是中創新航最大股東。

第二個則是還在申請登陸科創板的蜂巢能源。

2022年11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蜂巢能源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擬募資額將達到150億元人民幣,超過此前在港股IPO的中創新航募資總額。

而這家公司脫胎于長城汽車,早在2018年2月,注資高達13億元的蜂巢能源,便將總部落戶于常州市。

而關于募資的用途,蜂巢能源招股書中也提到,投入公司在常州、湖州、遂寧和無錫的電池生產項目與研發中心,以及三元電池、無鈷電池、短刀電池以及其他新型電池開發。

再加上陸續落地在常州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可見,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的龍頭企業中,有4家布局常州。

正是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22年,常州動力電池產業實現產值超1700億元,同比增長超140%,連續兩年實現產業倍增;常州動力電池產銷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國產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水面之下,近兩年來,常州共有47家新能源企業獲得私募股權投資超500億元。作為國內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城市,常州在產業發展初期就布局了貝特瑞、北汽新能源、星星充電等一批動力電池上下游配套企業。

明星項目扎堆

其實除了蜂巢能源和中創新航,在常州的獨角獸和明星企業也比比皆是。

一位到訪過常州的朋友告訴我,在常州有一個中關村創智園,這也是中關村在北京市外設立的第一家科技產業園區。

不同于現在北京中關村大街的蕭條,那里并排坐落著很多新能源行業的頭部企業,像是北汽、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汽、中創新航等。當然,現在這個名單也在被越寫越長,比如牛創新能源、中科海納、衛藍新能源、蜂巢能源、理想等。

而這些企業選擇加入常州,最明顯的就看中了這里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企業肯定愿意去更容易讓自己成功的地方,就像硅谷,不是大企業把硅谷帶起來的,而是企業到了硅谷才能長大。”一位受訪對象如此談到。

常州的產業生態到底有厲害?以動力電池為例,在動力電池領域有32個上下游環節,而常州已經布局了30個。另一個形象的說法是,企業可以不出常州就配齊自己生產所需的各種零部件。

“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帶給常州的最大優勢,就是企業之間相互配套,降低了物流成本和溝通成本。這對于常州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非常有幫助,這種模式將會是大勢所趨。”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再以9號機器人為例。這個公司當時是從天津大學的地下室里發展起來的,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到了常州。當時除了常州,他們還有其他備選,但最終選擇常州,是因為常州也是一個電機之鄉,他們需要的很多配件,不出常州就可以買到。

常州有很多的隱形冠軍,常州本身的產業基礎,就會吸引到一些頭部企業,這些企業過來后,又會帶動它的上下游跟過來,從而形成了一個“飛輪效應”。

在常州負責部分招商引資的工作人員提到,隨著常州的產業集群效應越來越明顯,他明顯感受到了企業和投資機構對常州上漲的熱情,很多人甚至會跟他打聽常州最新的項目和產業消息,這在前幾年是完全沒有過的。

在營商環境方面,有創業者也認為比較幸福。以科教園來講,企業確定入駐后,從工商注冊開始就有專門的人負責代辦和幫辦,而且一事一議,企業入駐沒有條條框框的要求。

“常州,壓對了”

談到常州的新能源布局,多位受訪者都認為,常州此前是被低估的,而且在他們看來,如今常州喊出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標,并非是空想,而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實。

談及常州布局新能源產業的契機,還要從上世紀說起。早在上世紀60年代,常州已是全國三大乘用車制造基地之一,當時常州整車生產規模超過3000輛,連續多年創下大型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紀錄。

同時,常州擁有國內同類城市中最完備的產業體系。此外,在很多年前,常州的GDP一度是超過無錫、蘇州的。

產業布局的前瞻性以及經濟發達的底氣,讓常州擁有了圍繞新能源布局的主動性。一個細節是,早在十二年前,常州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而那時,新能源尚且不在大家的關注范疇之中。

與此同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多年前便在溧陽成立了研究院。我們知道,中科院物理所的項目比較前沿,周期又很長。直到現在,一些早期孵化的項目才漸漸顯露出來,這之中最明顯的就是中科海納和衛藍新能源了。

2017年成立的中科海鈉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鈉離子電池研發和生產的公司。同樣,最新估值高達180億人民幣的衛藍新能源,在去年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備受資本追捧。而它的背后是中科院物理所的三位男人——陳立泉、俞會根、李泓。

巧合的是,這兩家中科院物理所孵化出來的電池企業生產前大批量的中試驗證都在常州完成。

更早之前的2016年,常州溧陽與彼時尚未顯山露水的寧德時代就一拍即合,使得如今常州成為了寧德時代在國內的第二個研發和生產總部。

一位見證了常州新能源發展的業內人士感嘆道:“我們只是看到了常州爆發的時候,卻鮮有人知這背后的多年的布局與付出,只能說常州這次壓對了。”

接連投了幾個常州新能源項目的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也提到,常州在新能源產業鏈的布局要比我們想的布局得還要早,還要深。

擺在明面的優勢與短板

上文中,我們反復提到了常州的產業基礎與集群優勢,比如,常州新能源產業鏈相對完整,能夠覆蓋97%的環節。再比如,常州也擁有國內絕無僅有的“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產業閉環。

但長久以來,常州更多的是扮演幕后者的角色,知名度比蘇州、無錫差很多,由于離上海較遠,地理位置也并不占優。

此外,不止一位采訪對象提到了常州在高端人才吸引上的一個短板。

以常州科教城為例,據悉,此前該園區有六所大學,除了常州大學外,其余五所都是普通高職院校,但即便如此,這些學校的就業率也能達到90%以上,畢業生非常搶手,可見,常州對高端人才的缺乏程度。

當然,常州也意識到了這個不足,并通過引進一批高校在常州本地設立科研院所的方式,來補充在科研方面的資源,這些院校包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北京化工等等。

同時,在招商引資方面,常州也并不如其他地方大手筆,不會去承諾給到企業大額的資金補貼或者稅收優惠,在政策制定上,就是常規的給企業配套多少廠房或者一定期限的免租。“在這點上,常州甚至比不上蘇州和無錫。”

值得關注的是,常州在今年也在開始轉變,比如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上,總投資折合人民幣超470億元的15個新能源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戶,加入“常州新能源軍團”。

另一方面,也有投資人認為常州選擇從新能源電池制造為切入口,專注地打造一個產業鏈,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因為這樣一來,常州不僅避開了跟其他資金雄厚的城市在新能源整車企業上的爭奪,也找到了專屬于自己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這里也要再次提到合肥和蘇州了,與合肥相比,常州的資金實力,不允許有太多的大張大合,同時也缺乏像中科大那樣優質的科教資源,與蘇州相比,常州也并沒有享受到上海企業和人才外溢帶來的加持。

如此,常州最核心的打法也比較明顯了,就是通過打造生態,引進企業,并扶持更多的投資機構進駐常州。另外,當我們問及常州的對標地是哪里時,很多人認為常州的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也不存在可以對標的城市,而且其路徑也是無法復制的。

最近一兩年,常州的地方政府資金也比較活躍,去年年底,常州發布相關文件,文件顯示,常州龍城科創發展基金作為市級一級母基金,下設兩個專項母基金——分別是常州市產業投資基金、常州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并由兩支基金出資參股子基金或對企業直接投資。

當然,除了企業,也吸引了VC/PE的加入。常州市引進了國電投、IDG、武岳峰科創等大型央企及創投機構,先后增設8只行業子基金,財政資金放大超7倍,母子基金累計投資項目300多個。

比如此前IDG資本聯合基金戰略投資方中華煤氣,成立國內首支零碳科技投資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首期募資規模為50億。而該基金正是落地常州,并得到常州市、武進區兩級引導基金的支持。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常州,動力電池, 寧德時代, 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