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輸配電
  • 今年智能電網投資占比不大 標準問題仍是最大瓶頸

今年智能電網投資占比不大 標準問題仍是最大瓶頸

2010-07-27 08:21:11 東方早報   作者: 李躍群  

“國家電網公司已制定完成102項相關企業標準,正考慮向國標委、國際標準化組織(比如國際電工委員會)提交其中有些標準的編制提案。這樣,就可以將我們企業的標準推薦成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甚至是國際標準。”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近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7月25日,上海市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簽訂《智能電網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五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具體包括:加快國家電網公司上海智能電網研究與發展中心建設,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電力光纖設施建設服務三網融合發展,推動鈉硫電池產業化,以及進一步擴大和完善智能電網示范應用等。

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的擴大試點范圍的戰略路線圖已日漸清晰。然而,有鑒于智能電網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目前國內外對于智能電網的發展重點和實施路線存在不同理解,爭議依然較大。

王益民坦言,目前智能電網還只是在建設的初始階段,問題還不突出,等到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普及到面的時候,如果相關政策不能配套到位,有些問題就會出來。

智能化“十二五”規劃

東方早報:國家電網智能化“十二五”規劃已經完成了?

王益民:《國家電網“十二五”規劃》還在編制過程中,但《國家電網智能化發展規劃》已經制定完成了,后者的時間跨度一直到2020年,是一個更長期的規劃。

《國家電網智能化發展規劃》包括國家電網公司的總規劃報告,以及各網、省公司的分報告。下面還有兩個分報告,一份是《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制規劃》,對智能電網的哪些設備需要怎么做,在哪一年完成,做了規定。另外,完成了《智能電網的標準體系規劃》,對智能電網建設所涉及到的標準,具體什么時間要完成什么都做了規定。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制定完成了102項相關企業標準,使得試點工程可以依據這些標準開展建設。其中有些標準,我們正在考慮向國標委、國際標準化組織(比如國際電工委員會),提交編制提案。這樣,我們可以將我們企業的標準推薦成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甚至是國際標準。

眼下,我們已經有8個項目完成了向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提交標準提案的程序,還有10個項目正在編制提案,近期將提交。

科研方面,我們在2009年確定了117個專項,今年又確定了88個專項,對智能電網涉及到的專業技術進行攻關、研究。

今年投資占比不大

東方早報:我們看到國家電網的一個規劃:到2015年,以特高壓為核心的堅強國家電網初步形成,以“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受端,以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連接全國各大煤電、水電、核電基地,年輸送能力超過4億千瓦,特高壓跨區輸送能力超過2.4億千瓦。目前距離2015年還有5年時間,國家電網的推進情況如何?

王益民:因為這是一個規劃,所以我們要通過“十二五”的這段時間,把這些項目逐年地納入到計劃中來,一年一年地往前推進。現在剛剛開始,但是應該說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交流的試驗示范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萬伏特高壓輸電工程在2009年1月份就投運了,直流的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至上海的+/-80萬伏直流輸電工程在今年的7月份也投運了。這些工程涉及到標準的確定、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安裝、調試、運行等方面,目前這些過程都經受住了考驗。

東方早報:完成這些規劃的具體投入會有多大?

王益民:具體投入要由設計單位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測算。

東方早報:那么2010年,國家電網在智能電網的試點工程中投入有多大呢?

王益民:因為是試點,所以在今年國家電網的投資中,這個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上海試點

東方早報:中國的智能電網將如何解決新能源接入的問題?

王益民:新能源的接入是智能電網的重要考慮點之一。首先是管理層面。要研究、確定新能源接入電網的一個標準,包括風能、光伏等的并網技術標準。第二是技術層面。我們目前有風電、太陽能電站并網的試點項目,比如上海東海大橋的風電場和崇明光伏發電的并網試點,通過這些項目研究新能源怎么接入到電網中來——就是看電網在調度上怎么合理化,怎樣通過火電機組來和它們配合,解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波動性大、隨機性強的問題。

此外,我們還有一些試點項目來研究分布式發電的問題。像現在上海東海大橋的風電是屬于集中式的。將來我們還要通過試點項目,來研究分布式的發電問題,這些分布式的發電,在并入電網之后,給電網的安全管理、用電管理、計量計費、電壓控制等方面帶來挑戰,這些技術問題也需要解決。

東方早報:東海大橋風電項目和崇明的太陽能發電場并網之后的運行是否對現有電網產生影響了?

王益民:目前運行正常。因為東海大橋風電場即使全面投產之后,也只有10萬千瓦,和上海的用電總量來比,微不足道。

東方早報:那么如何試驗,可以檢驗電網是否能夠承受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根據數據,在國外,2008年丹麥的風電已占到該國發電總量的21%。

王益民:這就是目前我們做試點、做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

歐洲的情況,我們不能只看到一個數據的表面現象,還要研究他們是怎么來進行管理的。雖然丹麥的風電占丹麥電力的比例很大,但是丹麥的電網是接入整個歐洲電網的,所以從整個歐洲電網的范圍來看,這個比例就不高了。拿上海的情況來說,我只拿東海大橋附近的負荷來和東海大橋風力發電負荷來比,那么風電的比例一下子就上去了。但是放到全上海來看,這個比例就不算高。

第二個方面,國外的風電場,都有先進的工具做風電功率預測,根據預測結果,風電場要向電力的交易機構報價,然后到交易市場上去交易。

第三,他們的風電機組,在任何時候都要保留一定的發電裕度,參與電網的調頻。這些情況,國內很多風電場在規劃設計時沒有考慮。

三網融合“技術上沒問題”

東方早報:我們看到國網和中國電(600795,股吧)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光纖到戶,國網如何看待三網融合?電力光纖到戶的優勢在哪?將來打算用何種市場模式進行推廣?

王益民:國網和中國電信的合作是一個全方位的合作,電力光纖到戶只是其中之一。

三網融合的目的,就是減少重復建設,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降低社會公共成本。從這點上說,國家電網公司是全力支持三網融合的。

我們提出來,通過建立光纖到戶,來支持三網融合,也是基于這么一個考慮。因為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通電,我們通過研究后提出光纖復合電纜技術,把光纜造在電纜里。這樣,只要鋪設一根纜,電線、光纖同時鋪設到位。這個舉措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成本。一次施工,電纜光纜同時完成,大大節約施工成本和通道資源。

至于未來的市場運行模式,作為一個課題正在研究之中。但不論采用什么模式,我們希望對用戶而言,當他們在享受服務時,他們的付出應該比之前各自建設網絡、重復建設的時候要低。這是我們設計商業模式的根本出發點。

東方早報:在提出三網融合的時候,智能電網這一概念還未成形。如今國家電網的智能電網技術日趨成熟,那么智能電網框架下的電力光纖到戶與之前的三網融合方案比,哪個是更優選擇?

王益民:三網融合,從技術上說是沒有問題的。根本問題還是管理體制怎么滿足需要,或者說怎么從管理上進行優化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的電力光纖到戶,也只是提供一種技術上的可能,真正要發揮作用,同樣也需要管理上采取措施。

另外我們的光纖電纜到戶,對老用戶并不適用。因為我們不可能把老用戶的電纜拔掉再重新裝。我們的電力光纖到戶,是針對新用戶而言的。比如新的樓宇、新的小區蓋起來之后,做電力工程施工的時候,我們就把光纖復合電纜鋪進去,這樣才能夠起到節約的目的。

最大瓶頸是標準問題

東方早報:國家電網在推動智能電網建設方面碰到的最大瓶頸是什么?

王益民:第一個是標準問題,發展智能電網目前最大的瓶頸還是標準的制定,這影響到我們的工程能否快速推進、大面積推廣。在這方面,我們正在積極地工作,加快標準制定的速度,爭取讓標準的出臺速度更快一些。

第二個方面,智能電網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目前來講,我們的管理制度對互動化支持不夠。所以下一步就是要大力研究相關的政策,比如更多地靠市場的機制、經濟的杠桿來推動智能電網的建設。智能電網的建設的目的是:第一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第二提高清潔能源消納的比重;第三提高終端用戶用能的水平以及能源利用的效率。比如說與用戶的互動,讓他們在高峰的時候避峰,在低谷的時候多用電,或者在風力發電機組發電較多的時候,讓用戶多消費清潔能源。為了做到這些,用戶就必須參加互動。但目前,我們的電價體制還不能夠適應這么一種互動要求。

目前智能電網還只是在建設的初始階段,問題還不突出,等到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普及到面的時候,如果相關政策不能配套到位,有些問題就會出來。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今年 智能 電網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