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剛脫短袖就供暖?氣候危機進入新階段

2023-11-07 08:27:40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魏科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今年秋季以來(9月1日至11月1日),全國平均氣溫15.0℃,較常年同期偏高1.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然而,一夜入冬。11月5日北方大部地區的雨雪天氣導致溫度驟降,11月6日零時,北京甚至啟動供暖。朋友圈有人開玩笑:幾乎是剛脫短袖就供暖。

未來氣溫突破1.5℃將更加常見

2023年是全球氣候危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因為2023年之后,氣候危機將全面進入新階段。從6月初開始,全球平均氣溫向上跳開,突破之前所有的觀測記錄區間,到11月初,幾乎每天的數值都大幅超越之前的歷史觀測記錄,目前未看到回歸跡象。

今年8月初,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對外宣布,7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6.95℃,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值,比1991年至2020年的7月平均值高出0.72℃,比工業革命前(1850年至1900年)的7月平均值高出1.5℃,這是人類歷史上全球地表氣溫月均值升幅首次突破1.5℃。其中,從7月3日到7月31日的29天里,每一天的全球氣溫都超過了2016年8月13日創下的歷史紀錄(16.80℃),在7月6日當天,全球氣溫數值甚至達到17.08℃,比工業革命前的全球平均溫度高1.62℃。

2023年夏季全球氣溫升幅突破1.5℃,我們需要追溯更久遠的地球歷史,才能找到更高的溫度,而那時候還沒有現代智人。

根據2015年《巴黎協定》的承諾,各國希望到本世紀末把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并力爭將其限制在1.5℃以內。然而,隨著2023年7月全球日平均和月平均氣溫越過這一大關,未來氣溫突破1.5℃將更加常見,堅守《巴黎協定》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全球氣候行動越來越緊迫。

變暖影響地球氣候系統健康和穩定

2023年全球海洋升溫也大幅度突破了歷史紀錄,從3月底開始,隨著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的結束,厄爾尼諾型海溫升高逐漸顯現,全球海表溫度如脫韁的野馬,迅速突破2016年上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期間的最高溫度。從3月底至今,全球海表溫度大幅度超過之前的歷史最高溫,而且隨著冬季厄爾尼諾事件的成熟,這種升溫趨勢將持續。

全球升溫深刻影響著地球氣候系統。9月19日,北極海冰范圍僅為424萬平方千米,比上世紀80年代減少了1/3。而今年一整年,南極海冰都非常少。從5月初開始,幾乎每天的南極海冰面積都創歷史同期新低,數值遠小于歷史極值。到11月1日,南極海冰面積為1570萬平方千米,打破1986年的歷史同期最低紀錄。

冰凍圈是地球氣候系統中的關鍵子系統,其面積變化調控進入地球系統的太陽輻射。兩極冰雪在夏季消融,在冬季面積增長,這種動態變化如同地球的“心跳”,因此冰雪面積的持續減少,會直接影響整個地球氣候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9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2023年的6月、7月和8月分別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7月和8月。當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氣候崩潰已經開始。”

全球變暖不僅是溫度的變化,還體現為全球極端天氣的頻發和強度增加。根據聯合國防災減災署2020年發布的《災害造成的人類損失2000—2019》報告,受全球變暖影響,21世紀的前20年,極端高溫事件增加了232%、洪澇事件增加了134%、風暴事件增加了97%、山火事件增加了46%、干旱事件增加了29%。

氣候變暖導致冷季“遲到”

隨著北半球進入深秋,溫度開始回落,但氣候危機依然在延續。10月底和11月初,我國東部大部地區溫度偏高,在山東、河南、內蒙古等地,溫度升高甚至超過6℃以上。在本該秋風蕭瑟的深秋時節,北京、濟南、鄭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日最高溫度維持在25℃以上,甚至突破30℃,一派初夏景象。

10月下旬北京市觀象臺平均氣溫為14.5℃,比常年同期偏高3.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溫度。11月4日至5日,我國東部地區迎來一輪降水過程,然而廣大華北地區未見初雪,在正常降雪的季節,感受纏綿的秋雨,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冷季“遲到”的結果。

11月2日起,冬季風暴襲擊歐洲多地,在法國拉茲角,最大陣風強度達到時速207公里,已經達到了超強臺風的級別,局地浪高達到7至9米,大風掀起屋頂,供電和交通中斷。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因此啟動風暴紅色預警并進入緊急狀態。風暴在多地引發暴雨和洪水,其中在意大利中北部地區的托斯卡納大區,3小時內的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已經達到50年一遇級別,暴雨引發洪災,導致河流決堤和橋梁倒塌,齊腰深的洪水漫過街道,已經導致多人死亡。

隨著冬季來臨,這樣的冬季風暴將在北半球各地出現。由于前期增暖幅度巨大,當風暴帶來大風和寒潮時,冷熱的轉換更為劇烈,對社會和個人健康的影響更大,成為冬季最大的環境安全風險。

另外,目前赤道中東部太平洋仍處于厄爾尼諾狀態。全球各研究機構和業務部門預測,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明年春季。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溫度將繼續維持在高位。

作為攪動氣候異常的“熊孩子”,厄爾尼諾事件有利于北美南部出現濕冷天氣,卻會在南美北部、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導致干旱。對于我國而言,厄爾尼諾將使冬季風偏弱,從而導致我國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高,來自熱帶地區的水汽更容易被輸送到我國南部,有利于形成多雨寡照天氣。

然而,我國地處中緯度地區,既受來自熱帶的厄爾尼諾的影響,也受高緯度和歐亞大陸天氣過程的影響,變化更為復雜,特別是在變暖基礎上發生寒潮時,會讓人感覺天氣變化更加突然和極端。這就需要我們時刻監測天氣變化、滾動預報,這樣才能更精準地應對未來的極端天氣。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氣候危機,《巴黎協定》