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5月11日,華北能源監管局召開了華北區域虛擬電廠建設及需求側響應工作座談會。座談會提到,根據對今年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形勢的分析,最大負荷將達到2.94億千瓦,存在缺口250萬千瓦,保供形勢不容樂觀。
日前,中電聯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指出,電力供應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織疊加,給電力供需形勢帶來不確定性。電力供應方面,降水、風光資源、燃料供應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煤電企業持續虧損導致技改檢修投入不足帶來設備風險隱患上升,均增加了電力生產供應的不確定性;電力消費方面,宏觀經濟增長、外貿出口形勢以及極端天氣等方面給電力消費需求帶來不確定性。
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天氣,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預計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為了應對緊張的保供形勢,華北能源監管局指出,虛擬電廠對負荷調節具有響應速度快、形式靈活、成本較低的巨大優勢,對于豐富需求側管理手段、迅速響應負荷調節意義重大,而且能夠實現“源隨荷動”的傳統模式向“源荷互動”協同模式的深刻轉變。
但是,虛擬電廠建設也面臨著諸如尚未形成真正可持續的價格傳導機制、負荷側資源參與積極性不足、可靠性和穩定性有待提高以及政策支撐不夠健全等問題。
為此,華北能源監管局建議從5個方面加快推進華北區域虛擬電廠建設和需求側管理工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探索建立新的實現路徑;要進一步摸清底數,建立完善的工作基礎;要進一步守正創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制定專門方案、定期研究探討,系統化、平臺化、持續化推動華北區域虛擬電廠建設和需求側管理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